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4 1"教学法(即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法、临场实习无线遥控教学法、理论学习CAI立体教学法、考核微格控制教学法与自主训练有机结合的方法)对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裁判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实验性研究,以提高篮球裁判教学效果,改进篮球裁判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学生的裁判技能.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我国教学理论中的教学方法模式和在前苏联普通教育领域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思维引导式"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篮球特点,设计了"操作思维引导式"教学法练习卡片,并在篮球战术教学中实际运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实验表明,它符合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特点,能促使学生较快掌握篮球战术配合技能,加快战术意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供篮球教学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篮球运动特点,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为篮球教学设计了“完整教学法“的教学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与篮球的亲和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自信心,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图解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战术配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传统的篮球战术教学法中存在的不足分析,结合篮球运动特点,运用"图解教学法"在篮球战术配合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教法符合篮球战术配合教学特点,对提高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组织指导、参与、合作意识、创新能力、战术运用能力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等学习意识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篮球教学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根据篮球基本技术的特点,采用“2.5 5min”模拟训练法进行篮球教学实验。实验证明:“2.5 5min”模拟训练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能够提高篮球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篮球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根据学生和篮球项目的特点,运用组合法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实践能力和自信心,增强了团队精神,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技术水平提高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高校篮球教学"意识训练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篮球教学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根据篮球基本技术的特点,采用“意识训练法”进行篮球教学实验,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排球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运用对照实验法对"实习教学法"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体育课准备活动部分应用"实习教学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它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提高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善交往,合作自制等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今后的教育实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微格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于各种技能培训中。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中,教师采用微格教学法进行动作技能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充分地运用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建立一个完整的篮球技能动作表象;学员从中提高了对篮球技能动作的分析、观察、判断和概括能力。实践证明,微格教学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提高篮球选项课的教学质量,针对篮球选项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改变了原有"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基本状况、制定教学内容、课堂管理和考核等几个方面采用了体育分层教学法,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堂上的纪律好转了,篮球技术能力增强了,同时为学生终身体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明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文化"一词的运用和阐释越来越广泛和自觉,对"文化"一词所做的界定和描述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真可谓汗牛充栋,众说纷纭。通过对文化一词的"化"的梳理和归纳,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变化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2.
高静 《职大学报》2009,(3):36-38,63
相对于20世纪而言,21世纪初的女性写作不再是自己心灵呓语和世俗喧嚣的言说,而是有了一种很自觉的审美意识的支撑,带上了一定的时代感.在文学的书写中,女作家们抖落着满身的小资情调,以女性独立的生存方式和心理状态彰显着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野草》富含鲁迅全部的智慧和生命的热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之后的心灵抉择。鲁迅在和封建旧垒奋力抗争之后为自己在历史舞台上选定了“历史中间物”这一“影”的角色 ,《野草》记叙了鲁迅在“夜”的绝望和“梦”的希望之中的彷徨和奋进。于绝望中抗争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就是鲁迅得以不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张秀芳 《职大学报》2006,(1):114-116
本文通过探讨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及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对社会文化主义心理学对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足球职业联赛中存在的“假、赌、黑”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假、赌、黑”现象是我国足球管理体制冲突的结果,是中西方足球文化对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社会转型过程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回报率过高形成的利益驱动,是立法与执法方面缺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有夏"的"有"     
"有"的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很特殊,即用在朝代、诸侯国、少数民族及一些姓氏名词前,如有周、有狄、有熊氏.有人认为它是词头,有人认为当训为"国",甚至有人认为是动词.如果从其语音、语义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探讨,其用法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各省布政使有廉有贪。康雍乾时统治者曾极力扬廉惩贪,其惩贪之法为:健全法制,严格挑选,加强监察,严惩贪污。清中叶以后,贪墨之风愈演愈烈,其原因,一是官官相卫,沆瀣一气;二是人君不俭,执法不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9.
《狼图腾》这部影片对导演的要求异于平常,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狼"这个重要角色的影视表现,狼的精神的体现,狼与自然的融合,狼的图腾意义等都是影片表现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影片视听语言及"狼"的表现段落的分析,来进一步阐述这部影片对"狼"的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李建光 《职大学报》2010,(1):107-109
《淮南子》认为"圣人"是"衰德世"的产物,"圣人"尚不是"真人",但经过修炼终可以成为"真人"。"圣人"是体道者,同时,也是治世者。"圣人"治世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无为"而治,通过"圣人"的治理,社会能返回到"至德世",在"至德世"中,有利于体道修真者成为"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