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从1983年春节举办第一届到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二届。二十多年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它制造了许多流行语,捧红了许多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人,产生了不少值得关注的电视现象……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远远超越了作为一档综艺节目的意义,它变得和年夜饭一样重要。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春节晚会都备受争议,原先众口一致称赞的春节晚会碰到了褒贬不一的尴尬。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大家对于春节晚会的热情锐减,“老套”、缺乏新意”、“鸡肋”成为人们对春节晚会的新评价,甚至连《华尔街日报》也撰文说“春节联欢晚会落伍了”。面对观众不断流失的现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不断尝试改革创新,上新的节目形式,请大牌明星……但即便是这样,观众还是不甚满意,认为有创新但不精彩。晚会的创作者纷纷疾呼这不是春节联戏晚会本身的错,而是大家欣赏水平提高了。到底是春节联欢晚会缺乏创新,还是观众的口味确实变刁了,大家褒贬不一,各有各的说法。在这期“热点话题”中,我们就请广大中学生朋友谈谈自己对春节联欢晚会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时事集锦     
亿万中国人观看了1月31日晚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该晚会持续4个半小时。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乘坐火车从大陆直达南岛梦想在1月7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备受全国亿万观众关注的中央电视台’98春节联欢晚会在全国人民的祝福声中.降下了帷幕。尽管晚会已经结束,不论现众对晚会如何褒贬,但在晚会长达4个多月的筹备中,所发生的许多幕后故事.却是耐人寻味的。1、晚会筹备当初:寻不到总导演去年7月初,中央电视台刚刚忙完香港回归的大型转播任务后,便紧锣密鼓地开始操办1998年的春节晚会。从1983年算起,中央电视台已操办了十六届春节联欢晚会了。在这16届晚会中,发生了多少酸甜苦辣的故事,只有操办  相似文献   

4.
在中央电视台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我国科研工作者研发的太空试验站“天宫一号”的出现掀起了晚会的高潮。“天宫一号”成为了晚会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根据规划,“天宫一号”将在2010年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5.
网络视频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中国网民继即时通信、搜索、音乐、新闻之后的第五大应用。在网络视频的冲击下,电视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开始下降。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过去主要通过电视传播,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有了新的呈现方式——网络春晚。由中国网络电视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08,(4)
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全国人民除夕夜的一道精神大餐。从2007年起,全国的少年儿童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大餐——全国少年儿童新春联欢晚会。少儿春晚是全国少工委送给全国少年儿童的节日礼物。每年一届,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2008全国少年儿童新春联欢晚会"已于2008年除夕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作为在春节期间专门奉献给少年儿童的春节精神文化大餐,本次晚会立足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着力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和谐社会的无限向往。晚会的几大亮点也深深地吸引了全国的小观众们——  相似文献   

7.
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推出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巨大轰动。如今,春晚已走入第二十九个年头,成为中国大众文艺和主流文化的一个集锦和缩影。从对春晚的节目主题、表现形式及节目主体的发展历程研究,来探寻春晚的"变与不变",进而对今后晚会内容的掌舵和把握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春节联欢晚会自发端至今已是第19届了,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具知名度、最有声誉的一台晚会,人们对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厚望。今年是迈入新世纪的一年,其主题、风格、构想又将如何大年夜的晚上人们能否满意她的总导演又是谁  对此,我采访了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总导演王冼平。  这位从小在湖南长沙军队大院里长大的湘妹子,从小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乖乖女,总有惊人之举。初中毕业就考入北京艺校,接着又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1983年跨入中央电视台做起了导演,毕竟是导而不演,况且她学的也并不是这个专业,但她没有服输,又一头扎入上…  相似文献   

9.
除夕之夜,我家老少三代十几口人团团围坐,举杯畅饮,共享天伦之乐。我的3个孙女抢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之前,向大家宣布:2006年春节家庭艺晚会现在开始!看着三个小精灵郑重而又可爱的样子,全家人一齐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当杨丽萍的舞蹈《雀之恋》表演完之后,主持人朱军随口说出了“刚才杨丽萍老师的舞蹈真是美轮美奂啊。”在有些节日晚会的解说词中,也会出现“美轮美奂的晚会”这样的语句。  相似文献   

11.
作为电视仪式的春节联欢晚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晚因在神圣时刻播出取得了神圣仪式的身份,而电视又将春晚仪式有序地展现和强调,使春晚成为嵌套于电视日常仪式中的另一个仪式,即电视仪式。春晚与电视之间存在着共谋,并发挥诸种象征和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12.
春联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语言园地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在语言运用上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春联的语言运用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它所包涵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被农民"、"老农民"、"超农民"三个方面清理了赵本山春晚小品与"农民"这一现代性话语的内在纠葛。通过对赵本山春晚小品的历时性考察,认为赵本山选择表演现在这样为人熟知的"农民"形象,是一个多方合力的结果;他持续多年以"老农民"形象示人,这种角色的稳定性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春晚的审查筛选机制助长了赵本山塑造的农民形象的固定化,限制了赵本山艺术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其对年度流行语、对地域方言、对地方艺术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5.
从春晚的主题表达本身、节目、舞台设计(灯光、服装)、晚会形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对春晚的主题定位进行研究,讨论春晚主题定位的原则、功能、属性等,对春晚主题定位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对春晚的主题定位走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在影响力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春节晚会要想继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认真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发展规律,校正发展方向。本文把春节晚会置于电视综艺晚会这一生态环境中,通过春节晚会与其他综艺晚会的横向比较,找出它们的“同”与“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他综艺晚会留给春节晚会的成功启示,提出春节晚会发展过程中值得思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应的春节民俗,这些民俗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更是丰富多彩。从中原地区春节民俗如年、祭灶、除夕、春联、饺子、爆竹、拜年做一研究,可以看出中原地区春节民俗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电影融合了历代文学艺术之大成并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发展成为当代的主要艺术传播手段和媒介之一。古琴艺术是中国文人音乐的代表,是儒家文化宣传的雅乐正音,也体现了道家淡泊名利,大音希声的自然朴素观,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这一已有3 000多年发展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数经坎坷,曾经辉煌,盛极一时,也曾经一度落为边缘小众艺术,淡出世人视线。年轻的电影艺术和古老的古琴艺术的联姻为承载和传播传统音乐艺术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展示古琴艺术,宣扬琴道思想,开创了继承传播中国传统艺术之新路。  相似文献   

19.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央电视台借助电视这个平台,演绎了春节联欢晚会这样一个隆重的文化事件.但在科技发展、媒介繁荣的今天,它遇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其衰落的原因是,传播内容缺乏个性化,大众视野发生了变化,大众娱乐消遣形式已经多样化以及大众传媒分众趋势得影响,提出了解受众需要、时段创新、开创精品节目的建议,希望能摆脱旧有的桎梏,通过对“小众”的关注,为观众送上更好更新颖的节目,使除夕这个黄金时段再次被锁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