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立”政策是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对华主要政策,这与鸦片战争后英国一直推行的对华政策是相左的。武昌起义后的最初阶段,英国企图帮助清政府镇压革命军,但由于形势的发展,英国抛出了“中立”政策。本文拟从“中立”政策的提出,实施到结束进行剖析,揭示其实质。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战船成为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海战的失败和中西军事技术“代差”的刺激,闽粤省份的官员兴起购买与仿制西洋船炮的热潮。广东官方自制的一艘广船与福船的结合型“耆英”号木质风帆战船,排水量约700吨,尺量等同于英国同期五六级战船。该船是1846~1848年间唯一有记载的、长度最大、自行从中国出发绕非洲好望角驶入大西洋的中式帆船。同时,它也是有史以来首艘抵达美国、英国的中国船只,英美民众对其称誉有加。由于晚清综合实力较弱以及诸多社会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与同期侵华英国风帆战船和明轮船相比,“耆英”号木质风帆战船仅是船体庞大、抗沉性和操纵性好,而其坚固性、导航、航速等性能落后于英国战船。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也叫中英鸦片战争,它是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一次战争,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多方面的,给我们的历史教训也是深刻的,我们纪念鸦片战争一百五十周年就是记取这些教训,振奋精神,建设祖国。正象马克思说的对中国人民来说“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  相似文献   

4.
“Kung fu”是中国武术在英语国家的代名词,更是全世界认同的中华文化标志性符号。文中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考据法从语义变迁与词典收录两个视角对“Kung fu”进行溯源研究。研究发现:法国传教士钱德明于1779年首次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功夫”,并在著作中将“功夫”译作法语“Cong-fou”, 含义是“一种道家医学治疗体系”;英国传教士师惟善于1869年开创性地使用了流行至今的“Kung fu”, 并在中国武术语境下论述了对“Kung fu”的理解,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士、僧侣练习的一种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规范性健身操;英国传教士德贞于1870—1895年间系统阐释了“Kung fu”的含义,认为 “Kung fu”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内家功法;至1920年,英文纸媒已普遍将“Kung fu”一词与“中国武术”画上等号。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通过功夫电影迅速提升了“Kung fu”一词在西方世界的普及度。1976 年,国际权威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正式收录“Kung fu”一词,给出了6条引注,使其获得了语言学意义上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5.
“Kung fu”,是中国武术在英语世界的代名词,更是全世界认同的中华文化标志性符号。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考据法对“Kung fu”一词的概念史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法国传教士钱德明于1779年首次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功夫”,并在著作中将“功夫”译作法语“Cong-fou”,含义是“一种道家医学治疗体系”;英国传教士师惟善于1869年开创性地使用了流行至今的“Kung fu”一词,并在中国武术语境下论述了“Kung fu”的内涵,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士、僧侣练习的一种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规范性健身操;英国传教士德贞于1870年至1895年间系统阐释了其对“Kung fu”的理解,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内家功法;至1920年,英文纸媒已普遍将“Kung fu”一词与“中国武术”划上等号。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通过功夫电影迅速提升了“Kung fu”一词的普及,1976年国际权威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正式收录“Kung fu”一词,使其获得了语言学意义上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6.
“德”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从伦理道德的内在原理来说,德”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是对“伦”的分享与内化,是伦理精神自身的“坚定的正当的自我同一性”,其表现在儒家孝伦理中就是作为道德主体成为“孝子”。“德’’与“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首先,“德”与“孝”是同源的;其次,二者具有相同的内容。二者的差异表现在:“孝”是与神祖之制的宗教相结合的,而“德”是与郊天之制的宗教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就春秋战国时期迅速崛起的“士”阶层对中国古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士”阶层作为社会精英群体,已经具备了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因素——自由身份、平等意识、尚武精神。但中国古代的竞技体育并没有像古希腊那样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与“士”阶层的“工具化”和“精英品格的丧失”有关。从秦汉君主专制以来,“士”阶层逐渐消失在政府官僚之中,社会氛围和条件越来越不适合竞技体育的发展,古代竞技体育只能停留在贵族官僚们的娱乐游戏阶段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没能解除中国的内忧外患,于是教育救国论者把希望从最上的皇帝移向最下的民众,梁启超(任公)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他于1902年开始发表的《新民说》,是中国20世纪最早系统化的教育方略,提出了以德育为首要,德、智、体、美(情)、意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目标。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采择上,既不心醉西风,又不墨守传统。任公对“新民”探讨之深,实古往今来第一人。不仅他自己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早就有关于以“以德为本”的历史传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提出了“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这些都是儒家的“以德为本”、“德教为先”思想的根源 ,是我国古代德育教育的思想来源。重视德育、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同志 ,始终都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从建国初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到 2 0 0 0年 2月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都强调要全面地…  相似文献   

10.
“德”之本义表示为方向和行为。老子对“德”观的改造体现在思维层面,将“德”观转向为纯粹的道德性概念。庄子的“德”观是建立在前诸子时代“德”观和老子“德”观的基础上,其为道家“德”观的发展贡献了庄子式的哲学运思。  相似文献   

11.
唐廷枢和开平煤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廷枢(1832—1892年)号景星,亦作境心,出生于广东香山。他是洋务运动时期一位具有资本主义经营才干的特殊人物。他“曾经受过彻底的英华教育。”“英文写得非常漂亮”“说起英文来就象一个英国人”。早年,唐廷枢就读于香港马礼逊学堂,当他完成了该校和另一所教会学校的学业之后,从1851—1857年间,便在香港殖民政府的法院当翻译。1858年间,在上海的海关当大写。1859—1861年,任正大写兼翻译。1861年,唐廷枢  相似文献   

12.
从定义上分析了以“Pp=Cn3p”表征船舶航行工况所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以螺旋桨推进特性表征海洋运输商船的航行工况时,应明确定义其中反映各航行工况变化的标志性变量——螺旋桨转矩系数。同时指出了在大风浪中航行桨叶偶尔露出水面这一特殊工况时,其中标志性变量应是螺旋桨直径参数。  相似文献   

13.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具备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外语人才。江苏海洋大学俄语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将人才培养的价值内涵概括为“以德启智,德智相长;以德育人,德才兼备;以德润心,行稳致远”。并从课程思政教师、课堂教学及教材三个重要层面探究“大思政”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路径,为培养高水平复合应用型俄语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从跆拳道中“道”的含义及武术中“德”的内涵及其体现进行比较,对“道”的实现从教学风格特点分析,建议武术中“德”的实现应借鉴“道”的教学方法,从而通过武德的培养,使人们在道德观念日渐模糊的现代社会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充分体现和发挥武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游侠立传,赞扬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优秀品德,对他们在历史上因“儒、墨皆排摈不载”而久久湮没无闻和遭受汉家统治者的残酷镇压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这引起了班固的不满,他在《汉书·司马迁传》后责备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认为司马迁对游侠的肯定和赞颂是错误的,违背了“圣人”的是非标准。班固在《汉书》中  相似文献   

16.
1997年6月30日午夜,在香港将要举行盛大的交接仪式,这是全世界为之注目的重大交接仪式.就在这一刻,在香港上空飘扬了一百多年的英国米字旗将一寸一寸地降下来,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的五星花蕊的紫荆花区旗将先后升起.这标志着英国殖民地统治的结束,标志着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长达150多年的国耻得到洗刷.洗雪民族耻辱这对全中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德”大都是沾染着浓郁功利色彩的“政治道德” ,孔子对这种“德”进行了超越与改造 ,使之成为一种“人格德行”。这种“德行”是通过一定修养途径所能达到的特定境界。求“德”主体在过程中能体味精神愉快  相似文献   

18.
“福利国家”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的一种影响极大的社会现象,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重大改良。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于1948年第一个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而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从70年代中叶起,英国“福利国家”的弊端日渐暴露“,福利国家”陷入了困境和危机。70年代后期开始英国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改革,然而成效甚微。  相似文献   

19.
共同的理想追求,相近的诗歌风格,使元稹和白居易自相识之日起便结下了坚贞情谊。二人在交往过程中,常以唱和为媒介,传递信息,互通有无。文章试图从政治关切、仕途砥砺、精神安抚、诗艺切磋等多角度分析其唱和所渗透“相戒”、“相勉”、“相慰”、“相娱”的情感交流类型,窥探诗人间深厚友情,以作为彼此相处、知人论世之凭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对学生个体自我觉醒与完善的作用进行研究,提出校园体育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校园体育文化深层的体育观念有助于“和德”;校园体育运动在智力发展中注入了“自省”思维;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人格发展中注入了“塑美”色彩.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将体育与“德智美”融合,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