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瑞 《青年记者》2020,(8):77-78
当下,电视文化类节目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各卫视平台也竞相制作可看性强、视觉技术创新的电视文化类节目,用以替代原有的综艺娱乐节目,从而带来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复兴。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现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娱乐元素在文化节目中的融合方式当下流行的几大类文化节目中,娱乐元素的融合方式主要有幽默化表达、多维化交互、故事化演绎三种。这三种娱乐元素共同作用,为电视文化类节目带来了全新的“文化综艺+”模式,赋予了传统电视文化节目生机。  相似文献   

2.
文化类电视节目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时期先进思想与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文化类节目的大力支持,社会感染力创造也因此成为文化类节目编辑工作的重要使命.反思我国文化类节目的现状,其社会感染力创造仍有待提升,电视台应重视文化类节目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积极培育精品文化节目,塑造节目品牌.  相似文献   

3.
李晓盼 《东南传播》2018,(8):132-134
文化类节目是我国节目形态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具有价值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在社会功能方面,文化类节目对中华文化、受众和媒介生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诸如文化类节目助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匡正过于娱乐化的媒介生态等等,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流行性的文化生产削弱文化深层意涵等负功能.在价值观引导方面,文化类节目从节目内外出发,从线上线下立体地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快速发展,山东的电视媒体创办了一批具有齐鲁文化元素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开发了综艺类、益智类、故事类、传承类等不同节目类型,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齐鲁文化的基本理念,挖掘融媒体传播方式,走出来一条解读传统文化创新创意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河北卫视最新开发的《中华好诗词》节目,指出国内文化综艺类节目的通病,并提出创新文化类节目的具体方法:强化对文化形式内涵的理解与运用;培养节目自身的"知识英雄";以情感化的表现吸引受众,打造能流传久远的关键元素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电视媒体在传播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电视文化类节目大量涌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打造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对提高观众的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从文化类节目的类型、内容、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传统媒体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并分析其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文化类节目质量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生态下文化类节目创新的必要性,结合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文化类节目运作实践,重点从机制、组织、内容和营销四个维度对文化类节目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当下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与方言类节目之间存有共生性,这既表现在地域文化为方言节目提供生存土壤,又表现在方言节目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地域多元文化和谐共荣。同时地域文化与方言节目之间也存在矛盾,具体表现为方言类节目引起的同一地域不同接受群体之间的矛盾,节目的形式与地域文化的社会学意义的矛盾,以及地域文化中的"庸俗元素"与节目的规范化之间的矛盾。吴语方言类节目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渠道变革,内容变革,扩大受众群体,培养方言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汪春荣  王倩  李月 《视听界》2009,(4):111-112
顺应讲坛类节目形态广受关注、历史人文类节目题材深入人心的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热潮,高淳电视台认真研究论证讲坛类节目在区县台开播的可行性,借鉴吸收此类节目在经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找准节目内容选题的切入点,于2008年11月7日在南京市区县率先推出了一档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质、又被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讲坛类节目——《话说高淳》,以演播室讲座为主,辅以解说、画面、字幕等多种电视元素;以高淳方言为演讲预言,以地方文化名人为主讲成员,  相似文献   

10.
作为承载文化记忆的“再媒介化”实践,短视频成为文化类节目驶向媒体融合新蓝海的航船,但内容的模式化复制和同质化生产成为文化类节目向短视频融合发展的障碍。因此,探究文化类节目与短视频相融过程中的内生逻辑成为打通其跨媒介实践壁垒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对文化类节目向短视频过渡进程中内容转变的解构方式以及文本叙事的价值框架进行分析,归纳出其从大屏到小屏的迁移过程中体现出的媒体融合逻辑,再结合短视频自身优势元素,探究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解码的核心逻辑、平台经济协同资源整合的内生规律和共情叙事深化情感认同的价值意蕴,进而为文化类节目的“再媒介化”实践提供具体可行的理论参考和借鉴意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推动媒体融合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7年以来,从春节联欢晚会、《新闻联播》的新气象,到《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开播与发展,都向我们展示着文化元素在新闻传播中的效果与力量.好的新闻传播一定是具有温度,带有情感,充满人文关怀与文化意义的.在新媒体环境中更是要充分利用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新闻传播中,在新闻稿件制作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充分注意对新颖的传播形式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聚焦人文题材、挖掘文化资源的原创文化类节目,是国内电视媒体与网络视频平台的重要节目类型。2021年国内原创文化类节目守正创新,契合时代主题,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经典化”内容策划,采用多元综艺形式与流行视听元素创新节目形态,将先进和精良的制作理念和制作手段融入文化类节目的策划制作中。综艺与文化连接,技术与表达相融,“小屏”与“大屏”联动,通过文艺赋能和技术赋新,形塑文化节目的品质底色与创制风向,建构中国荧屏的亮丽文化景观,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逐渐呈现其多样性的特点,同时,电视谈话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占据各大卫视的荧幕,不断用全新的元素和制作方式刺激着观众的视听感受.谈话类节目就是主持人和邀请的相关领域的人士以热点问题为核心,展开民主公开讨论与交流的电视节目.正是此类节目的 推出,使得原本的单向传播模式得到突破,传播者与受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不但传统的艺术类节目诸如电视剧、电视广告、音乐电视等,就连电视新闻、电视纪实专题、电视纪录片、谈话节目等电视纪实类节目也纷纷强调叙事元素,电视综艺节目这种原本被认为是含有少量叙事元素的节目形态,近年来也大有叙事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不仅为电视受众提供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同时获取受众的时间和注意力实现其产品价值.近几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创办宗旨的原创文化类节目相继播出,成为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为本土文化类电视节目提高传播力、塑造媒介形象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多形式的发展趋势,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信息高速化发展时代,电视传媒的正面力量不容忽视,其中的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更承担起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它的发展趋势将直接影响社会文化氛围和民族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文博类节目在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文化自信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将传统文化年轻化并为当代青年所接纳,是当下节目生产者在编码环节值得思考的问题.叙事化文博节目《此画怎讲》通过名画"开口说"的形式,将高居庙堂之上的人物画请下神坛,并找到与年轻人的对话方式,使虚拟语境中的"文物故事"与现实语境中的"传统文化"对接,让传统文化艺术在大众心中活起来.对于文博节目的 创新发展而言,还需把握文化元素与娱乐元素的平衡、运用数字化技术以增强节目生命力、实现传统文化带动文化经济的价值延伸.  相似文献   

18.
程蕊 《新闻传播》2023,(16):146-148
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原创文化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这使得文化的清流暂时超越了娱乐风,但当文化热潮退去,传统文化又将何去何从?仅凭几档节目并不能承担文化复兴的重任,深挖文化内涵还需要主流媒体引领,和受众一同从政策、传播、媒介素养等多方面合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笔者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后,结合自身的观察和从业经验,总结出影视文艺类节目火爆的原因,也分析了编导编排影视文艺节目的核心要素,期望借技术、内容等新媒体元素,在影视文艺类节目的编排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践行媒体深度融合,提高影视文艺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教育类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的基本类型之一,其知识普及、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的基本功能使得它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考察和总结的是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能够通过何种途径被社教类节目所表现和阐释,以达到民族化、普世化和生动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胡明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177-17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电视新闻媒体发展势头良好,大众对新闻媒体制作的新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加强新闻类节目的制作技巧的研究,而采访技巧是影响新闻类节目的制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新闻类节目由于其节目的特殊性,要求对事件真相进行揭露,而采访就是一种有效的形式,通过对事件当事人或者管理者进行采访,可以最大限度的还原事件的过程,给观众一个真实的场景.因此采访的技巧对新闻类节目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强对电视新闻类节目的采访技巧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