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稿中的同行评议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的民主决策行为,审稿人是决策的关键,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是确保学术期刊学术水准至关重要的举措,要合理选择审稿专家,健全专家审查制度,切实保持审稿专家队伍的动态平衡,并建立针对审稿专家的激励机制,努力促进审稿专家道德修养的提高,从而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的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2.
史冠中  姚戈  王淑华  李根 《编辑学报》2016,28(6):547-549
目前有些地球科学类国际期刊在文章致谢段中公布审稿人姓名,或者直接将审稿意见以报告形式刊出.分析表明:公布审稿人可为研究人员把握科研动向、跟踪研究进展提供帮助,具有科学研究风向标的作用;同时,公开审稿人可以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审稿公开透明,起到监督作用,读者也可以通过审稿人甄别问题稿件,对文章进行选择引用.但是,多数审稿人对公开姓名持有保留态度,只有少数领域内的杰出的学者支持公开审稿人身份.本文作者认为:在获得审稿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公开杰出学者审稿人和绿色通道录用稿件的审稿人.由此可以获得读者认可,促进文章引用.  相似文献   

3.
刘潇 《编辑学报》2012,24(2):125-127
针对目前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的待发表稿件储备量大、发表时滞长的问题,认为应着眼于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建议通过严格审稿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在科学共同体的关系脉络中"宁选竞争对手,勿择合作伙伴"的审稿专家遴选方法,并论述了该方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做法、应用实例及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跨界融合子"审理对我们的启示:审稿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典型审稿案例,揭示审稿活动的科学本质.科学的可批评性使审稿成为可能和必要.审稿人应首先审核论文中结果的可重复性条件.划清科学实践与经验的界限是正确审稿的必要理论准备,论文结果的价值判断应以"材料和方法"的可靠性为前提.学术期刊编辑应充分重视审稿人的意见,防止"轰动效应"干扰自己的正常判断力.审稿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可以成为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使已有科学理论体系的"潜能"得到充分揭示,使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科学新芽在脱颖而出时已扎根深土,格外茁壮.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审稿工作中的学术评判尺度适当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斌  李伟 《编辑学报》2007,19(1):23-24
审稿人对学术评判尺度的把握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办刊造成不良后果.从客观地遴选审稿专家、合理地制订审稿要求、科学地建立编辑部与审稿专家的互动交流机制等3个方面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肖湘  贺嫁姿 《编辑学报》2023,(3):347-351
高质量审稿意见不仅言之有据,对稿件全面客观评价,而且提出富有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目前已刊发的情况看,高质量审稿意见按内容可分为珍贵史料型、学术争鸣型和学习借鉴型3种类型,按刊登载体模式可分为纸质刊物刊登型、纯网络版刊发型、审稿专家个人微信公众号推送型3种主要形式。选登高质量的审稿意见有利于培养稳定优秀审稿人队伍,有利于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与示范,有利于学术期刊的科研诚信建设。学术期刊可普及和推广高质量审稿意见选登,科研单位可将选登的高质量审稿意见纳入审稿人的工作业绩,全面推动学术期刊和科研工作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吐故纳新:审稿专家队伍持续建设的措施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益西巴珍 《编辑学报》2008,20(6):526-528
建立一支具有"新陈代谢"动态特征的审稿专家队伍,已成为每一种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引领本学科科学成果报道前沿的必要条件.对审稿专家库进行动态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对审稿专家的审稿合适度评价,使得专家库成分不断吐故纳新,而非一劳永逸,从而达到保持审稿队伍对科技进步的适应活力的目的.在审稿工作实践中建立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审稿专家队伍,是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钢  徐锦杭  丛黎明 《编辑学报》2015,27(3):246-248
对《浙江预防医学》杂志91位审稿专家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审稿专家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和审稿入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较高,但还不够全面,对作者“不当署名”行为、审稿人“故意拖延审稿”“提交不客观的审稿意见”行为的认知率较低.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审稿专家提供培训,以提高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行为认知的水平和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信息博弈看科技学术期刊的审稿策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荣军 《编辑学报》2010,22(3):192-194
从信息博弈角度看,为了应对关系稿与审稿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科技学术期刊分别采取了"编辑学者化"与"信号识别"的审稿策略;但是,由此产生的"信号异化"及其所带来的"学术寻租"与"逆向选择"问题,使得科技学术期刊必须坚持"把科技学术期刊当作学术期刊来办"和"把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相结合"的审稿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刍议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是科技期刊最重要的办刊资源之一,审稿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部以规范正式的审稿专家数据库代替以往的审稿人临时搜集、主观随意选择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动态管理和合理使用,从而实现让审稿工作不断趋于科学、简捷、高效和现代  相似文献   

11.
郭红明 《编辑学报》2015,27(6):560-563
专家审稿是审稿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积极性高低直接影响审稿质量和速度.分析期刊学术影响力不高,审稿专家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编辑送审准备工作不到位、辅助信息提供不完整,以及编辑与审稿专家互动不及时等因素对专家审稿积极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审稿专家的积极性,推动审稿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网上审稿过程中责任编辑的职责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马宇红 《编辑学报》2006,18(1):56-57
网上审稿是我国科技期刊专家审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家网上审稿前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初审稿件,协助作者对稿件的电子文本做规范化处理和选择恰当的审稿人;专家审稿后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拟定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回复作者,确保原稿以及审稿人和审稿单信息入库等.  相似文献   

13.
史冠中  姚戈  李根  王淑华 《编辑学报》2015,27(5):473-475
科技期刊的审稿周期普遍受到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关注.地学类期刊论文在研究的地域性、多解性等方面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和相关的社会学因素对审稿专家选择、审稿周期和评审质量影响较大.调查分析显示,选择地域性相似的审稿专家,进行科学、规范审稿,同时考虑社会学因素,如审稿时段,可以保证审稿质量,有效地缩短地学类论文的审稿时间.根据地学类论文的特点及聘请专家审稿的经验,在分析国内外地学类期刊审稿时间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论文评审过程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菲  孙琴 《编辑学报》2023,(2):165-169
审稿是期刊筛选论文、确保刊发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审稿过程可能会受到审稿人、编辑和作者有意或无意的偏倚的影响而导致审稿结果失实。本文总结了医学论文常见审稿偏倚,如内容偏倚、保守偏倚、利益冲突、作者身份或地域偏倚等问题,对目前国内外期刊现有的审稿模式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各期刊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审稿模式;谨慎选择审稿人,既要“对口”送审,又要避免利益冲突;避免审稿一票否决,严格落实三审制度;尊重作者的科研成果,建立作者申诉机制。基于此,确保论文的优势得到承认,弱点得到剖析,为作者提供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帮助作者提高科学研究及论文撰写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审稿过程中出现偏倚。  相似文献   

15.
丁佐奇 《编辑学报》2017,29(1):58-59
同行审稿是保障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同行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拒绝审稿、勉强审稿已成为普遍现象.如何提高审稿专家的积极性,是学术期刊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文章以《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近年来约请审稿人的实践心得为基础,讨论提高专家审稿积极性的措施:选择潜在作者群作为审稿专家,避免过量送审,加大初审退稿率,尊重审稿专家的要求,与无反馈的审稿专家取得联系,利用ORCID认可审稿专家的贡献等,旨在致力于提高专家的审稿同意率,从而在源头上推动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望舒  张凤 《编辑学报》2010,22(3):229-231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审稿专家和作者如何看待审稿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86.8%的审稿人和85.4%的作者都赞同双盲审稿,有88.2%的审稿人和96%的作者都认为,实行双盲审稿,有利于审稿人对稿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48.4%的作者和31.6%的审稿人认为,如果审者与作者从事的研究工作类似,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应采取回避政策.本文建议某些专业面相对较窄的期刊可实行双盲审稿,而大多数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可以实行单盲审稿.  相似文献   

17.
专家审稿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曹作华 《编辑学报》2002,14(3):178-179
有感于审稿的重要性,编辑部及编辑对审稿人和审稿工作的影响,针对专家审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审稿时间长、审稿意见简单、审稿意见相左等,提出了改进专家审稿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科技期刊责任编辑与同行专家审稿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许文深  陈俊 《编辑学报》2002,14(2):101-102
阐述审稿在科技期刊中的作用,责任编辑与同行专家审稿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指出审稿专家应为学术造诣精深、学风严谨、为人正直、科学道德高尚的学者,并建议重新编纂一部学科齐全、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审稿人名典.  相似文献   

19.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7,29(3):252-254
同行专家审稿对保证学术期刊论文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改进学术期刊对同行专家审稿致谢的表达方式,简述学术期刊对同行专家审稿致谢的常见做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归纳了论文作者对同行审稿专家公开具名致谢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认为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可以适当方式对审稿专家提出的审稿意见和建议公开具名致谢.  相似文献   

20.
用"第三只眼"看科技学术期刊审稿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赵更吉  马宇红 《编辑学报》2006,18(5):362-363
在肯定科技学术期刊审稿人重要作用的前提下,认为绝大多数审稿人是值得颂扬的,其奉献精神值得刊社人员学习,但也有少数审稿人因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承担审稿任务,刊社在使用审定意见时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