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学习型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热烈开展,其进程中如何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继续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深入分析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治理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已受到全球的关注,与此同时,我国也提出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推进教育健康发展、良性运行。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治理结构及经验,研究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从治理视角下进一步探讨我国教育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从本质上讲,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传统教育治理观向现代教育治理观的转变过程。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是引入社会参与治理机制以突破行政中心主义桎梏;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是激发社会参与治理热情,提升治理的有效性。未来,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矩阵式治理结构,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要构建一种良性的治理文化,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教师真正成为创造性主体,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教育发展的福祉。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洽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深远意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要从怎么治理、为谁治理、如何治理等方角着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统研究生教育治理研究的分析,从政府“战略三角”模型的全新视角探究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治理路径,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实情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矩形”战略模型,即价值—支持—运作—创新。从战略视角解读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治理,发现价值体系与支持体系不健全、运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显不足等主要治理困境。对此,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战略建设过程中价值体系需要因时而进、支持体系旨在因需而实、运作能力做到因事而举、创新能力强调因势而新。  相似文献   

6.
随着法治进程的加快,国家治理体系与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引起全国的关注,其事关国家的法治化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作为我国国家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法治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有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有助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民族团结.文章从基本理论出发,探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相关理论问题的同时,全面分析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些许建议,旨在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法治化建设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决定对于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来说,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民主政治进步、市场经济发展、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应从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培育现代治理主体、更新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等诸多方面入手,系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如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他们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什么重要、如何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怎样提升学校治理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他们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勇于探索,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国家制度文明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建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的"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议题,这就需要学校重新审视自我,从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出发,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不断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12.
人力资本与治理概念的拓展 --从公司治理到企业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对“股东中心主义”的传统治理逻辑提出挑战,界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治理研究的新方向。由于治理问题存在的普遍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二位一体性、两权分离的模糊性以及“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相互性,治理的概念应由公司治理拓展为企业治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实践及研究表明,源头治理是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高等教育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就是一种源头治理。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治理和善治的理论视角作为切入点,详细描述和分析了现阶段中国慈善组织的行动方式和活动领域。文章指出,慈善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有效地支持了政府的工作,促进了社会的公正与和谐,为中国社会的治理和走向善治作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最后,文章在分析全球化所引起的国内和国际变化的基础上,指出了治理和善治的可能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企业治理和企业财务治理的关系,从企业治理历史演进的角度出发,提出企业的市场治理、国家—市场治理以及国家—市场—社会治理演进的一般路径,并揭示了企业财务治理市场论、国家—市场论的演进逻辑和弊端,最后指出企业财务治理未来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在不同的语境下内涵不同,实践理念和路径选择也有很大差异。在统治语境下,国家治理侧重于阶级专政,治理主体是政府机构,治理客体是阶级对立者,执政理念在于对敌对阶级的控制,其路径是阶级动员和阶级斗争。在管理语境下,国家治理侧重于经济建设,治理主体是政府机构,治理的客体是社会资源,执政理念在于资源配置最优化、实现效率最大,其路径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治理语境下,国家治理侧重于社会的全面建设,治理主体不仅是政府机构,还包括非政府组织及个人,治理客体是各种社会关系,执政理念是在国家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之下共同协商、全民参与,其路径是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教育公共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理理论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新进展。治理理论批评了"新公共管理"效率至上的倾向,转向构建以合作和服务为核心的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在治理理论的影响下,西方教育公共治理更为关注教育的公共性,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组织结构扁平化、第三部门蓬勃发展的态势。向"善治"迈进的西方教育公共治理正在不断强化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打造教育公共行政与自主治理良性互动的机制,为达成公共教育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时至今日,协商治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范式被应用到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我国传统乡村社会中农村宗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治理的进程。在认识和了解协商治理和宗族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实现村治过程中协商治理与宗族的有机结合,即充分挖掘宗族协商治理功能的发挥,并阐明二者结合的现实意义,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国有企业治理特征是行政型治理。在产权高度集中于国家的产权制度下,传统国有企业被政府化和行政化。在传统体制下,政府是国有企业的治理主体,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是行政治理关系。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新型治理模式是一种产权契约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变迁70年,大致经历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建立(1949~1977年)、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1978~2011年)以及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为旨归(2012至今)三个阶段。从70年的治理变迁中不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征,主要体现为: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政府政策始终发挥主导作用、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制度框架始终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这些相关治理制度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不断形成、确立、完善和定型,并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根本制度。同时,在这70年中,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在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学术权力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等三个方面都发生了转变。未来,在国家治理视域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应着重考虑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