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蕴藏着一股巨大的隐性教育力量,师生正是在“崇尚美好人性,塑造完美人格.追求幸福人生”的学校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学校科学发展战略的高度,论述了文化力置于学校发展内涵,是文化育人理念体现的育人特色,是育人目标形成的核心力,而学校竞争力的大小则取决于这一核心力的聚积及其强弱程度。认为学校文化战略的创设,重在学校文化形态以“理念载体、环境载体、活动载体、教学载体、制度载体、行为载体”所产生的“力”。而学校文化战略倡导“德育为先”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意识和育人体系,则是理念精神特色价值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学论坛》2014,(7):I0005-I000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办学校办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文化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品位的重要平台.是学校的灵魂。每一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我校坚持“因材施教、文化育人”办学理念,用文化力引领,打造品牌.倾力建设书香校园,着力提升学校软实力。几年来。学校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4.
学校承担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教育人,培养人的光荣使命,“文化育人”的关键是学校自身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也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动态的文化创造活动,因为具有自然性、重复性等特点,存在着硬质化、制度化和口号化的弊端。为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实效,必须重拾学校文化建设的生命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自觉、身份重构,彰显教育中人的创造力,共同形成学校文化力,促进学校文化育人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学校多元文化具有启迪智力、养成道德、发展个性等育人功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强化学校多元文化育人功能的策略主要有:确立"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是强化学校多元文化育人功能的先导;亮化道德教育,是强化学校多元文化育人功能的核心;运行国际化办学模式,是强化学校多元文化育人功能的保障;创设学校多元文化氛围,是强化学校多元文化育人功能的默化。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一个文化组织。学校文化的本质在于用文化精神培育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文化建设重在营造学校育人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营造育人文化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引领,以和谐的育人文化熏陶,以民主宽松的管理文化发展,以创新的教学文化提升。  相似文献   

9.
一、学校文化力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学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明总和。学校文化不等于学校文化力.“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只有它转化为力量时,才能称之为文化力。”也就是说,一所学校即使拥有良好的文化要素,也未必会形成良好的文化力。只有当文化要素通过学校管理者的有效运作后,其“正能量”助力于学校、社会的发展,才能称之为“学校文化力”。  相似文献   

10.
姜晓华 《江苏教育》2014,(11):21-23
<正>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蕴藏着一股巨大的隐性教育力量,师生正是在"崇尚美好人性,塑造完美人格,追求幸福人生"的学校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精神支柱,文化育人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探索文化育人智慧十分必要。高职文化育人智慧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学校教育,用文化管理;品德教育,用文化浸润;智慧课堂,用文化滋养;校园活动,用文化引领;教师发展,用文化引领;安全防线,用文化链接。  相似文献   

12.
【核心聚敛】文化导向力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要素,是由学校文化性质和方向确定的,又反作用于学校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并进而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师生心理特点,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水平、办学特色的反映。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本着"立足现实、传承历史、着眼未来"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一、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和必要物质载体。作为向学生渗透教育影响的"隐性课程",物质文化具有滴水穿石的力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等重大部署。学校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学校文化建设成为了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2011年第2期中刊载金安根、熊丽芳文章,分析了"如何提升学校软实力"这一问题。作者认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先进、完备的硬件设施,但对于承载育人重任的教育事业来说,软实力才是它的灵魂。一、文化力,教育发展的"脊梁"。学校文化力就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打造学校文化力,必须创造性、有效地运作学校文化要素,对学校文化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6.
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育是文化,学校是文化.班级也是文化。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底蕴,一种育人环境,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其效果远远超过简单的说教。理想的班级是唤醒生命潜能的热土.是开发和彰显生命力量的家园,是滋养和提升生命质量的殿堂。班级文化不仅有教育作用、凝聚作用,还有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积极发挥着文化育人的作用。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体系中三类很重要的文化形态,主要体现在器物文化是育人的基础,制度文化是育人的保障,精神文化是育人的动力。大学文化在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大学器物、大学制度以及大学精神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已然成为当前学校建设的主流。针对学校文化育人的作用长期受到忽视,影响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现状,研究学校文化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揭示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文化因素,对提升学校文化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作为一个"育人"的场所,除提供师生学习、活动等功能性作用以外,更要体现出建筑和环境的"育人"功能,我们应将学校文化与历史通过显性方面呈现给师生,挖掘学校文化历史,学校建筑要体现学校文化,让学校的建筑和风格能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校长德育领导力是推进学校德育的关键,德育领导是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提升德育领导力,校长应自觉提升德育认识力、构建德育共同体、增强文化建构力、强化资源整合力、优化德育评价力、加强对学生的诊断力,从而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