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一、实验设计思路溶液是中学化学重点知识内容之一。其一,溶解平衡:固+液V1V2液+固当V1>V2,溶解;V1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溶液中离子平衡的角度出发,应用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叙述缓冲作用是溶液中离子平衡的一个基本属性,除酸碱溶液具有缓冲性质外,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等体系均具有缓冲溶液性质,因而,在教学中扩展缓冲溶液的概念,有利于拓开学生思路,培养散发性思维,增加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它在教学中能起到三重功能。首先,它是化学平衡理论应用的延续;第二,从溶液中离子平衡知识系统来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使这部分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仅从PbI2悬浊液中检验出I-,难以证明难溶物PbI2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的不足,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选用适量AgNO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AgSCN白色悬浊液体系。通过平行试验,分别在3个盛有适量AgSCN白色悬浊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等量)Fe(NO3)3溶液,然后再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等体积)蒸馏水、AgNO3溶液和KI溶液,振荡试管后比较溶液的颜色变化。由此,既可证明AgSCN悬浊液中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也可证明当组成沉淀的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后,难溶物AgSCN沉淀溶解平衡发生了移动。  相似文献   

5.
对热力学状态函数中的吉布斯自由能G改变量ΔG的计算和应用作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就用ΔG判断定温定压下一切热力学过程自发进抒的方向和限度的方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81):140-141
学习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时,很难理解不溶物AgCl转化为黄色AgI、黑色Ag_2S沉淀。改用在PbI固液共存的上层清液中滴入酸化H_2O_2(或氯水),加淀粉溶液变蓝色,可直观显示PbI固体中有碘离子溶解。对平衡体系AgSCN(s)Ag+(aq)+SCN-(aq),通过增加或减少Ag+浓度使平衡移动,借助于Fe~(3+)+3SCN-=Fe(SCN)_3血红色深浅变化标示SCN~-浓度变化,把肉眼无法观察到AgSCN沉淀的痕量1溶解和转化予以直观性呈现。  相似文献   

7.
哪种解释对?     
一、水解平衡:Fe~(3+)+3H_2O■Fe(OH)_3+3H~+,加水稀释后平衡如何移动?A 答:向平衡体系中加水稀释,即增加了水的浓度,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 答:由于常温下水的浓度为一常数,加水稀释.则平衡体系中的[Fe~(3+)]、[Fe(OH)_3]、[H~+]浓度均降低,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应“减弱”浓度降低的平衡方向移动,即通过正向移动,增加平衡对象的物质的量而“减弱”平衡体系对浓度降低的趋势,水解程度将增大。二、用惰性电极电解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时,溶液的 pH 值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8.
于志远 《考试》2003,(6):38-39
勒沙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该原理适用于一切平衡体系,如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为高考中常见题型。现举例如下:一、化学平衡例1(93年上海高考题)(1)CuCl_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黄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 CuCl_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相似文献   

9.
潘殿魁  闫丽丽 《考试周刊》2014,(51):130-131
<正>高中化学新课程《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要涉及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这一章其主要在于对第二章所学化学平衡理论的应用,应用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直接指导对离子平衡等知识的学习。本章第三节盐类水解的教学就是利用电离平衡的理论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由于盐类发生水解,使得我们的研究对象成为多个平衡并存的体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时又相互促进。但是,由于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和c(OH-)的  相似文献   

10.
实验是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基础.现就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一、发挥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演示实验应起实验操作示范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和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到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受到良好实验习惯和严肃认真科学态度的熏陶.二、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重要的作用是,要密切配合课堂教学,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启发和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掌握新知识.我的做法是尽量使分散的、单个的实验串联在一起,形成系列实验.这样不仅节省了实验时间,又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物质的性质等有关知识.例如,在学习硫化氢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将硫化氢的发生装置和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三氯化铁溶液、亚硫酸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的广口瓶分别用双孔橡  相似文献   

11.
教育均衡分为基础均衡和高位均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文化性决定了教育均衡发展应关注文化影响,走向高位均衡是教育改革的应然追求,以文化关怀为切入点科学构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策略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应推进研究范式从绩效主义到文化自觉的转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特色彰显、生态共荣"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文化的推进作用,关注文化影响,加强文化研究,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和区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首先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模拟足球比赛中球员在射门时和门将之间的博弈关系;之后,通过分析推导,找到了模型的一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根据对这组解的进一步推理分析,得出了射门球员和守门员的策略选择倾向;最后,利用从比赛中收集得到的统计数据,对这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分别从局部和整体上进行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Time dependence study of metal ions adsorptionon solids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and its mechanism. Rate of metalions adsorption process is dependent on a number offactors such as agitation of the solution, the state ofmetal ions in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f metal ions andtemperature (Benes and Majer, 1980). Temperature isthe parameter generally ignored in most adsorptionstudies (Bangash and Hanif, 1992; Afzal et al., 1993;Atun and Kil…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配位平衡出发讨论了配位返滴定中的溶液平衡,得出了配位返滴定中滴定剂选择的判别式:1gCK_(Dy)’≥1gDK_(My)’≥6.最后通过实验证明采用不同的返滴定剂测定同一金属离子的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学生求各溶液PH值的常见错误的分析,对求各溶液的PH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G判断反应的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b on sediments of the Dianshan Lake in Shanghai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q of apparent equilibrium adsorption and th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C conforms to the Freundlich isothermal adsorption equation; (2)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Pb on sediments are not reversible, that is,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Pb exhibits hysteresis; (3) Pb adsorption behavior is initially fast, followed by a slow reaction, and the slow reaction conforms to a reversible first-order reaction; (4) by deducing the Pb adsorption kinetics, four kinetics parameters n, k1, k2, qmax independent of C could be worked out; (5) the equilibrium parameter (K) and the free energy change (△G) could also be determined,and the negative values of free energy change (△G) indicate the spontaneous nature of the adsorption.  相似文献   

17.
浅析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平衡内容在无机化学课程中,涉及诸多章节,占较大篇幅。正确理解平衡概念和掌握相关计算技巧,在无机化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它会影响到本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学习。由于学习的阶段性,大多数无机化学教材对这部分内容分章节介绍,学生难以将有关内容进行联系融合,学习有难度。本文将无机化学中有关化学平衡问题进行浅析、综合,目的是使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对该内容更易理解、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改变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讨论了有气体参与反应的平衡体系.惰性气体的加入可以改变平衡体系的压强,何时加入,可使平衡移动,从而提高生产转化率,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尿素对若丹明6G(R6G)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MA)聚合体系中的协同效应,尿素的存在使R6G的缔合平衡向单分子体方向移动。在MA溶液中尿素与R6G以1∶1形成分子间络合物,络合平衡常数为80mol~(-1)。荧光量子效率随尿素的含量增加而增大,R6G在MMA-MA共聚物固溶态介质中的表面荧光强度比相应组分在聚合前的液态介质中要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动力学理论上推导出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x~t,进而从关系式中推求出平衡浓度,与由质量作用定理得出的结论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