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陈新专 《科教文汇》2008,(7):146-146,152
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坚持从包括儒家经典的古代文化中挖掘其优秀成分,儒家学说的崇高价值现、补以科学基础,捉其真理性论断、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中,用其中性范畴、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握其潜含、将其显性化,承其优良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新的民族精神等,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中国文化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多重理解入手,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内在逻辑,最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本质内涵的概括,以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迅速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这对世界文化环境的建设带来深远影响.世界各国社会文化体系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使全球文化环境变得混乱、复杂,身处其中部分意志力与自控力较为薄弱的人将会在外部环境和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下缺失精神理想信念与民族自信,进而开始盲目追求享乐主义,一切皆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及心理情感逐渐扭曲,对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造成重重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人们正确三观意识的重要精神指引,其中国化发展对净化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将结合汪信砚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与创新》一书深层次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为促进中国的社会和谐和健康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教科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形态.其特殊性就在于哲学体系与教学体系的统一和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历史渊源上受到苏联教科书的强烈影响,但是在形成过程中又是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人自己的马哲教科书体系,因此我们的教科书体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的马哲教科书的发展经历了“多-一-多”的阶段,而且与苏联教科书体系渐行渐远.即使是在中国教科书模仿苏联教科书体系的阶段,中国的教科书体系与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关系是形式上相似、内容上相异的貌合神离的关系.因此中国的马哲教科书体系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中国的马哲教科书的历史形成的过程为我们解决当前的教科书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就是要处理好哲学体系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教科书困境,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各级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也是社科理论工作者的看家本领。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实现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进一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思想方法指南。  相似文献   

6.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针对特定的“哲学家们”即青年黑格尔派、在特定的意义上讲的.不能把这句话解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一切哲学家的哲学都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完全不想也不去改变世界,更不能把全部哲学分为“解释世界”的哲学和“改变世界”的哲学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石,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灵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中国的普及,似乎仅限于学术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探讨,未能象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那样在广大的民众中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普及性.普通群众能张口吟出李白、杜甫的唐诗,却未必能张嘴道出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主要观点和关键词汇.本文就是试图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对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做几点尝试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从内涵上,可分为“政治范式”、“经济范式”、“社会范式”三个范式,三个范式的界定仅仅是特定时间条件下的理论概括,并不具有排他性,每个范式不只是指政治或经济某一单方面,而是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价值的、社会认同趋向的上、社会评价标准上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意义上的范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历史与国内现实和国际大背景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用科学哲学的方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时段的内在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逻辑有新的透视。  相似文献   

9.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体 《科教文汇》2008,(31):209-209
推进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作为先导和指向针。“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什么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如何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必须得到回答。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真正的中国化,并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必然趋势。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旗帜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是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田志伟 《未来与发展》2008,29(2):2-6,13
有效运用与重构学术资源,是创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前提.中国经济学百年学术资源的积累,为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当前,走经济学理论创新之路,应首先重构学术资源.重构的基本思路是:应将学术资源用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学术资源的采用上须具备开放的心态,汲取一切有益营养;应明确我们主要依靠什么,我们的优势资源在哪里.创新中国经济学,必须借助和挖掘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两大重要的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角度看,人类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据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就是在全面审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并超越传统文化,创造崭新的民族文化的过程。在吸收近代中国文化运动精华,在相似的哲学文化基础、社会理想、道德思想基础上,在顺应中国历史实践进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从文化视阈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防止文化虚无主义,又要防止文化国粹主义,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当下"儒学救国论"等错误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其鲜明的自然、整体、发展与有机等特性,对现代科学的借镜极为清晰锐利。文章仅从“道”与宇宙的生成演化观、“机”与生成演化的动力观、“熵”与积极有为的科学观以及“和”与科学的开放包容观等四个方面进行挖掘与分析,力图拳证中国哲学的现代科学借镜于一斑。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产业化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晓彤  刘燕池 《软科学》2003,17(5):28-30
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产业化的三个特点。中医药行业正处在从传统生产方式向产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之中,存在诸多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本文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认为中医药产业化是其现代化的标志和驱动器,是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医药领域的方方面面,可能引发一场具有远大经济和文化前景的新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相关中医药企业专利运营情况调研,针对中医药专利运营中存在的专利申请数量不多、不均衡,企业专利运营意识不强,专利运营方式比较单一,权利质押等创新方式比较欠缺,机构人员配置不足等方面的若干问题,提出从宏观层面应加强政策配套、平台建设,从微观上加强运营模式的创新,加强专利预警,提高中医药专利运营工作前瞻性等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志霞  赵丽 《科教文汇》2012,(27):143-144
随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提高在校大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医院校的大学生,基于中医科患者的心理特点,阐述并论证了培养其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指出医患沟通教育是适应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是保障医生自身身心健康的需要,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刘雨 《科教文汇》2020,(9):138-139
导读艺术是我国语文阅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语文导读艺术面临许多困难,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语文导读艺术的有效运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运用翻转课堂中的语文导读艺术,如制作课前视频、引导学生自读,设计阅读任务、提高学生自读效率,课上补充内容、推动探究学习,设计探究问题、引发思维开拓等。  相似文献   

18.
周锦年 《科教文汇》2014,(25):29-30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创新、实效的理念做指导,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的建构要在思想上重视、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在形式上创新。这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理念改革创新的重大突破,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冯樱 《科教文汇》2012,(32):16-16,18
毛泽东思想是我党我军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即毛泽东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文章初步探讨了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思想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精髓,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关系,将传统文化实践应用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相结合,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能够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建设,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教学体系中培养优秀的学前教师队伍,并与幼儿园的需求相结合,从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