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的”用在定语的后面,“地”用在状语的后面,“得”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这是一般规则,没什么可说的。中小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结构助词的用法错误,为避免错误发生,除了应牢固掌握上述一般规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包含“的”或“得”的定型的词造句时,要保持这类词的原貌,不要对其中的“的”或“得”进行改动。包含“的”的定型的词主要有:“真的、似的、可可儿的、乍猛的”等。包含“得”的定型的词主要有:“不由得、巴不得、懂得、显得、记得、觉得、免得、认得、舍得、省得、值得”等。例如: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相似文献   

2.
周建成 《语文知识》2001,(11):61-63
一位老师在上“病句的识别和修改”这一专题的公开课时,判“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为病句。理由是:“最杰出”应是惟一的,后面再用“之一”就矛盾了。并强调只要遇到“最……之一”,就可以判其有误。窃以为,这一“判决”是武断的,也是错误  相似文献   

3.
一、辨析正误,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豢”字按笔画查“13”画,按拼音查“h”,按部首查“(?)”部;“恭”字按笔画查“10”画,按拼音查“g”,按部首应查“艹”部。( ) 2.《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  相似文献   

4.
某小学的语文老师为“跤”字该不该用发生了争论。原因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自读课本(1993)在“跌交”、“跌了许多交”(第50页)中用“交”,而六年制小学语文(实验本1993)第四册“摔了一跤”(第147页)、“摔跤”(第157页)中用“跤”;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跤”不作字头注释,只附在“交~2”后面的圆括号内。主张该用“跤”的老师认为,既然课本上两个字都用了,说明“交”和“跤”都是对的,都可以用。反对用“跤”的老师则认为,课本也可能有错误,不能盲从;  相似文献   

5.
一、“视线”就是“光线”,“光线”就是“视线”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视线是日常用语,指的是人用眼睛看物体时人眼与物体之间假想的直线·而物理上所描述的光线,指的是从光源发出的或从物体表(界)面反(折)射出来的光线在其真空或别的透明物质里传播时经过的路线,简而言之,就是光的传播路线·不区分这两个概念在意义和用法上的不同,常常会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出错误或闹笑话·如在解释“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这一现象时,说“眼睛发出的视线被挡住了”,“眼睛发出的光线不能射到……”显然都是错误的;前者不仅和后者一样把眼睛当做会发光…  相似文献   

6.
I like…我喜欢……,这是同学们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句型。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问:接在后面的名词应该用单数还是用复数呢?比如说,“我喜欢狗”,说成“Ilike a dog.”是错误的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当说明“我喜欢……”时,如果“喜欢”的对象是可数名词时,一般要用复数形式。如,Ilike apples.√Ilike an apple.×我喜欢苹果。但是,如果“喜欢”的对象是特定的某个东西时,就可以用单数形式了,但一般要加定冠词the。如,Ilike the dog.我喜欢这只狗。D o you like the flow er?你喜欢这朵花吗?怎样说“我喜欢……”…  相似文献   

7.
泉州话动词性谓语句里,要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情态,经常用动态助词“者”、“■”、“咧。这三个助词可以单个儿地用在动词后面,也可以相互并连或三连地用在动词后面。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我们班有个较认真的学生,他在《假如我会克隆》的作文中写道:“我想:‘假如我会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的人体器官,让器官有病的人都换上好的器官。”’我在批改作文时,将“我想”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并去掉引号。没想到,作文本发回去后,这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课文里‘想’字后面就是用冒号、引号的。”我说:“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你是否发现课文里有在‘想’后面用逗号的,有在‘想’字后面用句号的,也有在‘想’字后面用冒号的?”他不解地问我:“那‘想’字后面到底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呢?”我对他说:“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9.
日食     
张老师站在讲台上 ,用流利的英语说 :“太阳升起不久 ,天渐渐地黑了。”这是张老师最喜爱的一种英语游戏 ,一个人一句用英语接故事。第一句通常是由她说的 ,她常用这种看上去错误或是荒诞的句子开头 ,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当然 ,她知道 ,她现在面对的是刚从小学踏入初中的学生 ,这种练习有一定难度。“太阳与月亮在天上遇到了麻烦。”前排一个形如小豆子的男孩说。在他后排的女生想都没想立即站起来说 :“他们因彼此见面难而深感不安。”那女生后面的人会意地一笑 ,果断地说 :“也许他们相爱了。”班上一阵骚动。后面的人说 :“可他们很…  相似文献   

10.
1“视线”就是“光线”,“光线”就是“视线”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视线是日常用语,指的是人用眼睛看物体时人眼与物体之间假想的直线。而物理上所描述的光线,指的是从光源发出的或从物体表(界)面反(折)射出来的光线在真空或别的透明物质里传播时经过的路线,简而言之,就是光的传播路线。不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和用法上的不同,常常会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出错误或闹笑话。如在解释“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这一现象时,说“眼睛发出的视线被挡住了”,“眼睛发出的光线不能射到……”显然都是错误的;前者不仅和后者一样把眼睛当作会发光线的物体(光源),而且还把“视线”这种假想的直线当作光线来对待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比较注重综合性,常常合在一起出题,标号与点号的连用更是常见的考查办法,而这一点给考生的辨识与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了解标号与点号连用时的常见错误类型,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以减少考场上无谓的失分。标点符号的连用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类型。一、括号与点号连用的错误类型1.句内括号误置于点号后。“句内括号”即补充或说明句中部分词语的括号,被补充或被说明的词语后面若要用点号,应放在括号的后面。例①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例①括号里的…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经常运用“的、地、得”这三个词 ,小学生造句和作文中也常常遇见 ,但出现的错误也比较多 ,学生很难准确使用。“的、地、得”都是助词 ,在普通话里都念轻声“de” ,从读音上不好区别 ,但从语法上来说 ,就各不相同了。“的”用在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动词的后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如 :“我的妈妈”等。“地”对它后面的动词起修饰作用 ,如 :“拚命地干 ,”“高兴地笑了”等 ;“得” ,对它前面的动词、形容词起补充说明作用 ,如 :“她长得真美”等。总之 ,“的、地、得”在语法上是便于区别的。但是在小学教学中 ,小学…  相似文献   

13.
“不过”用在形容词后面是稳固的表达性质程度高低比较意义的动词,用在动词后面也可以是表达活动结果胜负比较意义的动词,在少数动词后面还构成了双重词性、词义的动词运用现象。本文主要就这三个方面作出分析。同时还就词组“不过”与动词“不过”的使用同形现象,提出了从动词语义互对性与并向性差异加以辨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很多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常因一些“小问题”而导致解题出错,但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把本题改正了就不注意探究错误的根本原因,以致在后面的考试中仍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本文从学生解题容易出错的几个方面进行分类例析。  相似文献   

15.
日食     
张老师站在讲台上,用流利的英语说:“太阳升起不久,天渐渐地黑了。”这是张老师最喜爱的一种英语游戏,一个人一句用英语接故事。第一句通常是由她说的,她常用这种看上去错误或是荒诞的句子开头,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当然,她知道,她现在面对的是刚从小学踏入初中的学生,这种练习有一定难度。“太阳与月亮在天上遇到了麻烦。”前排一个形如小豆子的男孩说。在她后排的女生想都没想立即站起来说:“他们因彼此见面难而深感不安。”那女生后面的人会意地一笑,果断地说:“也许他们相爱了。”班上一阵骚动。后面的人说:“可他们很…  相似文献   

16.
序次语在文章中的使用频率不低,稍不注意,就会用错标点。序次语后面的标点用法如下。(一)序次语用“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后面用逗号。例如: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第一,书本的记载……其次,知识和真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初中语文第四册214页)(二)序次语用“一”“二”“三”等,后面用顿号。例如:报纸资料积累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一、储存。就是……二、剪贴。就是……(初中语文第三册114页)(三)序次语用阿拉伯数字或拼音字母,后面用小圆点。例如:  相似文献   

17.
(一)有些是非题只要认真分析,仔细辨别某些地方的细微差别,就能使判断的结果准确。 例1.“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说法对不对? 这道题把“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中的“末尾”换成了“后面”两个字,显然表达的词语不同而后果则不一样了。因此,上面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有些是非题在表达方面不够完善,就可以从找出前提条件入手来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8.
二、信函末尾礼貌用语 对父母、祖父母,用“敬请”、“敬叩”,低两格占一行。再另起一行顶格,用“金安”、“福安”现在不多见。 对一般长辈,用“敬请”、“敬候”而不用“叩”,后面用“崇安”、“尊安”、“教安”;或用“敬颂”、“敬祈”,后面用“道祺”、“福祉”。“请”“候”与“安”连用,“颂”与“祺”、“祉”连用。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在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时,经常遇到“改写”与“省略”,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具体表现为:⒈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而“省略”是把比万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⒉方法不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例如:把26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260万;把比万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的数是几,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例如:把364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36万,而把365000省略万后…  相似文献   

20.
樊长林 《学语文》2004,(4):6-46
有些学生在习作中使用“涉及”这个词语时,喜欢在“涉及”的后面加“到”,这一现象在语文老师中引起了一些讨论。有些老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里“涉及”的释义为“涉到、关联到”,认为“涉及”这个词本身就包含有“到”的意义,使用时不应加“到”否则语义重复,不合汉语语法。持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确实有很多“涉及到”的用例,因此从语言的普遍性原则来说,我们不能说这种加‘到”的用法是错误的。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