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效地控制手球运动员的教学过程,应作为研究优秀运动员和运动队模式的必要成份之一。在优秀运动员的模式示意图中,比赛模式被赋予首要地位,不是偶然的。比赛模式的建立,必须首先区分出比赛活动的主要成份,然后加上具体的用数字表示的内容。在现有的手球教学法文献中,评价各种比赛角色和球队的运动员比赛准则,按我们观点,从整体上看仍有不够科学之处。根据上述情况,我们确定了以下基本研究任务: 1、选出手球运动员比赛活动的主要成分。2、深入研究高级手球运动队和个人的比赛活动模式特征。对参加苏联第23届男子手球冠军赛各优胜队的教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  相似文献   

2.
在手球运动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为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高水平运动员在各年龄阶段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少体校手球运动员的教学大纲和少数科学文献反映了对手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年龄特点的某些要求。但是关于少年手球运动员速度力量素质的研究对于建立年龄模式来说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女子手球运动员的素质训练问题更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比赛对她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比赛时间也和男子一样增加到了一个小时。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查明男少年手球  相似文献   

3.
试论现代手球运动对抗技术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手球运动对抗技术分为锋、卫队员对抗技术和守门员对抗技术.探讨现代手球比赛对抗的特征,研究手球运动员专项技术提高阶段,对抗技术训练内容的安排、方法和手段,旨在提高运动员的对抗技术运用能力,使其适应现代手球比赛高强度对抗的要求.研究认为我国手球运动员的对抗技术训练,要坚持一个原则,落实2个环节,注意3个问题,才能促进我国手球运动水平的提高,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手球、网球     
G844.148.7 20021902影响手球运动员竞赛情绪的主要因素分析=Analysis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zing handball players’competitive emotion(刊,中.I)/许斌,许晓英∥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17(4).-36-37,111参2(SML)手球∥运动员∥比赛∥情绪∥影响因素影响手球运动员竞赛情绪的因素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因心理个性特征、文化修养、年龄、运动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激烈的比赛中,手球运动员的良好的心态是消除不良竞赛情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战术性半场人盯人防守在手球比赛中的运用苗向军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系,济南,250063。手球运动的防守愈来愈被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重视。防守的观念、理论及指导思想不断更新,防守的技战术也有重大发展。手球比赛由于场地宽阔,比赛空间大,队员活动范围广,以及攻...  相似文献   

6.
赵刚  刘丹  李强 《体育科学》2012,32(10):50-55
通过录像分析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篮球、足球、曲棍球、手球等同场对抗球类项目的运动员比赛负荷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足球比赛有高速、中速、低速3种比赛负荷,与6个速度段相对应。1~5个速度等级的比赛负荷量在下半场都低于上半场,足球下半场负荷量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手球、篮球、曲棍球。进攻运动员第1速度段负荷量最高,组织运动员在2、3、4、5个速度段的负荷量最大,防守运动员只在第6个速度段负荷量高于进攻和防守运动员。足球下半场第1速度段负荷强度下降较快,而其他速度段的强度变化较曲棍球、手球、篮球稳定。篮球项目在第3、4、5个速度段的负荷强度下降较快。曲棍球第1速度段负荷强度下降最小,第2、3、4、5个速度段下降快。手球在较高的速度段的强度下降较快,而随着速度的下降,速度下降幅度也逐渐减小。在进攻、组织和防守3个位置中,组织运动员比赛负荷强度最高,其次为防守运动员,最后是进攻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国际和国内手球重大比赛进行了调研;根据中国手球运动员的形态特征,研制了一套符合专项比赛需求以及结合专项特点对内锋队员运用行进间垫步假动作后突然变向一步跳起射门技术动作进行了训练和分析,旨在推进中国手球运动员更好地运用这项技术,进而使内锋队员在比赛中更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进培 《体育科研》2010,31(3):99-103
随着近年世界手球水平的不断进步,世界高水平球队都遇到水平提升的瓶颈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不同球队运动员的个人技术和战术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上海队重大比赛的数据及世界高水平队伍的比赛录像,对比赛中运动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基本战术的多种变化在比赛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进行探析,为手球项目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手球     
6844.145.3.XL99036 20014533澳门男子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or physical injuryof male handball players in Macao[XL,中,A]/李满棠//澳门理工学院体育与运动高等学校98/99届学士学位论文集.-1999.-59-63表7(XH)手球//运动员//损伤//调查本文通过对澳门男子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运动损伤常发的部位,探讨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治疗对策,从而减少澳门男子手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运动损伤,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手球运动员所需要的体力有了很大的增长,这不仅是由于比赛规则的发展导致技术和战术的变化,而且也是由于运动生理学的发展使训练获得了更大的适应。最近,米克森、奥里森、戴利斯、哈勒姆比斯·爱德等学者的研究强调由于手球比赛的节奏有较大的变化,因此要求手球运动员不仅要有精湛和熟练的技术,同时要改进训练方法以提高发展身体素质,特别要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及无氧代谢能力。本文报道了手球运动员在较先进的功率自行车上及现场比赛中乳酸代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运动员之间、队与队之间的竞技能力日趋接近。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训练水平只有在战术意识的指导下,通过战术配合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占据场上主动,最后夺取比赛的胜利。因此,手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如何培养手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提出几点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手球比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原因之一是快攻越来越成为得分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快攻反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也会影响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和士气。快攻反击,也体现了现代手球运动的高速度、强对抗的特点,对培养运动员积极、主动、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快攻反击对临场观众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比赛中,漂亮的快攻反击的成功表演能令人激动,兴奋不已,这也是手球运动具有强大生命和能够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射门技术是手球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是进攻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在比赛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采用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数据分析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健将级手球运动员与国家一级运动员跳起射门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到论证,然后根据手球跳起射门相关主要技术要领与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两者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哪些差距,并分析两者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提高.旨在提高我国的手球跳起射门技术,尤其是针对基层手球运动员,使他们在这方面的训练时能够有个参照的标准及有所侧重把握重难点.  相似文献   

14.
手球是一种不隔网的以技术为主导的对抗激烈的运动项目。在现代手球的发展过程中。攻防转换越来越快。众多的技术动作要在高速中完成,对运动员的跑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统计显示,手球运动员不同类型的跑和跳,占据比赛的大部分运动负荷,因此。统计运动员不同类型的跑动距离,可反映其跑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专家咨询.针对部分女子手球专业队、基层队在训练、比赛中体能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对女子手球运动员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依次为速度耐力、耐力、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因此.女子手球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重视加强速度耐力、耐力的训练.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灵敏和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训练过程的数量指标,必须搞清楚在比赛过程中手球队员经受的体力负荷。全面鉴定高水平的手球队员的比赛活动,提供了这方面的模式。手球队员达到此水平,需要多年的训练。最近几年,人们在体育科学和实践中,日益注意训练的方法。造就杰出的运动员、造就典型的运动队,这种塑型工作应该贯彻于训练过程之中。测得的手球队员在比赛中的运动活动强度,能够作为进行比赛性训练的依据。学者们早就打算,在体育比赛方面建立评定比赛活动强度的可靠的标准。这确实是  相似文献   

17.
手球     
G844.19 9700376论如何培养手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刊,中]/聂劲松,崔峡∥安徽体育科技.-1996(4).-37-38(SML)手球∥技术∥战术意识∥培养∥系统训练∥训练法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运动员之间、队与队之间的竞技能力日趋接近。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训练水平只有在战术意识的指导下,通过战术配合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占据场上主动,最后夺取比赛的胜利.因此,手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已越来  相似文献   

18.
女子手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监控与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子手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监控和评价意义,方法:测试女子手球运动员(12名,上海女子手球队)的无氧代谢能力,对心率和血乳酸进行统计分析,在训练和比赛中分析和应用;结果:针对场上位置不同,用心率来控制运动员的最大乳酸训练和耐乳酸训练,通过训练以达到峰值心率为评价标准,监测运动后心率以观察恢复情况;结论:对女子手球运动员训练疲劳和消除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把无氧功和心率联系起来以控制训练的强度,从而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世界手球运动正朝着高速度、大强度、富于力量和激烈对抗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手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手球运动员要想在60分钟的比赛中,持续地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攻防技术和高质量的战术配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对此,国内、外专家多有论述: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看到现代手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不仅表现在力量的单一素质方面,而是具有将速度、力量综合起来的趋势。(国际手联教练委员会主席西  相似文献   

20.
现代手球是一种竞技性的运动,它对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和机能状态提出很高要求。如要达到优异而稳定的成绩,在安排训练过程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比赛的作用。在比赛条件下进行的研究对手球运动的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