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卫萍 《考试周刊》2010,(19):234-234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象描述。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我曾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7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0%;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的幼儿有20%;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80%;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的幼儿有12%。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更不用说同伴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董金环 《成才之路》2011,(21):13-I0008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缺乏能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他们“唯我独享”,以自我为中心。我在我班(小小班)中做过调查统计:我班有幼儿共23人,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孩子占68%;见到喜欢的玩具就要,不给就哭的孩子占26%;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占30%;想玩但是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抓人、咬人)的占21%。而表现出强烈独占欲望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被家长溺爱惯了。本文拟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办法,供幼教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以关爱同伴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帮助孩子们学会分享,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我曾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在25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57%;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32%;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40%;想玩但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的幼儿有12%。这些表现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  相似文献   

4.
我在多年的幼教实践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本文就如何帮助幼儿克服独占缺点、养成分享行为,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一个人日常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提高幼儿语言交流能力、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现状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学龄儿童是普遍缺乏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有些幼儿独占霸道的行为较明显。在50人中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约占65%;有争抢行为约有59%,占70%的幼  相似文献   

6.
随着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独生子女普遍化和核心家庭数量的逐年上升,孩子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万般迁就,孩子与同伴交往减少,为他们的“独占”“独享”“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幼儿的“独占”“独享”“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具体表现为:幼儿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和别人玩;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就哭闹(或告状);争抢别人的玩具;想玩但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独自生闷气;有时甚至因为不开心的事情伤害自己。这些现象充分表明了幼儿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教育中,发现幼儿的独占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十分缺乏分享意识。作为承担幼儿教育义务的教师,有必要探讨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策略,使幼儿学会分享,从中体会与人共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幼儿刚入小班时,总会因为争抢玩具而产生不少纠纷。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进行了“好玩具,大家玩”的研究,教育幼儿友好地共同使用玩具。一、引导幼儿体会争抢玩具的弊端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在家庭中缺乏与他人共同使用玩具的机会和经验。因此,笔者以“情”入手,运用移情教育,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活动,启发幼儿去体会别人没有玩具玩的心情,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痛苦,独占玩具或争抢玩具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会让别人讨厌自己,容易让自己失去朋友。二、探索共同使用玩具的方法笔者在观察中…  相似文献   

9.
玩具所属性对4~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自然实验法,考察了中班和大班幼儿对于公有玩具和私有玩具的分享意愿和分享行为,结果发现:1.中班幼儿对玩具的所属不太在意.在公有玩具分享上倾向于轮流,忽视同伴以及霸占和争抢玩具的情况较明显.在私有玩具分享上主动性较高,乐于交换.分享行为受成人的引导与暗示较明显.2.大班幼儿对玩具的所属有所顾虑.在公有玩具分享上倾向于共同游戏,出现自主的利他行为.在私有玩具分享上倾向于将交换作为一种手段,道德行为受外界评价的影响较多.研究者据此提出,只有在尊重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0.
舒晓丽 《考试周刊》2011,(65):232-232
在现实生活中.小气的孩子并不少见。“小气”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一个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是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很重要。作者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对培养农村幼儿的分享行为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供幼教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于冬梅 《课外阅读》2011,(11):395-395,291
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分享”行为的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来健全其人格,促进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强榜样的示范作用,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通过开展角色游戏进行分享练习,以及通过让幼儿分享成果,体验劳动快乐,使幼儿切实养成互相分享的习惯,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插上翅膀。  相似文献   

12.
于向阳 《教师》2008,(16):75-76
分享环节,为幼儿提供了活动后交流的机会。教师通过这一双向交流的分享环节,对幼儿的操作结果进行了肯定,以及在活动中关注了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加深对自己行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如今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分享意识十分欠缺。经常会发生与同伴的争抢行为,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孩子们逐步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唐黎明 《考试周刊》2015,(12):193-194
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并逐渐内化的过程,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次次的争抢行为,正是幼儿自我中心的外在表现,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关心别人,共同生活,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中,通过榜样、移情等手段,帮助幼儿体验分享谦让;通过家园互动,改善家长处理问题的技巧,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分享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有一段时间,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特别严重,想了很多办法都收效甚微。于是,我想起了一千多年前“让梨”的孔融,决定请他出山,给幼儿上一堂“谦让”课,让他们学会分享。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城市学龄前幼儿普遍缺乏分享行为。分享行为作为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幼儿性格的发展和品质的形成。文章通过对城市幼儿分享行为的观察、研究调查,获取其分享行为的现状;针对影响城市幼儿分享行为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培养其分享行为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徐琳 《教育导刊》2006,(11):29-31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虽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分享行为有所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幼儿的分享行为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多数幼儿虽具有一定的分享行为,但还未形成分享观念,缺乏内在动机(郭忠玲,1996)。幼儿倾向于感觉分享(只给别人看、听、嗅、摸等),实质性的分享不多(张莉,1998)。幼儿的分享意识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中(丁婕、李家萍,1999)。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更多地受到教育方式的影响,还处于他律而非自律的阶段(李德显,2003)。笔者认为,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因为人们观念上认识不足,对儿童分享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朱如凤 《广西教育》2012,(37):93-93
在幼儿园里,常常看到有一些幼儿有玩具也不愿意和同伴分享;还有一部分幼儿有着很强烈的占有欲,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不是别人在玩,也不管别人是不是愿意,都要想方设法拿到手,甚至不惜大打出手……这些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分享的意识。因此,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  相似文献   

19.
田方 《教师》2014,(5):59-60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学会分享、养成分享的习惯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中,许多儿童独占着自己的食物或玩具,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分享,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学前儿童的分享行为会影响今后的生理、心理、智力等各方面的发展。针对此问题,本文指出了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重要价值,着重阐述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幼儿教师因素和同伴关系因素,并提出从家长、教师、社会等方面来培养学前儿童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我在班级内的一角创设了“分享乐园”。在“分享乐园”里分别设置了食品区和玩具区。每个区里都有幼儿储存自己东西的小格子,并在小格子下面贴上幼儿的照片,以方便幼儿及时找到自己的小格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