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竞争和合作作为组织生活的两个方面,会影响组织成员间的知识共享.研究了竞争性、合作性薪酬结构对组织成员间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探讨了组织成员的个体特性对薪酬结构和组织成员之间知识共享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命题和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演化博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长利  周剑  兰鹰 《情报杂志》2012,(3):138-144
为了研究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在分析成员企业不同选择策略收益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变途径进行了探讨。根据成员企业收益的不同,博弈共有四种情形,而最终的知识共享稳定策略只有两种。研究发现:降低共享成本与风险、提升知识吸收能力与合作效应、加大知识投入量以及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促进供应链成员企业知识共享,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对知识型领导影响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领导成员交换以及团队成员交换在知识型领导与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中介效应,并验证了组织公平感知分别在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的调节效应以及对于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回归分析方法对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472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与团队成员交换分别在知识型领导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交换关系质量越高,越能促进团队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组织公平感知不仅正向调节了团队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正向调节了团队成员交换在知识型领导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战略信息共享与渠道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渠道成员问的战略信息共享如何通过影响合作行为进而影响渠道绩效,并探讨了契约和信任这两种治理机制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渠道成员问的战略信息共享会增强渠道成员间的联合行动和专项投资这两种合作行为,而渠道成员问的合作行为则会提升渠道绩效.同时,契约和信任会强化上述正向关系.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现有研究成果,并对企业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我国大学知识共享行为处于何种水平、受何种机制影响,本研究提出了大学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概念模型,探究大学科研团队内知识共享的知识治理机制,并结合中国情境分析了知识治理如何通过主人翁精神的中介作用及学科归属感和科研网络的调节作用来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基于409份对中国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共享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表明:正式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知识共享均有显著影响;中国特色的主人翁精神对正式知识治理与知识共享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对非正式知识治理与知识共享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学科归属感能调节非正式知识治理和知识共享的关系,而科研网络则能调节正式知识治理与知识共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信任、团队互动与知识共享行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信任、团队互动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研究模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研发团队为调研对象,通过对162名团队成员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信任和团队互动对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信任对团队互动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结果还发现,团队互动在信任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霞 《软科学》2012,26(6):83-87,91
在界定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及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概念模型,以国内25所重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与修正。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资源充足度、认知冲突、信任、变革型领导、成员异质性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正影响;情感冲突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负影响;信息获取、信息分布过程对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团队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具有正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团队绩效的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知识共享是虚拟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构建团队承诺、信任、自我效能、结果预期、态度和知识共享行为关系模型,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参与虚拟科研项目的人员为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承诺、信任、自我效能、结果预期、态度对虚拟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和自我效能对知识共享态度有正向影响,即信任和自我效能间接影响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大量复杂项目的涌现,寻求外部互补性知识资源开展跨组织项目合作已成为组织完成项目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跨组织项目合作中知识共享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问题,构建博弈模型并求解演化稳定策略,借助仿真软件分析相关因素如何影响博弈结果。研究表明:博弈双方知识储量、知识共享程度、互补知识占比、知识吸收再创造能力、共享协同增效价值、激励系数和违约费用与知识共享行为呈正相关关系;知识共享费用、投机收益价值、知识泄露风险系数与知识共享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合理范围内的协同增效价值分配系数会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市文化产业421个有效样本调研数据,运用Triandis模型探讨文化产业实践社区的支持要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动机、便利条件和安全因素对文化产业实践社区知识共享有显著影响,其中知识共享动机是实践社区成员预期结果、情绪感受和环境因素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中介变量;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共享行为,需要注意不同激励领域的合作,建立适当的组合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1.
We present and empirically validate a Coopetitive Model of Knowledge Sharing that helps understand the forces underlying High-Quality Knowledge Sharing in multiparty software development teams. More specifically, we integrate the Coopetitive Model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to explain the forces behind High-Quality Knowledge Sharing in cross-functional software development tea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115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rs, we explore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simultaneous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behaviors drive High-Quality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cross-functional team members. We also show how multiple interdependencies that are simultaneously set in motion engender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behaviors.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study that encompasses both the antecedents of simultaneous cooperative and behaviors and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fluence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 The model adds to the emerging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pertaining to the study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system development teams.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了基于投资溢出的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研发联盟成员在平均分配和比例分配方式下的研发投资策略,分析了利益分配方式和投资溢出对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找出了不同外部场环境下的最优利益分配方式,以此降低联盟成员道德风险,提高其研发投入.研究表明,市场收益较高时,供应链应采用平均分配这种简单易行的分配方式,以促进合作研发成功;联盟成员间应加强信息沟通,增强投资溢出,激励合作伙伴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合作研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高中华  赵晨  吴春波 《科研管理》2019,40(9):159-169
基于440份配对调查数据,揭示交互过程视角下知识分享报酬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 当知识型团队成员作为知识需求者时,知识寻求顾虑对知识寻求行为有阻碍影响,但对知识创造行为有促进影响,而作为知识拥有者时,知识给予顾虑对知识给予行为和知识创造行为均有阻碍影响;(2) 内在和外在报酬不仅对知识寻求和给予行为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且对知识寻求顾虑与知识寻求行为、知识给予顾虑与知识给予行为之间负向关系起到减弱型调节作用;(3) 除直接作用外,内在和外在报酬分别对两种主观顾虑与知识创造行为之间关系起到方向不同的调节作用,即内在报酬起到增强型调节作用,外在报酬起到减弱型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风险的并行研发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孟卫东  黄波  李宇雨 《软科学》2008,22(6):88-92
研究了存在技术风险时,平均分配和按投入比例分配方式下并行研发联盟成员的投资策略,并分析了技术风险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市场收益较高时,技术风险和市场收益均能提高并行研发联盟成员的期望投入,因此并行合作研发适合于市场收益和技术风险均较大的新品研发;按投入比例分配比平均分配获得的联盟成员期望投入多,所以并行研发联盟应尽可能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促进合作研发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The new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sharing stage represents the start of the organization's overall 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contributing to the critical foundation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es’ knowledge acquisition sources and the patterns of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s. We us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test a sample of R&D professionals from high-tech companies in Taiwan. Data analysis suggests that most employees prefer to acquire knowledge from, and share knowledge with, their team members. This implies that greater familiarity between team members and strengthene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foster productivity. Furthermore, employee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in order to acquire new knowledge. Knowledge acquired via these channels will facilitate the sharing of R&D knowledg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6.
企业高管团队建立合理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组织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高管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关设计思路,建立合理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补偿策略,调整团队成员利益,使团队成员能预期到知识共享的正面效应,实现企业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共享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游静 《科研管理》2016,37(1):92-100
已有研究对创新主体的损失厌恶行为关注较少,且以金钱衡量创新的收益和投入对协同知识创新具有不适用性。损失厌恶如何对创新努力程度产生影响,协同环境将弱化还是强化损失厌恶情绪,成为应对损失厌恶首先需回答的问题。从知识积累角度刻画创新收益,将损失从金钱扩大到广义资源投入范畴,建立损失厌恶影响下的知识积累模型,对比分析协同创新与独立创新损失厌恶的变化。研究得到,随着损失厌恶程度提高创新努力程度降低,知识创新效率高的创新主体损失厌恶程度高、更加不愿意付出,并且协同环境相对独立创新强化损失厌恶情绪,从而降低主体努力程度。降低损失厌恶的负面影响需提高创新主体对资源投入的分摊比例。以算例和案例对模型结论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有助于从行为视角阐释协同知识创新环境中的"协作消退"现象。  相似文献   

18.
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科岩  龙君伟 《科研管理》2009,30(5):155-161
摘要: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我国高科技组织中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机制。通过对来自4个城市的36家高科技组织的248名团队成员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绩效和团队成员工作满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团队共享心智模式通过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分享行为对团队绩效产生影响,即知识分享行为在团队共享心智模式与团队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密切性与项目团队隐性知识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性知识由于其难以言传、与所有者不可分离的特性决定这种知识共享和转移的困难.而项目团队作为知识工作者合作、交流的场所为隐性知识共享和创新提供了契机.提出密切性概念,认为密切性对项目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有重要意义,在密切性基础上建立项目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整体框架,并对这一框架的三个层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对团队内成员间的知识分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团队成员间的共享心智模式能够引导成员在所需的情境中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而这种影响效果会受到成员性格特征的调节影响。因此在团队运作过程中,团队领导者若能通过详细的任务说明以及增进成员的互动等方式,让不同性格的团队成员具有相匹配的心智模式,将有助于团队知识分享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