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霞 《出版广角》2021,(12):85-87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创新发展持续走向更深层次的题中之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此背景下,教育出版社必须积极对接教育现代化的新方向,全面认识新形势、把握新要求、探索新路径,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展现中国气派、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的职业教育教材出版体系,进一步服务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全国优秀教材奖是管窥精品教材建设现状的独特视角。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399本获奖优秀教材的实证分析显示,优秀教材的学科分布相对均衡,本科教材占多数,再版教材居多,获奖单位地域相对集中,双一流高校占优。优秀教材具有坚持立德树人、关注学术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社会影响广泛、团队合作共建、信息技术融合、出版机构专业等共性特征。高校可通过加强教材建设顶层设计,规范选用、编审、出版等工作流程,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教材评价体系,推动教材研究工作,不断推出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形态教材是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也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全国各类出版单位围绕新形态教材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进展,但新形态教材建设依然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为推进和规范新形态教材建设,文章提出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路径以及具体的建设步骤,即确定新形态教材建设领域、开展课程研究、分享新形态教材建设成果进而实现教材迭代;依据该建设路径和步骤,新形态教材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纺织类教材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这一问题,文章从组建作者队伍、构建教材内容和创新教材出版形式等方面对纺织类应用型本科教材出版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石磊 《出版广角》2014,(12):50-52
本文以《大学物理学》教材的建设发展历程为例,深入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出版市场化转型的经验、路径与发展趋势,为探索高等教育出版企业在大学教材市场进入成熟期的复杂市场背景下,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深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线索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出版类高校教材是出版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呈现,是引导学生批判和建构自我学科知识、形成出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文章重新审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类高校教材的发展轨迹,探索出版类高校教材与出版学科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与不足,与此同时,结合新文科、大数据、数字人文等新情况、新发展,探讨高等教育领域的出版教材建设路径,认为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把握新技术、新范式和新方向,不断推动我国出版学科建设在新时代的迭代升级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出版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材出版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指出出版者首先要关注网络技术发展,关注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和出版领域的应用,促进出版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努力打造精品仍是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需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通过1999年以来的连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继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又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就是"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此,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课程和教材建设是"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大项目之一,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为配合"质量工程",提高高等学校教材编写与出版质量,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在这个大背景下,笔者从高校计算机教材的出版实践出发,尝试探索以课程研究推动优秀教材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出版机构和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专业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国际中文教材出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有进步空间.文章以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丝路汉语"系列教材为例,从选题策划和内容编制两个层面出发,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材出版要领及策略提出了科学建议,以期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出版强国和文化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质量工程”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提高质量确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求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刘丽燕 《出版科学》2012,20(2):40-43
以原版教材《高级英语视听说教程》的引进为例,本文详细论述原版教材引进过程中,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不同环节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其结论认为原版教材引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才能出版高质量的引进教材。  相似文献   

12.
Preaching, homiletics, sermon preparation, and effective church communication is an oft published topic by religious publishing houses and by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s. This study, based on all three major branches of Christianity, found that preaching practitioners considered preaching textbooks to be woefully inadequate in teaching homiletical skills. Only by incorporating new sections on needed skills will the homiletical textbook once again become an effective tool of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的“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为例,探讨出版单位应立足市场需求,发挥传统教材的出版优势,探索教材改革的转型发展。在详细介绍项目实施过程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教材出版的课程化、服务化、数字化体系的实施路径和应用效果,并进一步阐述转型探索为教材出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The literature and most anecdotal evidence suggest that higher education faculty members hold writing college-level textbooks in relatively low esteem as a scholarly activity. A structured inquiry conducted among tenured faculty and department chairs which separated notions of scholarship from expectation of utility disclosed a surprisingly high regard for the scholarship required in writing textbooks. However, the expectation of utility or reward is much lower, suggesting institutional and financial pressures that act as major disincentives to textbook authorship. Both the regard for scholarship and the expectation of reward were also shown to display disciplinary variations. David L. Arnold is a proposal development officer in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both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continuing and adult education as a university activity.  相似文献   

15.
梳理考证清末修身教科书的版本源流,对教科书文本研究、教科书出版史研究甚至教科书的思想研究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蒙学修身教科书》《初级蒙学修身教科书》《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对这三种清末修身教科书的编纂、出版及版本情况进行梳理,以期厘清源流,辨别版本。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图书馆学基础》出版30周年,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后和21世纪出版的各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的的分析和梳理,可以看到新世纪出版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是在《图书馆学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新世纪出版的教材理论色彩更加浓厚,个性化更加突出,更加注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两个核心,即现代图书馆理念和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fessors as textbook authors and publishing houses as textbook producers have always been fragile. L. Kathy Heilenman examines this relationship and describes how current changes in the climate of universities and in the structure of publishing houses have converged to render this relationship more than usaually problematic. She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for restructuring the relationship so as to encourage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extbooks in a partnership between publishers and professors. L. Kathy Heilenman teaches French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and is one of the authors ofVoilà! a first-year college-level French textbook.  相似文献   

18.
杨琳  肖东发 《出版科学》2012,20(2):22-25
对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的出版背景、出版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大学丛书》出版的历史意义在于开辟我国成功出版本土化大学教材的先河,促进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近代中国学术的独立,确立大学教科书成为图书出版专门类别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吴永贵 《出版科学》2007,15(2):15-20,29
近代教科书出版竞争十分激烈.旧时坊间的教科书竞争,从动机上讲,是因为利之所在,从最终效果上看,却促进了教科书质量的改善、编写的创新、价格的下降、印装的进步和服务的提高.本文以中华书局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为个案,对上述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不断规范,教材图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为降低价格、打破行业垄断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政策,经过三轮试点,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结合试点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政策有待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