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指标的相关性、各项指标与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及各项指标在各因素中所占的权重,建立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的评价模型及竞技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客观、量化地评价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调控运动训练,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系统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积极探索“体教融合”实践路径。方法:采用扎根理论,选择斯特劳斯编码程序,借助“Nvivo12.0Plus”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搭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框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借助SPSS24.0和AMOS24.0软件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构建运动能力评价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提取434个运动能力评价自由节点,抽绎33个子节点,归纳7个核心节点,彼此间相互关联和作用形成运动能力评价结构框架;指标优化得到30个观测指标,且通过项目分析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剔除3个观测指标,变异累积率趋于稳定,达63.411%;运动能力评价模型拟合指数(GFI=0.908,AGFI=0.890,CFI=0.894,RMSEA=0.056);项目信度大于0.25,组成信度大于0.65,收敛效度大于0.36;相关性权重法求得运动能力指标权重。结论:青少年运动能力评价模型适配度高,模型拟合理想,包括健康知识、技能掌握、运动认知、心理品质、体育品德、战术运用、体能状况7个维度,27个观测指标;技能掌握、运动认知和健康知识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最大,其...  相似文献   

3.
运用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明确以学生的基础能力、“木桶理论”、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一般与专项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基础运动素质、专项运动素质构建了由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1分钟跳绳运动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各指标权重,运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1分钟跳绳运动素质的单项评分和综合评价标准,以期为小学生1分钟跳绳成绩的提高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模型,为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个性化诊断及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体操运动中心16名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进行3次跨度6个月以上的初选指标测试。基于因子分析建立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为自变量,运动员成绩为因变量,构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开发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系统。结果: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指标体系由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和心理素质4个维度构成,包括腿长、腿长/身高比、纵跳高度、原地立臂角度、60 s悬垂举腿、立卧撑、网上腾空高度、空跳高度/原地纵跳高度比、着网瞬间立臂角度、30次空跳高度下降率、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共12个指标。所构建的Elma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由12个输入节点、9个隐含层节点和1个输出层节点组成,模型预测精度在95.87%~99.37%,平均预测精度高达97.66%。结论: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评价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在训练中,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竞技能力结构进行评价,动态获知竞技能力结构改变对总体运动成绩的影响作用。该研究对于蹦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综合评价和针对性训练可提供科学性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经过专家评定和统计优化,得到了由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江苏省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权重。采用百分位数法,制定了单项指标(三级指标)的评分标准、一级指标与综合等级评价标准,完成了江苏省社区体育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为科学评价社区体育发展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效果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与分析,其目的是试图构建出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内容评估的一般体系;研究结果:1)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内容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以及62个三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涵盖:身体控制能力、操化技术能力、难度技术能力、过渡衔接技术能力以及表现风格5个方面;2)建立综合评估模型,得到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效果的综合评价数值,以便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找出优劣势,从而为教练员的训练决策以及更好地把握运动员不同竞技能力的发展情况提供一个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7.
体育赛事综合影响事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国内体育赛事管理理论与实务领域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体育赛事综合影响事前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经济影响等3个一级指标、对赛事相关产业的拉动等13个二级指标和外来游客消费额等29个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评价法得出所有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显示:3项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基本相似,其中社会影响的权重系数最高,经济影响次之,环境影响最低.  相似文献   

8.
发展竞技速度滑冰是中国体育强国战略之需,也是北京冬奥实力展现之愿。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项目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对象,在分析国内外速滑竞争力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设计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认证。结果显示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包含三个表现要素和十二个形成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识别体系和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的诊断体系组成;现阶段我国速滑竞争力已在逐步优化,但尚未形成与他国抗衡的稳定力量,科技攻关、体制建设及后备人才储备方面建设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858-862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观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3个一级指标,场馆设施、赛事质量、服务水平、赛事氛围营造、交通及配套设施、赛事组织6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各层次具体指标的权重。研究发现,事理因素是影响CUBA赛事满意度最为重要的一级指标;而赛事质量是二级指标中对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在三级指标中,明星阵容、运动员竞技表现和赛事激烈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重点从这些方面入手,能够有效提升CUBA赛事观众满意度,以进一步提升CUBA的办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年报>中的竞技体育统计指标为研究对象,对原有竞技体育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创新,完善以<体育事业年报>为核心的竞技体育统计指标体系,满足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过调整、完善的竞技体育统计指标体系由体育人才、业余训练、运动成绩和竞赛计划4个一级指标组成.体育人才指标包括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3个二级分类指标;业余训练指标包括项目在训人数分布情况和各省业训情况2个二级分类指标;运动成绩指标包括世界比赛、亚洲比赛、全国比赛和省级比赛4个二级分类指标;竞赛计划指标包括竞赛计划执行情况和未执行竞赛计划情况2个二级分类指标.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在梳理相关概念后界定世界赛事名城的定义和特征,提出了世界赛事名城“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发展模式。结合成都体育发展规划和城市特色优势,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的世界赛事名城评价指标和权重系数。一级指标权重排序:竞技体育、赛事保障、特色体育发展、体育传媒、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研究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主要来自于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另外,家长运动安全知识、技能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根据各因素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风险出现频率,初步确定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内容,并把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校运动安全因素、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学生运动安全因素和家长运动安全因素4个指标;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42个。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构建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以健康促进相关理论和"条件(投入)-结果(产出)"模型为基础,运用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建立了由运动健康资源、运动健康保障、运动健康素养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以及3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运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全民健身和体育城市的评价标准,以我国26个省份相关政策文件重点数据为依据,构建运动健康城市评价标准,并以苏州市建设运动健康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运动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世界冲浪锦标赛的竞技格局和发展特征,旨在为我国发展冲浪运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各洲整体竞技格局表现为美洲和大洋洲实力最强,亚洲、欧洲次之,非洲处于落后地位;(2)各国整体竞技格局表现为:秘、美、法、澳等组成的第一集团竞争异常激烈,阿、日、葡等国具备夺金实力,中、德、俄等国上升势头强劲,其他国家亟待发展;(3)总体呈现出的特征为:国际赛事项目设置趋于稳定,参赛国家(地区)和人数渐增,奖牌分布日趋分散。建议:加强国际间赛事交流合作,丰富赛事体系,增加洲际间优秀人才、资源的流通,积极推动冲浪运动的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抗项目竞技能力层次要素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竞技能力结构体系,遴选7个运动形态复杂的对抗项目作为代表项目.分别通过专项内部和专项之间竞技能力系统要素影响权重的多元比较,探讨对抗项目专项运动竞技能力层次要素的异同特征.发现各个专项竞技能力要素的权重影响程度均为不同;专项运动特征显著反映的主要要素是二级要素中的身体形态、运动机能和运动技术要素;专项运动特征全面反映的主要要素是四级要素中各个竞技能力要素的具体表现.研究认为这种差异既反映竞技能力非衡发展的普遍现象,同时反映不同竞技能力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主成分提取和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举重、体操、羽毛球等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判断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部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是由竞技体育制度等4个一级指标,高效的体育竞争情报采集传递系统等8个二级指标组成。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蕴含在各运动项目核心竞争力之中,由各运动项目的单项核心竞争力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400 m优秀运动员的体能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我国400 m优秀运动员的体能评价体系。结论表明:1)400 m优秀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包括形态指标(身高、下肢长指数)、机能指标(血睾酮)和素质指标(行进间100 m、200 m、300 m)等6项指标;2)在一级评价指标中,运动素质指标权重较大为0.57(其中200 m权重最大为0.35);下肢长指数所占权重最小为0.07;3)制定了我国400 m优秀运动员体能评价单项评分和综合评价标准;4)在体能评价体系中,不同性别之间的单项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价等级标准均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林伟 《体育科技》2011,32(3):41-43,69
影响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有七个方面:优势项目不突出、缺乏集团优势;男女运动员成绩的不均衡现象;我国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不完善;后备人才贡献不足;宝贵训练经验缺乏科学验证和交流;教练员队伍建设现状不佳以及对竞技体育理解的偏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特尔斐法,构建了包含学习效果、运动参与、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6个1级指标、19个2级指标的残疾、体弱大学生的体育保健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实践表明:构建的残疾体弱大学生体育保健课评价体系,淡化了技能评分,强调学生的运动参与态度和成绩进步幅度,较原有诸多评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在SWOT总体框架下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一些研究方法,去构建研究高校潜水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并确立其因素的权重。结果表明从SWOT分析方面去构建一级四个指标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二级指标18个因素的体系是能够分析出哪个因素的权重更大,能给予一定的定量分析支持。其中一级指标的优势S是四个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能给予决断层学术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