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各项体育运动均制定有规则进行竞赛,裁判员是以评判员的身份执行规则,运动员则必须遵循规则发挥技、战术,以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为了平时训练掌握合理的技术动作和比赛战术的运用,运动员和教练员也应学习规则和裁判法。足球竞赛规则与其他项目有所不同,其特点是对抗性强,争夺激烈,而且允许运动员身体接触进行合理冲撞,仅严格区分“勇敢”与“粗野”的界线和“故意”与“无意”的犯规。还有一条特殊规定:“裁判员不作有利于犯规队的判罚”,这是规则精神、裁判原则。所以运动员必须理解规则,运用规则,以利于比赛。我国不少运动员和  相似文献   

2.
浅析足球比赛中犯规的判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彦铭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363-364,367
犯规与不正当行为是足球竞赛规则的主要章节之一。裁判员对犯规的判罚效果,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和比赛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判罚犯规的准确性,裁判员必须努力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增强判罚犯规的预见性;积极跑动和恰当的选位;正确运用有利条款。  相似文献   

3.
门球竞赛能否紧张有序地进行,裁判员的工作至关重要.比赛进行中.裁判员应尽量减少用时.从而给运动员挤出更多的比赛时间.才能使比赛更加紧张、激烈。《竞赛规则》对“逾时犯规”的判罚,其目的也是要限制运动员故意拖延时间和由此造成的比赛松弛。要想增强门球比赛的观赏性。裁判员就必需控制好比赛节奏。  相似文献   

4.
对足球犯规与不正当行为判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犯规与不正当行为”是国际足联制定的《足球竞赛规则》中的重点章节,它是全世界足球裁判员判罚犯规、出示红黄牌、纪律制裁的理论依据,是控制比赛的有利武器。本文通过对2000年欧洲杯足球赛裁判员判罚犯规、红黄牌的使用情况的研究,找出我国裁判员的差距,旨为提高我国裁判员控制比赛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规则是对个别运动员的限制,对 多数运动员的保护,总的是为了竞赛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正常进行。如果不严格执行,再完善的规则也只是“纸上谈兵”。在“钓王杯·钓鲫高手赛”中,对于个别犯规运动员的处理是这样要求裁判员的: (1)严格执行规则是裁判员的神圣职责,对违反规则不管不问,不敢处理则是失职行为。判罚时一定要通知犯规运动员:何种动作犯规,根据规则多少条判罚。如果印有“判罚通知单”,则一式二份填写清楚,签字后分别交运动员和裁判长。 (2)判罚时,如果遇到运动员争辩甚至出口不逊,裁判员决不允许与之争吵,可…  相似文献   

6.
主要对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中的14个判罚做研究,并结合足球竞赛规则和国际足球理事会指南来分析和探讨欧洲杯裁判员的判罚尺度,旨在揭示本届杯赛的运动员犯规动作的特点及普遍规律,为各级裁判员今后的执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同时给足球运动员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三人制篮球在我国已开展得如火如荼。随着中国三人篮球赛事的增多,比赛中速度、节奏、对抗性显著提高,其观赏性以及激烈程度与日俱增,这些无疑对三人制篮球裁判员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第14届全运会比赛中裁判员的判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三人制篮球比赛中的判罚规律和特点,旨在为三人制篮球裁判员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显示:裁判员判罚违例、犯规的时间点集中出现在比赛的前五分钟;追踪裁判员在犯规判罚中明显多于前导裁判员;犯规判罚主要发生在追踪裁判员负责区和共管区;违例判罚主要发生在3区,犯规判罚主要发生在2区和3区;出界违例和拉人犯规是判罚最多的违例、犯规情况;犯规情况最易发生在突破时。  相似文献   

8.
一、判罚严重犯规和暴力行为的依据是什么?裁判员应如何判罚?答:严重犯规是指队员在比赛抢球的过程中对对方队员施加的故意的暴力性犯规行为。暴力行为是指比赛进行中或比赛成死球时队员目的不是在球,而对对方队员施加的暴力性犯规行为。如有意识地用肘部击打对方队员...  相似文献   

9.
在门球比赛中,裁判员对“逾时犯规”的判罚常遭非议,怎么才能准确判断击球员是否“逾时犯规”,这需要我们认真研习规则,准确掌握判罚标准。“99规则”第十六条第一款指出:“每次击球所用时间不得超过10秒,超过10秒为逾时犯规。”此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减少比赛犯规行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凯  李庆明 《冰雪运动》2010,32(1):30-34
正确认识比赛中运动员犯规带来的危害,对加强和规范技术动作合理性,强化合理阻截意识,减少比赛中运动员犯规行为,提高比赛的胜出率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世界女子冰球运动员犯规的特征,我国运动员犯规与失分的关系,提出采用强化针对性技战术训练、加强心理训练、学习现代冰球理论、提高抗裁判员失误判罚的能力等措施减少与预防比赛中运动员的犯规行为。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赛事。在本届比赛中,裁判员对运动员的职业犯规、假摔、越位等现象判罚准确,得到欧足联的表扬;同时欧洲裁判员所具有的先进的足球理念、对足球规则的理解程度和公正低调作风是值得中国裁判员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
裁判员是一场比赛的组织领导者,为了更好地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方针,促进运动员打出风格,打出水平,裁判员(包括巡边员)除了在思想上保证公正外,还必须在判罚上力求准确。现代足球比赛,多在快速、紧张、激烈的争夺中进行,如果裁判员在比赛中跟不上球,跑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清晰的观察和正确的判断。因此,裁判员善于“跑位”,是判罚准确的前提和保证。这里,谈谈关于裁判员“跑位”问题的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是篮球比赛中裁判员经常碰到的问题,也是裁判员判断和处理犯规问题的一个难点。裁判员能否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对于保护进攻队员、鼓励积极防守,使比赛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竞赛规则、裁判方法以及临场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的判罚。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有利条款是足球规则精神的体现,足球规则精神其中之一是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而有利条款不作对犯规队有利的判罚,就是这一精神的体现。有利条款的掌握和运用,作为一名执行者──裁判员应自首先提高对其精神的认识,然后在技术上要提高准确掌握的力度。为了更好地提高裁判员对此条款判罚技术,热气我多年的实践及对现代足球运动的观察,提出一些方法和认识,同时也使广大教练员、职业球员和球迷朋友们对有利条款运用上有个了解,有利于促进足球技、战术的发展和提高。一、有利条款的规则精神和作用规划第五章赋予裁判员职权之一“…  相似文献   

15.
当运动队的比赛行为违背规则时(或其他方式的犯规),裁判员按以下规则进行判断和作出决定。如果两人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则只判罚第一个犯规。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则判“双方犯  相似文献   

16.
我国足球水平低,同我们足球裁判员的水平低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促进中国足球裁判水平的提高,笔者通过对第十三届世界杯足球赛中33场比赛的统计、分析,探索足球裁判员如何控制好比赛的某些规律,以作为我国足球裁判员的借鉴。本文着重对裁判员判罚犯规时间与警告时间的关系,加以探讨。 33场比赛中,裁判员共判罚犯规1054次,其中46'~60'为191次(以15'为一个时间段),占犯规总数18.12%为最高;共出示黄牌83次,其中46'~60'为22  相似文献   

17.
何为明显得分机会?裁判员在防守队员对进攻队员明显得分机会的犯规时如何判罚?答:进攻队员突破对方队员的防守后,直接面向对方球门,此时进攻队员有明显射门进球的可能,称为明显得分机会。规则规定,如果裁判员认为在进攻队员突破防守队员有明显得分机会时,防守队员通过非法手段故意犯规,应判罚任意球(或球点球),由于该犯规妨碍了进攻队上述得分机会,犯规队员应以严重犯规被罚令出场。如果裁判员认为防守队员(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因故意手球而妨碍了进攻队员的射门和明显的进球时,该手球队员由于严重犯规应被罚令出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校体育》2015,(Z1):116-117
<正>随着现代足球技战术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不断提高,足球比赛的拼抢更加激烈、凶猛,导致运动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身体的接触与冲撞。由于双方都以射门得分为终极目标,因此队员们为了得到控球权必然会在比赛过程中采取一些犯规手段和不正当行为,从而影响了比赛的顺利进行。而裁判员能否准确地把握规则的精神,能否对犯规与不正当行为进行准确的判罚,对于双方球队技战术的正常发挥与比赛的顺利进行是极为重要的。红、黄牌是裁判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测量法等,对100场中超联赛裁判员与助理裁判员的犯规与越位判罚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裁判员与助理裁判员的错判率约为10%;裁判员边路区域的犯规判罚错判率高于中央区域,当裁判员距离犯规地点11~15 m时判罚准确性最高,比赛结束阶段的错判率提升;助理裁判员选位偏好于越位线前,致使更容易错判,高强度跑动状态下的错判例数较少。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影响篮球裁判临场判罚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 现代篮球运动快速而又激烈,富于竞争,瞬息万变。它的发展取决于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裁判员是比赛场上的执法官、组织者,他判罚水平的高低、哨子吹得好与坏、宣判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甚至会决定着比赛的胜负。那么,裁判员判罚的水平及准确程度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