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对我国目前幼儿体育教育现状分析梳理的基础之上,试图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重新思考和定位幼儿体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师生关系,探寻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幼儿体育教育模式。研究认为在现代主义理论影响规范下,幼儿体育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管理制度不健全、形式单一、师幼关系不和谐的现象,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理论建构本土化、科学化的幼儿体育教育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建议重新构建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幼儿体育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思维范式,系统地认识和考察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着重阐释了“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两个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实践性问题和现代性问题进行剖析,以揭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指导性及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没有经历"现代性思潮"充分洗礼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试图以跨越方式完成体育课程的后现代主义构建,主张以体验代替技能、以情感代替认知、以建构代替传习、以不确定性代替确定性等教育思潮,排斥了课程研究中的理性分析与量化研究,这是对体育课程规律的漠视与否定.研究认为坚持和完善现代性是当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后现代主义对体育课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解毒"作用,探寻体育课程本质和规律才是揭示体育课程改革诸多问题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论后现代主义体育教学观下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丰富体育教学理论,促进体育课程改革,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理论思辩法,在借鉴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后现代主义体育教学观及其思想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交互主体性",并进行系统论证.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6,(3):63-68
依据互构论、哲学运思框架、价值学对体育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强化体育课进行了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层面的分析与研究。体育课被边缘化的境遇与体育行业、教育行业以及社会的失范具有强关联。体育行业存在体育自身内在的不可替代性理论建设薄弱、内在系统性差、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行业内部的共识性断裂等失范行为、教育行业存在理论建设薄弱,以及功利性教育理念的失范。社会性失范表现为体育课专项立法薄弱、社会及其舆论对体育论域甚至教育角色、地位的错误认知。体育课的应然价值重建包括提高现有的学科、课程地位的应然性;强化体育课的非线性、体认化等规律进行学理性思考;构建以运动项目为体,优化体育课情境兴趣,促发学生体育高效习得行为发生的具体强化体育课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6.
运用访谈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政府和市场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中治理的失范现象,以及社区化治理的理论逻辑,进而提出构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服务主体联动运作机制和社区体育公共产权制,增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信力等途径,为促进农村体育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竞技体育伦理失范现象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功利主义的内在泛滥、市场化的外在冲击、道德教育的站位缺失及法规环境的规制不足是这些体育伦理失范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指出体育伦理的失范现象会造成国家的国际形象受损,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受阻,有悖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加快体育领域的政府职能转型,完善体育道德教育体系,加强体育法规系统化建设,强化道德与法规的协同作用等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8.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经济学的理论,主要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失范现象,并着重分析了政府行为在体育制度变迁中在制度方面和事件处理方面失范的原因。我国体育制度变迁以来,政府行为失范存在3种形式:政府行为缺位、政府行为越位和政府行为错位。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部门缺陷、制度的特性及行为选择不当等。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体育失范行为的心理进行考察,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体育行为习惯。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和体育教师开放性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质性分析,在体育行为认知决策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体育失范行为的心理对抗与行为选择机制模型。主要结论:(1)体育行为动机、体育规范行为态度和遵守规范自我效能决定个体的体育失范行为意向,体育失范行为意向产生体育失范行为;(2)在决定体育失范行为意向的心理过程存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对抗,内部动机有利于产生遵守规范意向,外部动机容易引发违反规范意向;(3)在决定体育失范行为意向的心理过程中,存在认为遵守体育规范有利和不利、违反体育规范有利和不利2种体育规范行为态度的对抗,遵守不利和失范有利的态度容易产生违反规范意向,遵守有利和失范不利的态度有利于产生遵守规范意向。  相似文献   

10.
崔伟 《体育学刊》2007,14(7):76-79
依据后现代主义思想和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主张,阐述了在后现代课程语境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转变:体育课程的目的应聚焦在全人发展上,体育课程内容应体现多元化取向,体育课程实施应注重创造性和重建性,体育课程评价应彰显多元与差异,体育课程决策和管理应走向权利分享。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体育课程改革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体育教师的精神面貌、学生的“厌体”情况都得到了较大改观。文章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这些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就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学校“体育”、体育课程的组成、体育的功能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体育课程改革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及竞技技术与规则等问题,从学科性质和价值取向,竞技运动的定义,及课程结构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对体育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必然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作保障;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体育师资的工作“母机”,应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因此,本研究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为背景,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3大课程理论其侧重点不同的角度,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田径课程内容的重新构建进行理论探究,并提出了5个方面的革新建议,试图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目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从理论层面上对新课标下的学校体育服务、教学和教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服务观、教学观和教师观,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的重新崛起提供新的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体育重要论述对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推进与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系统探讨将习近平总书记体育重要论述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定位、内容布局和路径设计。将习近平总书记体育重要论述有机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全程,对于满足体育课程建设的理论、素材、内容和资源方面的独特需要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健康第一”“全民健身”“中华体育精神”“体教融合”方面的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且全面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元素,经过教学化设计可以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进行对接。通过系统化、常态化、动态化、结构化和制度化的路径设计,使习近平总书记体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实践紧密结合,进而推动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中发挥出高质量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它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对体育课程作广义与狭义的划分,往往不利于区分学校体育与体育课程,为了进一步理解体育课程,我们应该弄清楚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体育课程(P.E.curriculum)与体育教学(P.E. teaching)有别,这是显而易见的,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以传授和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过程,体育课程则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身体锻炼这一重要部分,而身体锻炼这一部分是“教学“这个专门用语所不能概括的,应该说体育课程是介于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一个中介系统.本文就体育课程研究的目的意义,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作一些肤浅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抛砖引玉,并以此求教于各位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17.
社会调查表明,湖北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从整体上看正在提升,但仍存在不少失范现象,诸如学术风气不正,育人意识淡薄等.改善湖北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须构建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体育教师正确处理干事业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并逐步完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设置现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如下建议:构建合理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调整选修课比例和门类,调整理论课和技术课的比例,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拓宽专业口径,以培养符合社会期待的合格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借用"黑箱"方法的分析思路,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制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源发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来看,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收效甚微。制约体育新课程改革取得预期效果的"源发性"问题有三:一是教育本身的制度性障碍;二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不周密;三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检验性差。对课程改革的制度性障碍,单靠体育本身的力量很难克服。因此,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未来道路上,应当着力于课程方案的完善,特别是对课程的理论支持系统和课程的目标体系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