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孤独症患儿的父母罹患心理危机与障碍的可能性高于正常儿童的家长,其中,焦虑是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普遍心理.研究以罗杰斯个人中心治疗理论、认知疗法理论和新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孤独症儿童家长焦虑团体辅导方案,并将活动方案实施于11名孤独症儿童家长组成的团体,共进行8次团体辅导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对降低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期,以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通过对孤独症儿童功能性干预研究进行梳理,探讨丰富多样的功能性干预方法在干预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以及情绪认知障碍中的有效性,以期为孤独症儿童的干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孤独症儿童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泛化困难的问题,实证研究表明,多重范例教学是一种有效提升孤独症儿童泛化能力的教学策略。本文对国外近十年来将多重范例教学应用于孤独症儿童干预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干预对象、实验设计、干预情境、干预目标、干预手段、干预结果与泛化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明晰多重范例教学的研究进展,为我国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开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采用音乐治疗干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的方法,研究了音乐治疗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效果。将具有语言障碍的孤独症儿童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的儿童进行音乐治疗干预,经过三个月的干预治疗后,测试治疗组与对照组儿童的语言能力。结果显示:经过三个月的音乐治疗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5.
情绪行为问题是孤独症个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其在融合环境下学习、生活乃至就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正念干预是一种针对心理及情绪问题的干预方法,在孤独症个体情绪行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且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对国外有关正念干预在孤独症个体情绪行为问题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分析,探究该领域在干预对象、干预方法、干预形式及干预效果方面的特点,能为我国孤独症个体情绪行为问题干预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辅助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运用日益普遍。其中,虚拟现实技术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社交技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通过系统地回顾20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社交技能进行干预的实证研究,从被试特征、实验设计、干预目标、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方法及干预效果6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启示,为高科技辅助技术在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者干预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班就读孤独症儿童语文学习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一例在普通小学三年级就读的孤独症儿童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等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干预9个月,用日常观察法、访谈法、对比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多方面评定.结果:在研究中运用多种干预方法,提高了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结论:运用多种干预方法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8.
关键反应训练是一种基于应用行为分析、具有循证实践支持的孤独症儿童干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2001年至2021年发表在国外核心期刊上有关关键反应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干预效果的14项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分析,检验关键反应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社会互动技能、日常生活技能、问题行为及运动技能等五大领域的干预效果。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关键反应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沟通技能和增强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互动能力;(2)与对照组相比,关键反应训练在提升孤独症儿童日常生活技能、运动技能及减轻问题行为方面并无显著优势;(3)机器人辅助的关键反应训练显示了巨大的干预优势。结合研究结果,文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语言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核心特征之一。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动态评估比传统的静态评估更能发现儿童的发展潜能,同时,孤独症儿童比较易于接受电子设备,所以文章提出基于人机交互游戏的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动态评估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并给予个性化干预。研究选取37名3~7岁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通过孤独症行为核查量表将其分为:非孤独症组、疑似孤独症组和孤独症组。探索以不同中介提示的动态评估范式发现人机交互环境下动态评估的可行性与潜在价值,并揭示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群体的语言发展潜能及差异性。研究发现,相较于静态评估,动态评估中介提示可以帮助教师捕捉儿童的更多潜能信息;非孤独症儿童和疑似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明显高于孤独症儿童;中介提示对于实际语言能力低、学习潜能高的儿童能力提升更为明显。研究认为,人机交互式动态评估对儿童语言潜力的挖掘具有可行性,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干预计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共同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缺陷,在孤独症儿童群体中具有基础性、典型性与普遍性。共同注意与儿童的语言、模仿、游戏及社会互动等能力关系密切,积极地对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进行干预对其生涯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PROQUEST和EBSCO两大数据库,搜索了国外2000-2019年间发表的有关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干预的文献,从研究设计、干预方法及干预结果等方面对相关干预研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后续干预的展开提出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向行为支持法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两种带有刻板和自伤性质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干预,旨在验证该方法对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并对干预的过程进行实践探讨。治疗小组基于前期行为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运用了前提控制、消退、区分强化等行为矫正策略,进行为期约三个月的干预。总的研究过程包括行为功能分析和干预实施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问卷和观察等形式收集数据,最终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认为: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重外部因素也就是从环境因素中寻找其原因;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的策略来分析和处理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是有效的;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应关注其身心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2.
游戏对儿童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孤独症儿童由于游戏技能缺乏,加深了其社交和沟通障碍。本研究采用多基线跨被试设计,使用视频示范对三名孤独症儿童的象征游戏技能进行干预,将被试观看视频示范后的脚本语言、脚本行为以及非脚本语言、非脚本行为的出现数量作为观测指标,探讨视频示范对孤独症儿童象征游戏的干预成效。结果表明,视频示范能够有效促进孤独症儿童象征游戏技能的获得与泛化,但干预效果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在孤独症群体中普遍存在,它会对儿童未来的工作、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生活自理是孤独症儿童今后能否独立自足的预测性因素。国外研究者多采用单被试实验法对干预策略进行验证,发现视频榜样、自我管理及认知行为疗法对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有较好的效果。文章从实验设计和干预方法两方面梳理当前国外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干预研究,总结干预研究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我国对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的重视,为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孤独症严重影响患病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其检出率不断增长,成为目前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分析了2013年以来我国的孤独症研究情况,结果表明,孤独症相关研究数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儿童”“影响因素”“康复”“融合教育”“干预”“睡眠障碍”“共同注意”是研究的热点;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建议今后进一步规范“Autism”中文译名的统一使用,加强孤独症神经生理机制研究以推动孤独症儿童干预康复实践发展,持续促进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5.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回归生活主流,本研究运用综合方法对一名进入幼儿园普通班的孤独症儿童进行了融合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结果证明融合教育在提高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改善其问题行为和情绪情感表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孤独症儿童家庭中健全同胞人数日益增多,成为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成员。同胞介入孤独症儿童的干预对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减轻家长养育负担,提升家庭成员幸福感有深远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应用同胞介入式干预促进孤独症儿童发展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干预对象、干预环境、实验设计、干预目标、同胞介入干预的形式以及干预实施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明晰同胞介入式干预的研究进展,为我国相关实践和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心理理论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研究领域,对社会能力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学者采用不同的心理理论任务证实,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严重缺损.文章重点分析了语言、执行功能、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干预等内外在因素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不断改进现有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对象的年龄和范围,更加注重开展系统的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起病于儿童早期的一种严重的精神疾患,是全面发育障碍的一种。如何对自闭症进行治疗一直是自闭症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基于研究者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实践。提出一些对自闭症儿童实施教育干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孤独症谱系障碍被认为是一种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围绕着孤独症谱系障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假设。大多数理论假设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神经中心主义特点,即所有影响因素最终都被归结为大脑神经功能的障碍或紊乱,孤独症谱系障碍被认为是一种“脑的疾病”。生成论从“意义建构”的视角看待孤独症症状,主张孤独症或者是意义建构方式的扭曲,或者是一种独特的意义建构模式。这既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干预、治疗和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现,学前教育阶段对孤独症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神经元代偿功能在此阶段通过各种有益刺激能够发挥其有效作用。然而,目前针对学前阶段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的适宜性策略研究仍较为少见,融合教育成效整体偏低。因此,为了更有效、持续地推进学前融合教育,基于一所幼儿园内8名不同程度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康复案例,总结了学前阶段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适宜性策略:适宜性环境创设,“幼儿园—家庭—康复机构”同步干预,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这些策略为孤独症儿童顺利进入小学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促进孤独症儿童的优势发展,提升他们的弱势能力,减少行为差异,增强社会适应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