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素香 《广西教育》2013,(15):106-108
实证分析显示,高校师生双方对对方正式制度下的责任履行情况评价都不是很满意,学生与教师双方对心理契约的诉求较强烈,都认为在制度之外有一定的期望并需要一定的表达,心理契约成为改善师生关系的一个有效切入模式。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既是超越教育组织制度的形而上的影响要素,更是教育组织行为研究中的一个崭新视角,教育组织双方的心理契约责任以及心理契约的核心竞争力等都对教育组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行绩效模式下,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运用心理契约,培育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是突破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一种高级教育管理方略。  相似文献   

3.
从2009年起,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这是在打破原有教师工资制度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工资分配制度,有效实施这一制度就必须在学校组织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心理契约,实现双方心理契约的和谐发展。因此,本研究从心理契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出发,从心理契约形成及影响因素方面探讨了学校组织和教师建立良好心理契约的策略,为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提供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4.
心理契约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心理契约构建过程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心理契约作为教师和学校之间对彼此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规定的内隐性契约,与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相关.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心理契约的形成、建立、违背和调整过程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体系,不论对教师个体的职业发展,还是对学校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理契约在高校教师激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契约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契约是指雇用双方对雇用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雇用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本文主要对心理契约对教师工作的积极作用、心理契约违背对教师的影响、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的问题此前还停留在理论思辨的规范研究阶段。文章将高校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作为心理契约主体的双方,开发了一套能对双向心理契约进行有效测量的问卷量表,通过收集并分析师生两个渠道的调查数据,对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内容、双方责任履约的相关性及履行的情况展开实证研究,验证了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理论的一些假设。  相似文献   

7.
中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契约作为制度契约的有效补充,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内驱力.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心理契约具有自主性、敏感性、教育性、成就感和发展性特征.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形成、类型、性质和违背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本土文化的特点,提出以人本式管理夯实心理契约,以参与式管理引导心理契约,以前瞻式管理维护心理契约的中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心理契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作为制度契约的有效补充,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内驱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实施心理契约管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心理契约的概念、特点及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契合性,并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心理契约管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契约是双方或多方依法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借贷、租赁、委托、承揽等事项的文书。契约规定了双方或多方的权利、义务。契约中人是最主要的组成要素。在不同的契约中,参与契约的人都有不同的称谓。元代契约双方当事人称为立文字人、立契人。契约的第三方包括见证人、牙人、保人、代书人。契约的当事人和第三方,签押都有一定的顺序。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和谐心理契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契约作为制度契约的有效补充,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调控力和内驱力.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保持和谐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健康、有序发展,也有助于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笔者在心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心理契约构成,并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1.
梁果 《现代企业教育》2010,(10):197-198
当心理契约介入大学生活,双方的关系反映为一系列彼此期待的主观信念,或者说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相互期望的一种集合。本文从心里契约的角度看待高校师生关系的理论意义和其现实性,通过一个师生心理契约违背的案例,阐述该案例对高校教师、学生及管理者应有的启示,指出学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心理契约对师生行为的影响,以期高校在今后的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契约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教师心理契约是学校和教师双方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双方隐合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心理契约可以直接影响教师的组织忠诚,通过组织忠诚而影响教师的凝聚力和工作投入程度.为此,高职高专必须通过心理契约管理来强化教师的组织忠诚.这就要求高职高专在教师的招聘过程中要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学校和教师之间要通过不断沟通将心理契约明晰化,在教师心理契约受到破坏时要给予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3.
一则师生心理契约违背与破裂的典型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以双向视角对心理契约等有争议的概念作了明确界定,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了师生心理契约违背、破裂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学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心理契约对师生行为的影响,了解师生心理契约构建与履行的基本机制,发挥心理契约对师生双方的激励与约束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共同努力。心理契约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隐性纽带,对促进学校的师德建构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心理契约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心理契约对促进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时代意义,最后提出通过提升教师的主体地位,体现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建立制度保障体系,从加强校园尊师的文化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等三个方面进行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师德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慧 《教书育人》2020,(5):38-40
本文从心理契约概念出发,阐述了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契约理论运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心理期望,并依据心理契约理论归纳了双方在心理契约中的责任.通过实证方法,分析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履行心理契约责任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并给出了小学班级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知识型员工和组织心理契约的缔结过程是双方对于自己承诺责任履行的博弈过程。在一次博弈情形下,双方追求的是短期的利益而非长期的合作,难以形成稳定的心理契约关系。在重复博弈下,知识型员工和组织双方追求的是长期合作利益和双方利益的均衡,从而促成双方共同的策略选择必然是高度履行自己的责任,即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结果的形成,也即积极的心理契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近年来,违约现象的增多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致使人力资源配置成本增加。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中的违约现象,找出双方心理契约违背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减少和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因心理契约违背出现的违约现象。  相似文献   

18.
周华玲 《考试周刊》2013,(7):192-193
心理契约是以组织与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为纽带,反映交往双方对于对方所抱有的一系列微妙而含蓄的心理期望。把心理契约理论引入技工院校班级管理中,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改革。本文阐述了心理契约论的内涵、特点,分析了构建班级心理契约的对策,以期提高技工院校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邬强 《教育评论》2015,(2):97-99
心理契约理论的实质是增强主体双方主观性的相互理解与相互支持。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指导思想不清晰、管理缺乏灵活性、指导教师队伍薄弱等问题。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提高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水平,要求管理者更新管理理念,明确学生社团内部需求,实施动态管理,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增强管理支持的针对性,实现与制度管理的互补和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社团发展取得双赢。  相似文献   

20.
契约理论考证下的夫妻约定财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夫妻约定财产制体现为夫妻双方通过协商确立夫妻双方相关财产权的归属。因此,这种财产制度的理论应以契约理论为基础。同时,这种财产制度又是以婚姻关系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夫妻双方对财产的约定具有不同一般契约理论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订立契约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契约同时对夫妻以外的第三人产生约束力;夫妻任何一方因违反契约要承担特定的民事责任,并可通过婚内赔偿请求权或期待权获得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