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拥有一定受众群体的日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引进到中国,在引进过程中日剧剧名的翻译也就逐渐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刘宓庆的翻译理论入手,探讨到目前为止引进到中国的日剧在剧名的翻译上呈现了怎样的汉译倾向及其出现该倾向的原因,从而总结出日剧剧名翻译时常见的汉译倾向特征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TVB港剧一般都有中英文两个剧名,这是由香港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文章主要通过对近五年TVB港剧名的分析例证,指出港剧剧名翻译过程中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和另译法。同时,文章也分析总结了一些典型TVB电视剧集英文片名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强调翻译要以翻译目的为首要原则,即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近年来国产古装剧大放异彩,受到了国内乃至国外观众的广泛关注。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下,国产古装剧作为文化商品,亟待扩大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因此,剧名的英译对于古装剧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部分国产古装剧剧名英译作为实例,试图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探讨古装剧剧名翻译常用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仿译、创译和借译。  相似文献   

4.
在中原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豫剧担当了排头兵的角色,其精品剧目多次走出国门。但由于目前豫剧剧名的翻译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这直接影响了豫剧文化的传播范围和效果。同时关于豫剧剧名翻译的研究也是一片空白。豫剧剧名可分为三大类,即人物名、事物和线索名、剧情名。对于以人物命名的豫剧剧名,其英译应以意译等归化策略为主;对于以事物、线索命名的豫剧剧名,其英译应以直译为主;对于以情节命名的豫剧剧名,其英译应以意译为主,“直译+释义”、直译为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美剧ME,MYSELF AND I的汉译剧名为例,运用目的论的三个准则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讨论哪一种汉译版本可以更好地传达原英语剧名所蕴含的意图。通过对照目的论的三个准则对该剧名的一些汉译版本进行逐条分析,笔者发现广泛应用的汉译剧名《在下,鄙人和我》并不能传达原剧名对该电视剧情节的映射。此外,笔者认为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另外一个译本相对来讲,可以帮助目的语观众从剧名的翻译充分地了解电视剧所表达内容的大概方向和脉络。  相似文献   

6.
徐月 《海外英语》2020,(7):150-151
近年来,影视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对于国外影视剧的强势来袭,国产影视剧的海外推广稍显逊色.剧名是影视剧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整部剧的点睛之笔.在交际翻译视角下,以近年来国产影视剧名英译研究和实践为案例,总结剧名英译的特点,分析剧名英译的技巧,以期促进中国影视文化海外推广,缩小文化交流差距,为传播文明之美搭建交流互鉴桥梁.  相似文献   

7.
越剧是中国五大传统戏曲之一,其对外传播需要借助翻译来实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注重从微观层面分析翻译,而戏曲剧本以短对话为主,因此两者适配度较高。本文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从层次转换、范畴转换两个方面分析石逸莉的《梁祝》译本,探寻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戏曲翻译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借此为戏曲和越剧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英美剧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作为剧集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剧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翻译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译者在将源语模因解码成目的语模因的过程中,采用的五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贞 《考试周刊》2011,(76):33-34
戏曲字幕是用于舞台表演时同步播放的译文,它的翻译与用于阅读的戏曲剧本翻译是有区别的。作者结合实践,以越剧《救风尘》字幕翻译为例,探讨了戏曲字幕翻译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翻译学看影视剧名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剧名是影视作品的"第一张名片",成功的译名是票房和收视率的首要条件。前人已从目的论、接受美学、社会符号学等角度探讨过影视剧名翻译,但难免有失偏颇。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把各翻译研究视角囊括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翻译本体生态系统"中,强调译者的主体作用。本文意图运用这一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角度探析影视剧名的翻译策略,并提出剧名翻译的评译标准。  相似文献   

11.
童芳莉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2):43-46,60
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有很多中译本。余光中译本《不可儿戏》,既保存原作幽默俏皮、朗朗上口的对话和精妙之处,也散发出与原作同样的艺术魅力。余光中巧妙地结合了归化与异化,合理地处理了剧名、人名、词语和对话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以利奇和赖恩斯等权威的语义理论和目前最新的语义研究成果为指导,探讨莎翁剧名"仲夏夜之梦"和教科书与报刊杂志的其它一些误译案例及原因,阐明词语的理性意义、附加意义、文体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等六层意义是等效翻译的基础,内涵意义中的对立关系和矛盾关系是等效翻译的难点,指出掌握语义的两大部分意义以及内涵意义的四层关系,不仅对于翻译研究和实践,而且对于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越剧是中华戏曲的瑰宝,嵊州是越剧的故乡,走进我校,扑面而来的是越剧教学那浓郁的氛围:越剧特色室、越剧课问音乐、越剧演出剧照和越剧排练厅的曼舞水袖。自2002年以来,我校培养了邢卓越等8名“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得主。2010年8月,我校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培训基地。越剧教育从“个别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得益于我校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4.
陈聪 《文教资料》2011,(14):82-83
越剧自诞生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一百年以来几经兴衰,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越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本文从促进越剧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越剧的发展和演变、越剧的生存困境、越剧发展的应对策略三个角度进行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拟题法     
据说,著名作家张爱玲曾赞叹《借红灯》的剧名,为“借红灯”这个剧名而感动。她在一篇散文里说:有一出绍兴戏名叫“借红灯”,因为听不懂唱词,内容我始终没弄清楚,可是我酷爱这风韵天然的题目。也许初中学生还体会不到“借红灯”这个剧名有什么“风韵”,不知道它为什么值得“酷爱”,但这至少说明了作品的题目是多么重要。作品的题目好,会先声夺人,让人没看内容就先被打动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越剧艺术的表演和唱腔教学,从运用程式、女演员扮演的角度分析了越剧表演艺术,并对越剧唱腔的起平落教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旨在提高越剧艺术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发展,电视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品,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体,更是作为一种商品存在,越来越国际化。因此,好的电视剧名翻译不仅让电视剧本身锦上添花,还可以直击观众心灵深处,增加收视率。英文电视剧名汉译不是简单的照搬原名的表达形式,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再创作,达到原剧名相等的效果。本文从目的论视角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英文电视剧名的汉译技巧。  相似文献   

18.
越剧是绍兴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流行音乐的喜欢程度大大超过戏曲音乐,对家乡的地方戏持冷漠态度。针对越剧人才的缺乏、市场的萎缩、观众的老化、越剧传承步履艰难的现状,绍兴县开展了"越剧进课堂"的活动,对农村小学"越剧进课堂"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索与思考,从加强教师的培训与教研、编写越剧校本教材、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越剧活动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越剧作为我国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风格优美抒情、细腻委婉。与此同时琵琶作为弹拨乐器的代表,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使得琵琶具备了音域宽广、音色圆润、演奏技巧丰富等特征。因与越剧的音乐风格、表演特色浑然一体,从而在地位上代替了大三弦与斗子,与鼓板、越胡一起成为了越剧的"三大件"。本文以越剧三大件中的琵琶为主体,首先简单介绍了越剧与琵琶的演变历史,然后介绍了琵琶演奏在越剧中发挥的作用,最后分析了越剧中琵琶在音色、音量与音区上的演奏技巧,以期能够帮助观众对琵琶有所了解的同时,帮助琵琶演奏者提高演奏技术,发挥琵琶在越剧音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在语言上可以表现为隐喻思维的不同。而翻译则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移植与交流活动。本文基于隐喻概念与经验的结构化理论发展过程,从隐喻思维在中国传统的女性常用名字、越剧表现的文化范式与唐诗杜甫的《月夜》的意境等三个方面的运用入手,探讨民族文化的可译性与文化移植问题,以及在隐喻思维下的跨文化翻译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