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思想家,茅盾最早,也最鲜明地打出了文学"为人生"的大旗。茅盾"为人生"的文学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西欧和俄国等外国文学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因此,具体分析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等对茅盾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茅盾的文艺思想,更好的理解"为人生"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自然主义对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具有重要影响。从大量材料看,茅盾在长达6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然主义的论述及其认识可分为介绍与探索阶段、大力提倡阶段、客观分析阶段和全面否定阶段。从这四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崔杰 《现代语文》2008,(4):50-51
现实主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的文学观念之一,茅盾和老舍是二十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因为各自成长过程和文学历程的不同,二人的文学观的侧重点不同.茅盾侧重于客观现实主义的社会剖析, 老舍倾向于"文化"批判.  相似文献   

4.
茅盾早期现实主义与左拉自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早期现实主义与左拉自然主义张德美左拉自然主义,在我国“五四”时期曾和欧洲现实主义理论一道被广泛介绍。当时人们以为自然主义即现实主义,所以在提倡现实主义时也让自然主义搭车同行。正如茅盾晚年在一封信中所说:“在写《子夜》之前的十年,我曾阅读左拉之作品...  相似文献   

5.
从《小说月报》到《文学》时期,茅盾的文学批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深究其实却并非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取替,而是积极的扬弃。甘苦自知的亲身创作体验使茅盾对批评家和文学家的关系有了新的体认,在时代的感召下,其批评观念逐步从早期的"为人生的艺术观"转变为现实主义文学观,同时他还受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影响。这些因素的融合最终形成和确立了独具特色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6.
茅盾与俄国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文字之交始于五四时期,茅盾积极参与其中.其为人生的文学观念,创作中的指导思想、具体技巧深受俄国现实主义的影响.茅盾与俄国文学的因缘促进了中俄文学的交流,也是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茅盾经典现实主义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资源,应该重新认识其价值和重要意义。特别是他立足现实、关注当下、参与时代思考的文学传统,对于当下的价值重建和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茅盾在创作实践上开创了现实主义经典的四种品格,即时代性的品格、社会性的品格、政治性的品格、史诗性的品格;在理论主张上倡导现实主义又不独尊现实主义,主张创作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写作手法的丰富性,这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正确的。今天的中国尤其需要现实主义文学,需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和勇敢地创造生活,茅盾的现实主义创作实践及理论倡导具有鲜明、突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多个视角比较了茅盾“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内在与外在矛盾,提出:“茅盾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造成了他的创作,他的创作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以至他作为作家的人生的注定的矛盾“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茅盾与自然主义有一个较复杂的关系。一方面茅盾在理论和创作上都受着自然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茅盾本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和创作上的比较,说明茅盾接受自然主义并对之进行了新的改造。同时也阐释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两概念在新文学早期于接受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茅盾的现实主义艺术,有一个成熟、发展、演变的过程。本文就试图对茅盾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演变轨迹作一初步勾勒。我们深知,这一领域有如宽阔而流动的海洋,要对它作出全面的摄象,本文是难以胜任的,故谓之“管窥”。 整个说来,茅盾是位严谨的、具有社会学家和外科医生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家。从艺术渊源上看,他主要吸取了中西方传统现实主义的养份。传统现实主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外部世界进行冷静客观的描绘,因而巴尔扎克才立志要做法国社会的书记。有趣的是,在茅盾小说创作生涯开始之初,他却多少忽视了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写照。他的艺术的触角,几乎全  相似文献   

11.
茅盾是继鲁迅之后出现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创作,着意捕捉和现实联系的事件,用典型形象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二、三十年代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同时,又闪现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他的小说,开创了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12.
茅盾与老舍同为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但二者在文化观上却迥然有别,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在对待新旧文化反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通过对两位作家代表作品的分析,关照其深层文化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在艺术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大作家往往善于“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茅盾的小说创作,从总体上来看,是属于革命现实主义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严格地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写的,在“分析现实描写现实中指示了未来的途径”。但是,茅盾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并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它很注意有选择有分析地吸取其他非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中  相似文献   

14.
茅盾和巴金同属中国新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之列,但茅盾的现实主义和巴金的现实主义显然有着质的不同:无论是从题材的选择,还是从塑造人物的方法,或者从结构形式的运用来看,巴金显示出“热情就是他的风格”①,而茅盾则强烈地显示出“兼具文艺家写创作与科学家写论文的精神”②——即理性的基调.那么造成他们风格不同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5.
茅盾早期在诸多思潮中选择了对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创造性接受,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艺思想,进而积极汲取和借鉴其代表作家的创作技巧和艺术主张用于自身的小说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6.
茅盾一生积极译介、研究外国文学,涉及30多个国家和民族的100多位作家;同时,茅盾又以自己的杰出现实主义文学成就,赢得了国外广大读者。他的著作先后被翻译成近20种外国文字出版,成为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成为世界文库中的瑰丽珍宝。由于茅盾广泛参与国际进步文化活动,加强了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因此他在世界文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与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茅盾的短篇小说在艺术构思和反映人生以及展现时代风貌等方面所显示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情愫。茅盾的小说,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他的小说的侧重点并不是表现自己,而是冷静客观地述说人生。茅盾是追求艺术真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茅盾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为例,阐述了茅盾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所体现出的强烈的现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9.
茅盾的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和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呈现出的是“经验了人生而写作”。中篇《虹》则是由“经验了人生而写”向“分析了人生而写”的转变。《子夜》、《林家铺子》、及“农村三部曲”,是茅盾创作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学发展的丰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作家大都和外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茅盾是和外国文学关系特别密切的大作家之一。茅盾是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评介外国文艺思潮和传播世界文坛信息开始文学活动的,在稍后进行的文学创作中,又深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从特定意义上说,没有外国文学的影响就没有茅盾。在考察茅盾和外国文学的关系时,人们常常注目于他和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作家的联系,却往往忽视这位中国现实主义大师和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泰斗梅特林克之间的不解之缘。本文试就茅盾早期对梅特林克的翻译评介以及梅特林克对茅盾文学思想与创作的影响等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求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