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薇 《亚太教育》2021,(2):110-111
器乐是学习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实际教学中,让器乐进课堂,能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同时,器乐教学能使学生反应变得更加灵敏,让学生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得到开发。作者首先针对本校葫芦丝教学情况展开了分析,再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技能学习、内容拓展、平台搭建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将葫芦丝引入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和”之谐、情之“悦”、理之“美”。引入葫芦丝教学能给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完善学生的音乐学习结构。但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葫芦丝容易出现气息的控制、乐谱的解读、吹奏的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葫芦丝教学,培养学生的“手感”“乐感”和“通感”,助推学生葫芦丝吹奏艺术不断进阶,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当今器乐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课题。器乐教学可丰富、充实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走进发挥才能的天地和尽情表现的舞台。葫芦丝结构简单、容易演奏、携带方便、音色优美,因此我们在器乐中选择葫芦丝,以充分发挥葫芦丝的作用,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葫芦丝教学中构建快乐高效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4.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把葫芦丝引入课堂教学,在初中三个学年中,经历兴趣培养、熟练、提高三个教学实验阶段。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各项音乐素质发展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班。器乐进课堂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课程教学。而在音乐教学中,还包含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音乐,葫芦丝音乐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葫芦丝音乐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深受教师的青睐。然而当前农村音乐教学中没有对葫芦丝音乐有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本文以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为例,浅谈葫芦丝音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音乐课堂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听觉审美能力,在其中应用葫芦丝类小乐器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激发课堂活力。本文将结合乐器教学意义,讨论葫芦丝在音乐课堂上起到的丰富文化认知、理解民族精神、培养音乐素养等实践价值,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推进个体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音乐课堂中将丰富多彩的乐器学习与歌唱、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利用器乐丰富音乐课堂教学,怎样在音乐课堂中将丰富多彩的乐器学习与歌唱、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要在器乐教学中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乐器;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准确定位,有效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8.
蔡晓芳 《文教资料》2010,(11):100-101
器乐走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培养音乐才华,促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今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是有机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参与活动、参与实践的过程,通过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达到使学生真正喜爱音乐的目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搭建音乐活动平台,运用多元评价方式,积极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形成、强化、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袁柏芳 《成才之路》2009,(25):72-72
通过三个学年来的教学,我在实践过程和教学理论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现总结为以下几点,以供同行参考。 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初始,我想了很多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经过与校领导协商:我校的铃声用葫芦丝经典名曲为背景音乐;利用音乐课和兴趣小组活动课时间播放葫芦丝的经典名曲。让学生感受到葫芦丝的音乐美;在音乐课堂上介绍葫芦丝的构件和演奏特色,让学生充分认识乐器。引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浅谈器乐教学对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燕  谢玉华 《教师》2013,(36):98-99
音乐教学的宗旨是审美,而器乐教学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自身在课堂中器乐教学的实践,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阐述了器乐教学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可在课内外适当安排简单乐器进入课堂。为此,我校于2000年9月承接了省级实验课题"引竖笛进音乐课堂,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由于教参中没有现成的资料,课本中也没有相应的练习曲,我们本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许多学校把器乐引进课堂,以此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笔者依据在小学葫芦丝教学过程中的亲身实践和探索经验,积累了相对有效的教学措施,旨在改变多数人对葫芦丝教学认识上的偏颇,促进葫芦丝教学方式的革新,从而更好地提升学习者对音乐的审美情趣,促进葫芦丝艺术的发展与推广。一、强化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动力葫芦丝音色柔、飘、甜、润、细腻、饱满……不失质朴。它的音域虽然不广,但是表现出来的曲子非常让人震惊,它是一种  相似文献   

14.
周秋萍 《教育》2015,(7):73
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2009年11月,葫芦丝作为白鹿小学校本教材,走进了音乐课堂。它那亲切、细腻的音色,轻柔、飘逸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目前,本校三至六年级开展了葫芦丝进课堂的教学。以下是笔者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葫芦丝教学的一点认识。葫芦丝教学的第一要点兴趣的培养学习葫芦丝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需要一步一个  相似文献   

15.
陈华 《成才之路》2014,(32):73-73
正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器乐教学可丰富、充实小学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奏能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能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让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协调发展,对学生的智力开发起促进作用。把"竖吹巴乌"作为课堂乐器引入农村音乐课堂,在课堂乐器的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葫芦丝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深受人们的喜爱,也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为丰富中小学生器乐学习的内容,本刊2014年将开设"器乐进课堂"栏目,连载《快乐的葫芦丝[系列,提供给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也期望全国各地的音乐教师在创编器乐教材上有更多创新。  相似文献   

17.
李迪 《辽宁教育》2012,(15):50-51
器乐教学是学生参与实践、创造的重要手段。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学生在演奏中学习和感受音乐,既培养了音乐表现能力,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在新课程的指导下,音乐教师们对器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研究。由此,探讨器乐教学的论文也渐渐增多。纵观这些器乐教学论文,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器乐教学的意义和器乐教学的策略,探讨初中课堂器  相似文献   

18.
小学音乐教学需要需要寻找有效的突破口。葫芦丝具有曲调优美、操作简单的优点,以其为小学音乐教学的突破载体,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湘艺版音乐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到八年级都纳入了器乐学习的内容,竖笛的学习板块最多,由于课堂乐器教学时间有限,加之练习时间少,学生很难学出成绩,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改善此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现状,使器乐教学真正落实于音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朱灵通 《考试周刊》2012,(31):177-178
葫芦丝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乐器,它起源于云南德宏地区。葫芦丝这件乐器以其"音色好听、简单易学、价格便宜、便于携带"四大优点早已风靡全球,掀起一浪又一浪的学习和研究高潮。葫芦丝这件乐器走进音乐课堂教学有着得天独厚、无可取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