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β3整合素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enebank,设计β3膜外区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β3片段,然后克隆入RRS酵母双杂交载体——pYesM△playA中,构成猎物.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表明载体构建正确,β3整合素测序正确.表明成功扩增出人β3整合素基因胞外区,构建获得郎β3-pYesM△playA酵母表达载体.用乙酸锂法,将重组子转染至酵母温度敏感株cdc25—2,检测其对RRS系统的激活作用.自激活试验为阴性表明郎整合素不能自激活cdc25—2在36℃生长,表明该载体可用于酵母双杂交检测β3整合素与汉坦病毒受体结合蛋白(VAP)间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β3整合素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β-葡聚糖刚果红营养平板法(GCN平板法),从土壤中筛选产β-葡聚糖酶的丝状真菌。温度、初始pH、平板的厚度都会影响产β-葡聚糖酶的霉菌分解底物所形成水解圈的大小及透明度。选用筛选的黑曲霉做摇瓶实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大麦粉2g,麸皮2g,(NH4)2SO40.2g,豆饼粉1g;最佳培养条件是:温度为30℃,初始pH5.0,装样量50m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凤仙花干燥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法分离凤仙透骨草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凤仙透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4种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2-甲氧基-1,4-萘醌(2-methoxy-1,4-naphthoquinone,2),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3),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side,4)。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苦瓜酒中皂苷的含量。方法:以人参皂苷和β-谷甾醇为对照品,香草醛一高氯酸分光度法测定皂苷含量。结果:人参皂苷在0.030-0.240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2.5%(n=6),样品含量在0.1511-0.5630rag;β-谷甾醇在0.015-0.116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2.6%(n=6),样品含量在0.0656-0.2479mg。结论:β-谷甾醇和人参皂苷均可作为测定苦瓜皂苷含量的对照品,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苦瓜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Cu(OAc)2·H2O和草酸、1,4-双(咪唑基-1-甲基)苯(bix)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u^I(bix)1.5(CH3COO)]n·(0.5nbix)·(5nH2O),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α=12.1092(19),6=12.5078(19),c=13.021(4)A,α=104.213(3),β=97.859(4),7117.917(2),V=1614.8(6)A3,Z=2,Dc=1.397g/cm^3,μ=0.734mm^-1,F(000)=704,R1=0.0655,wR2=0.1859.  相似文献   

6.
以猪血为材料,以超氧化歧化酶(简称SOD,EC1.15.1.1)为研究对象,经有机溶剂沉淀法得SOD酶液,测定SOD酶中铜锌含量比例.研究Hg^2+、Pb^2+、Cd^2+等不同重金属离子对SOD活力与构象影响,结果表明:猪血SOD酶中含有等量的铜与锌.Hg^2+、Cd^2+对酶活力均表现为低浓度激活高浓度抑制作用.而Pb^2+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表现激活作用,荧光光谱显示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均引起酶构象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大豆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烟草及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了大豆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lu,并通过直接转化方法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A.tumefaciens)LBA4404受体菌中,构建了用于植物遗传转化的工程菌株LBA4404(pBI121-glu),并以烟草为转化对象进行了遗传转儿,获得了大量再生的转基因烟草.PCR,PCR-Southem以及Southem杂交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苗期抗立枯病实验表明,部分转化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工程烟草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表明出不同程度的抗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茶树β-1,3-葡聚糖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次从茶树中克隆出-β1,3-葡聚糖酶基因cDNA1369bp连续序列。根据已发表的植物中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茶树中扩增出366bp的cDNA片段。根据此片段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3'RACE获得-β1,3-葡聚糖酶cDNA 3'端1252bp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 3'端核苷酸序列及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β1,3-葡聚糖酶基因家族的cDNA相应序列同源性为50%-90%,经序列拼接,本研究从茶树中克隆出-β1,3-葡聚糖酶基因cDNA3'端1369bp的连续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F399920。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战骨茎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将战骨茎质量分数为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对石油醚部分进行成分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战骨茎的石油醚部分共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Ⅰ)、卢一谷甾醇(Ⅱ)、熊果酸(Ⅲ)、β-胡萝卜甙(Ⅳ).其中化舍物Ⅲ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SPME/GC—MS法分析柠檬草挥发气体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GC—MS技术分析了柠檬草的挥发气体成分。结果表明:柠檬草中共鉴定出25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以碳氢化合物和醛类物为主,包括β-月桂稀(34.34%)、石竹烯(0.493%)、莰烯(0.646%)、D-柠檬烯(0.126%)、1R-α-蒎烯(0.73%)、柠檬醛(26.5%)、3,7二甲基-2,6-辛二稀醛(26.63%)等。经过精制的柠檬草精油含有酮和烃类化合物,主要有:2-十一酮(0.606%)、2-甲基-5-(1-甲基乙基)环己酮(1.83%)、(1S)-6,6-二甲基-二乙基二环-[3,1,1]-庚烷,(0.34%)、1,4-双亚甲基-环已烷,(0.176%),3-丙基-环已基(0.1667%)。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茶皂素和吡虫啉对苜蓿蚜的室内联合作用,结果表明,当吡虫啉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00:5—100:30混用时,茶皂素对吡虫啉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其中质量比为100:10时增效作膈最显显著,其联合作用类型表现为增效作用或相加作用,无拮抗作用。该试验结果在生产实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甲醛为Ⅰ类致癌物,在土壤环境中稳定,并能通过迁移扩大污染.工业企业区土壤中吸附的甲醛含量可高达180-720mg/kg干土.本研究针对部分工业企业区土壤中甲醛含量高的现状,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甲醛污染物进行去除.实验探讨了茶皂素的浓度、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茶皂素浓度为5.0g/L,反应温度为60℃,pH为4.00,反应时间12h下,甲醛去除率为99.17%.说明茶皂素对土壤中的甲醛有很好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使竹原佛针织物在漂白工艺中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环保”,探讨了竹原,棉针织物用过碳酸钠与卜公茶皂素漂白的漂白原理,选取竹原/棉针织物的白度、毛细管效应和强力为研究对象,以过碳酸钠与卜公茶皂素为漂白剂,通过浸渍工艺分别对其进行漂白,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结果表明:卜公茶皂素对竹原/棉针织物的漂白效果优于过碳酸钠,卜公茶皂素漂白工艺温和,符合国际上倡导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政策,可实现人类社会的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4.
运用响应曲面优化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的茶粕中提取茶皂素工艺,建立以75%乙醇为提取剂的料液pH值、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和超声波功率等因素与茶皂素提取率间数学模型,据此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pH值8.0、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4h、液固比8:1和超声波功率80W,此时实际茶皂素提取率8.041%(n=5),与模型预测接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均匀设计优化重楼皂苷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均匀设计实验,对重楼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以重楼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选用U8(8^5)为均匀设计实验方案,考察了加热回流时间、提取液乙醇浓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重楼总皂苷提取的影响.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粗皂苷进行吸附、除杂和洗脱,收集洗脱液,并用HPLC对洗脱液进行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2g滇重楼粗粉(40目)用40%的乙醇浸泡30小时后,加热回流20min,抽滤,药渣再重复加热回流7次,合并滤液,减压蒸馏,得粗皂苷浓缩液.  相似文献   

16.
萘乙酸(NAA)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调节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以甘草种子为材料,利用0.01 mg·L-1、0.1 mg·L-1和1 mg·L-1三种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种分别处理不同时间.结果表明:萘乙酸对甘草种子活力起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萘乙酸的摄入能使甘草种子的活力有明显提高.不同萘乙酸溶液处理下的甘草种子活力差异比较大,0.01 mg·L-1萘乙酸溶液处理下的种子活力比0.1 mg·L-1和1 mg·L-1的高;从处理时间方面,处理36 h后的种子活力最高,且差异比较明显;并且在所有实验组中,以0.01 mg·L-1萘乙酸溶液处理36 h的甘草种子活力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初,随着大量的茶、咖啡和糖被荷兰、英国进口和分销到西欧市场,欧洲全球大众消费便拉开序幕。在整个18世纪,茶和咖啡的价格迅速下跌使平民能够消费这些商品。因此,18世纪下半叶,茶、咖啡和可可成为欧洲人,尤其是市民的普通饮品。当时有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当18世纪末曼彻斯特的一名工人在享用"跨越大陆的一杯茶"的时候,他从中获得四大洲的能量。这杯茶包括中国或锡兰的茶、荷兰或英格兰的代尔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隶生产的南美糖。糖的热量和茶、咖啡的咖啡因能够为从事高强度劳动的工人提供所需能量和兴奋剂,它们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18世纪末欧洲工业革命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让其暴露在含0,5,15,45,135μg/L辛基酚(OP)的养殖水体中,暴露24,48,72,96,120 h后取样,分析测定凡纳滨对虾壳膜与内脏 NAGase 比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水体 OP 对对虾壳膜 NAGase比活力基本起激活作用.暴露72 h内,壳膜 NAGase比活力无显著性变化;暴露96 h时,5,15,135μg/L OP均对虾壳膜 NAGase 比活力起极显著激活作用(P<0.01),45μg/L OP 对虾壳膜 NAGase比活力起显著激活(P<0.05);暴露120 h时,15,135μg/L OP 对虾壳膜 NAGase 比活力仍表现为显著性激活作用(P<0.05),但5,45μg/L OP 对壳膜 NAGase 的比活力影响无显著性.而水体 OP 对虾内脏 NAGase比活力基本起抑制作用.在15μg/L OP体系下暴露24 h,内脏NAGase极显著下降(P<0.01),其他 OP浓度下无显著性变化;不同浓度下暴露48 h,对虾内脏 NAGase比活力均出现极显著下降(P<0.01);5μg/L OP体系下暴露72 h,对虾内脏 NAGase比活力无显著性下降,其他 OP 浓度下的对虾内脏 NAGase 比活力均出现极显著下降(P<0.01);15,135μg/L OP 体系下暴露96 h,内脏 NAGase 比活力也分别出现极显著(P<0.01)及显著性(P<0.05)下降.可见,OP暴露对对虾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滇重楼的根茎为实验材料,重楼甾体总皂甙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运用L16(45)正交试验,考察了皂甙浸出过程中的浸泡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剂量、粗粉质量与浸泡用乙醇体积之比等四个因素在四个水平下的工艺过程,筛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粗粉(40目)用30%的乙醇溶液浸泡36h后,超声30min,粗粉质量与(浸泡)乙醇的体积比1:15为最佳提取条件,重楼甾体总皂甙的提取率为9.50%。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固液比等因素对庐山云雾中茶多糖产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庐山云雾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75℃,提取时间2 h、固液比1∶35,庐山云雾茶多糖产率为4.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