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说863     
余志 《今日科苑》2006,(1):34-34
后续能源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核能、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源等。从2010年开始,这些能源可能逐步地部分替代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能源综合碳排放系数表示基于低碳的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动,在解析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对ESCEC影响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能源替代计量模型分析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对ESCEC的灵敏度。结果显示,1980—2011年,石油、电力、天然气等可以有效替代煤炭,但这种替代对降低能源综合碳排放系数的贡献率变化较平缓;2011—2020年,煤炭产出弹性不断提高,使得石油、电力、天然气等与煤炭的替代弹性不断下降,导致ESCEC的降低率上升。  相似文献   

3.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煤炭储量相对丰富,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将占主导地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主要内容,而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我国煤炭高效转化的布局、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提高我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水平、加快推进我国能源消费革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能源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健  焦兵 《资源科学》2010,32(3):478-484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能源富集省份,也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其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虽然都对关联制造业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但是石油天然气产业对关联制造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是煤炭产业的5倍;②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不同的,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影响是正的,煤炭产业的影响是负的;③能源产业的繁荣不可避免的对制造业的资本、劳动以及科技的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但是能源产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会带来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只要能源产业对制造业正面的技术溢出效应超过负面的"挤出"效应,能源富集地区的"资源诅咒"陷阱还是可以规避的。  相似文献   

5.
师百锁 《科技风》2014,(18):94-94
我国能源的基本状况是天然气和石油的拥有量较少,而煤炭资源的蕴藏量大,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采煤采气一体化模式是实现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研究程度较浅。本文主要分析了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理念,从不同角度对采煤采气一体化开发模式的价值进行了探究,以期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增大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姜磊  吴玉鸣 《资源科学》2010,32(11):2179-2185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能源效率较低的原因。本文采用1996年-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方法和岭回归方法,估算了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边际效率及其不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换算,分析了省际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能源边际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天然气、电力、石油、煤炭;煤炭消费比重的增加会降低能源效率,而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比重提高会提高能源效率。由此,为了提高能源效率,应努力减少煤炭、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加大煤电的转换力度,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逐渐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加强保证石油安全供给措施,实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尤其是,国家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同时,仍需在政策上鼓励各个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  相似文献   

7.
利用灰色关联度与面板回归模型探讨近30年主要科技大国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总体呈去碳化、清洁化、安全化特征,表现为能源消费中石油及煤炭降低、天然气缓慢增长、核能波动下降、可再生能源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城镇化、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经济贸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与各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高度关联,但各国最大关联因子不尽相同;能源消费强度、人均GDP、城镇人口占比、进出口额占GDP比对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城镇人口占比的正向影响最大,人均GDP的抑制作用最强;相较而言,中国能源消费量较大,结构长期保持为“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核能”,化石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人口规模关联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正从火山到波浪能再到藻类,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各种可靠的替代能源,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枯竭之后满足全球的能源需求。虽然现在新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处理技术仍旧是研发的主要焦点,但这种形势很可能在2025年发生转变,届时替代能源将最终摘去"替代"的帽子。  相似文献   

9.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胜  郑贤贵  饶呈祥 《软科学》2009,23(8):65-68
对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四种能源消费与GDP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运用计量模型,揭示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客观的比例关系。得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中煤炭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电力、石油、天然气,这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因此,一是坚持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二是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带动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三是加大新能源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武红  谷树忠  周洪  王兴杰  董德坤  胡咏君 《资源科学》2011,33(10):1897-1905
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费,而能源消费引起了大量的碳排放,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对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测算了河北省1980年-2009年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总量,并分能源类别测算了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一次能源的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做了其变化轨迹分析及与京津...  相似文献   

11.
海小辉  杨宝臣 《资源科学》2014,36(7):1442-1451
考虑到不同化石原料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和不同化石原料的排放水平下对欧盟电力企业成本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欧盟电力企业在碳排放市场中的均衡模型,并通过动态条件相关多变量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DCC-MVGARCH)分析了EU ETS第二阶段(2008-2012年)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与能源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关系。根据DCC-MVGARCH模型计算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显示,碳市场与各能源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均为正;碳市场与煤炭市场、碳市场与天然气市场之间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波动相似,波动频率较大,幅度较小;而布伦特原油价格对碳市场无直接的影响,它是通过天然气市场对碳市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源合理利用与CO2减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郎一环  王礼茂  顾鹏 《资源科学》2004,26(6):118-124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CO2排放总量大但人均量小,单位能耗的CO2排放指标偏高.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人口将继续增长、能耗规模继续增大、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CO2减排,是对中国的严峻挑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该文提出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水电、核能、太阳能及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比例;引进和开发能源环保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促进能源合理利用和削减CO2的排放量的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和压舱石,为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大力支持煤炭行业的创新发展。文章系统总结了我国在煤炭资源勘探技术、煤与瓦斯共采理论和技术、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和监控预警技术、综合采掘和智能开采技术与成套装备、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煤基清洁能源高效转化技术、煤与新能源多能协同技术6个方面的创新成就,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深部煤炭安全开采、煤矿智能化安全开采、环境安全、粉尘防控与职业健康、煤与共伴生资源单独开采的矛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6个方面面临的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详细阐明了我国在煤炭智能化绿色安全开采理论与技术、环境安全防护与职业健康理论与技术、煤及共伴生资源精准协同开发理论与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碳中和科学发展理论与技术4个方面的未来创新发展方向。以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创新发展方向为抓手,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实现煤炭智能安全精准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助力我国主体能源科技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涵  聂飞飞  胡雪原 《资源科学》2018,40(3):477-485
近年来,中国多个地区相继出现了能源“四荒”问题,说明区域能源安全仍然是中国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能源供应、使用、经济与环境安全四方面,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克服了传统赋权法的主观性,与TOPSIS法相结合,对中国区域能源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安全性普遍处于中低水平。能源安全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山西、新疆、内蒙古等9个省份,仅占研究省份的30%,其余21个省份普遍低于全国能源安全平均值。中国能源安全性大致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特点。西北地区能源储量丰富,能源消耗量相对较低,能源安全值偏高;东部及中部地区能源储量较为匮乏,并且能源消耗量巨大,导致能源安全值偏低。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晋陕蒙接壤区能源开发规划与布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陕蒙接壤区(简称接壤区)煤炭、电力、天然气的开发规模,不仅取决于资源数量的多少,特别是煤炭的开发规模,还受到需求量、转换和交通条件的制约。目前,煤炭运输十分紧张,今后10多年交通运输仍然是制约煤炭开发规模的重要因素。煤炭、电力大规模开发刚刚起步建设,天然气勘探已取得重大突破,即将进入边勘探、边开发阶段,石油资源量不多,预计今后的发展潜力不会很大。因此,本文在完成对这一地区能源资源评价之后,进一步对煤炭、电力和天然气的开发规模及布局,煤炭和电力基地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行进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成品油和天然气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章健  葛良全 《资源科学》2006,28(5):120-126
本文收集了四川省及国内外能源消费和国民经济发展等有关指标的大量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能源终端消费构成,并采用部门分析法、GDP能源终端消费单耗类比法、回归分析、灰色预测、神经网络预测等多种预测方法建模,预测了四川省2010年和2020年能源终端消费量,然后经加权平均各种预测方法的预测值,确定四川省2010年和2020年能源终端消费量分别为9 738.94×104t标准煤和19572.60×104t标准煤。再根据该预测值,采用各种能源消费比重分析,预测了四川省2010年和2020年成品油和天然气需求量。最后对成品油和天然气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四川省今后能源建设提出了合理建议。论文为四川省“十一五”能源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另外,本文历时几个月艰辛收集的四川省及国内外经济发展和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大量历史数据,对做同类研究的组织和个人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对原料种类适应性强,项目规模灵活、可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在小规模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易于商业化发展,符合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我国国情。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燃气两方面,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及燃烧、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生物质气化热解及燃气利用等。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目前主要处于进行技术完善和应用示范阶段,预计到2030年前大部分关键技术将基本成熟,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传统燃煤燃气替代、城镇/农村清洁生活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重点是服务节能减排战略,利用生物质实现部分替代工业燃料,减少燃煤/燃油带来的污染,同时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目前制约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经济性和可靠性,国家应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方面增加投入,将生物质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成本效益,推动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能源资源的数量、流动与功能分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能源资源在中国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保障中国区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能源资源区划研究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能源区划研究起步较晚,从区域尺度系统探讨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本底、区际流动,并据此进行能源资源供给区划编制的研究成果较少,鉴于此,本文立足于上述7种能源资源,开展了能源资源本底、区际流动以及区划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①从能源资源本底来看,位列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量前五的省(区、市)所占比例依次为72%、71%、86%、74%、60%、73%和39%;②从能源资源流动看,煤炭资源省际流动范围广、规模大;原油省际流动范围较小,主要表现为北油南运,天然气流动范围较小,主要表现为西气东输;③从能源区划与定位看,煤炭资源划分为国家煤炭基地、地区煤炭基地和煤炭汇集地;原油资源划分为原油主产区、原油接替区与原油汇集区;天然气资源划分为国家天然气基地、地区天然气基地与天然气汇集地;水电资源划分为国家水电基地、地区水电基地和水电输入地;太阳能资源划分为国家太阳能发电基地、地区太阳能发电基地及不适宜开发地;风电开发划分为国家风电基地、地区风电基地与不适宜开发区;非粮生物质能划分为大规模开发区、中小规模开发区、不适宜开发区。  相似文献   

19.
世界新格局与中国新矿产资源战略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系统分析了未来全球经济政治和资源格局演变趋势,指出未来10年东西方经济地位将发生逆转,各方势力在亚洲的角逐将愈演愈烈;全球资源供需短期将供过于求,2020年后亚洲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凸显,并助推非洲在全球矿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美洲将藉由非常规油气大规模开发,成为全球能源新供应地,并对世界能源和地缘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降低;资源需求将出现分异:即煤炭、铁矿石、铜、铝等大宗矿产需求将逐步下降,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稀土、铂族、铌钽、萤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持续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导致中国国内资源可持续供应能力堪忧,矿产资源总体对外依存度将维持高位。基于对未来全球经济政治和资源格局的研判,提出中国矿产资源战略应实现两大转变,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由“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向“最大限度利用境外资源,合理保护国内资源”的战略转变;二是矿业“走出去”实现由单纯的获取或占有海外资源,向“经略全球资源”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