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与学者     
教师与学者的关系大概有两种:纯教师和纯学者的关系:教师兼学者的关系。在高等院校,相当多的教师既当教师,又做学者,偏向学术:在中小学,多是纯教师,只有极少数人勉强算是学者:在研究院所.基本上都是纯学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学者的天职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教师和学者没有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2.
教师与学者     
教师与学者的关系大概有两种:纯教师和纯学者的关系;教师兼学者的关系。在高等院校,相当多的教师既当教师,又做学者,偏向学术;在中小学,多是纯教师,只有极少数人勉强算是学者;在研究院所,基本上都是纯学者。  相似文献   

3.
译者与学者     
黄小芃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1):104-106,112
学者有学问,有理想,有道德,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手,也是鉴别时代的试金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佛经翻译,一开始就贯穿着学者求真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译者。做学问成学者是对译者的要求,翻译实践始终由学者诉诸理论,译文效果也由学者评估,学者的学问保证了翻译的质量。提倡学者的精神,坚持学者的要求对中国翻译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首先,以新思路遴选关键学者和核心学者。即在充分的文献研究基础上,突破以往用'单一指标'对学者'排名定位'的传统方法,设计了'综合指标'作为遴选学者的新思路,并根据普赖斯核心作者分布规律和创新计量学指标,从'关键学者'中遴选出'核心学者'。其次,多维视角分析关键学者的学术研究特征。即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复杂网络分析工具对关...  相似文献   

5.
科技辞典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于1998年启动实施,目前共有110所高校聘任了1108位长江学者,14位专家学者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2006年度共评出103位长江学者特  相似文献   

6.
[典型案例] "名山秀水"学者泛滥 今年5月,在深圳举办的"国民教育与高校改革"论坛上,广大与会者将讨论话题一度定格在了"山水学者"上."很多学者进不了长江学者,就巧立名目,搞了一些以名山秀水为名的学者,黄河学者、泰山学者、天山学者、闽江学者、赣江学者、珠江学者,名号有38个之多.用名山秀水命名学者,改变了实质没有?没有,他们还是原来的学者." 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称号中,只有长江学者是教育部授予的,本意是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被授予称号的学者也都是"货真价实",属"名门正派",其余称号的大多为地方高校私自"册封".  相似文献   

7.
古之学者淡化名利,今之学者有追逐名利的崇名之风;古之学者治学"文无定法",今之学者以论文为主(专著实际上是扩大了的论文);古之学者治学突出"简易"二字,今之学者治学倾向是"增"而不是"删";古之学者治学具有通俗化的特点,今之学者的思想却日益学究化;古之学者治学既重文字也重口语,今之学者的治学活动重书写语言轻口述语言.  相似文献   

8.
勉学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相似文献   

9.
资讯集锦     
《教育》2007,(13)
2006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教育部前不久在北京举行了2006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并讲话。“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于1998年启动实施,目前共有110所高校聘任了1108位长江学者,14位专家学者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2006年度共评选出10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9位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论文需要写英文摘要,不少中国学者在这方面有一些欠缺。通过对比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的英文摘要,我们发现中国学者在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结构和功能以及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多问题。中国学者应该加强英文摘要写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我们试图探讨的是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中的位置与作用。具体而言,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被忽视的学者在场;2.遗产学者的角色与功能;3.学者的诉求;学者的在场会在不同层面对遗产的存在与制造构成深刻影响。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学者称为遗产的“第五个主体”。  相似文献   

12.
《神州学人》2009,(3):42-44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实施的高层次人才计划,已实施10年,10年间,清华大学在长江学者评聘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有73名长江特聘学者和37名长江讲座学者入选,调入长江学者5名。长江学者迅速成长并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不仅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而且带动了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完善了人才引进体系,推动了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国学者和英语本族语学者词汇衔接的运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者词汇衔接总的使用频率以及原词重复、近义词、概括词的使用频率比英语本族语学者低;中国学者上义词的使用频率比英语本族语学者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中美学者学术专著前言中身份体现的手段进行分析,发现:除了都使用人称代词外,与美国学者相比,中国学者还使用反身代词"自己"和名词及其所有格;80年代,中国学者对"我们"的使用比较多而美国学者则对"我"的使用较多;90年代,美国学者对"我"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学者对"我"的使用超过了"我们",作者从广义文化角度对此一一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一、何谓学者散文散文,在中国当代诸文体的批评研究中,一直是很薄弱的,即使剪掉了邪根小辫子,我看也末获得多少批评家的青睐。“学者散文”这一个题目,就更少人问津了。除香港的梁锡华发表过一篇颇有力度的《学者的散文》外,好象再没有见过同样选题的专论。什么是学者散文呢?余光中在《剪掉散文的辫子》里作了描述:“学者的散文……包括抒情小品、幽默小品、游记、传记、序文、书评、论文等,尤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它反映一个文化背景深厚的心灵,往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这段话着重说明学者散文的主要类型,内容特质及其文化根基,指出了学者散文的大概。我以为,学者散文就是学者创作的,具有学者品味的散文。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第一,学者“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  相似文献   

16.
学者编辑化信息加工是编辑和学者主要活动的通质。学者最大限度地掌握编辑专业知识技能,有利于协调人与社会文化信息的关系,解决无限激增的信息与人的有限注意力之间矛盾,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信息编辑和学者基本活动的通质;协调人与信息的关系,尤其是解决无限激增的信息与其极有限的人的注意力之间的矛盾,要求学者掌握编辑工具学者编辑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健先生在《读书的两种境 界》(见《跬步斋读思录》,江 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一文 中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读书故 事: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他在读大学一 年级时曾望文生义地解释为: “古代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自 己,现今的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 别人,我们应该摒弃‘古之学者’ 的个人主义,像‘今之学者’那 样,端正学者的目的。”后来经 过洪诚先生的指点及读了杨伯峻 先生的译著,才知道自己的理解 全“拧”了。本意应该是,古代 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 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 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相似文献   

18.
要想弄清“学者化”的涵义,首先应该弄清“学者”的问题。“学者”虽然可以与“学问”、“学术”分别划等号,但由于“学问”与“学术”之间存在质和量上的差异,“学问”性学者与“学术”性学者却不能划等号。如果我们承认做“学问”也是“学者”,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让某些“学问性”学者化一化,使之化成“学术”性学者。在“学术”性学者的基础上,再让某些人化一化,使之成为具有广博知识的“学者”。做编辑的人,应该主动自觉地朝着“学者化”的方向努力,因为这是提高编辑队伍素质与刊物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应用ISIHighlyCited提供的数据,分析高引学者跨国学术流动的几种情况,包括不同学科高引学者跨国流动的比例、高引学者的地域分布及成长背景等,讨论了高引学者跨国流动的得失及大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彦 《教育评论》2006,(1):28-31
高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始于1998年教育部启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之后,许多省份和高校开始陆续实施自己的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如福建、湖南、广东等省的“闽江学者计划”、“芙蓉学者计划”、“珠江学者计划”,西安交通大学的“腾飞人才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的“紫江学者计划”、湖南师范大学的“潇湘学者计划”等等。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省、校三级特聘教授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