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耿  黄达晶 《编辑学报》1993,5(1):16-19
三线表的所有中文部分都并列有英文对照的,称之为中英文混排三线表;该种表在有英文摘要的学术性期刊中应用,使英文读者能了解论文中表的内容,扩大期刊的利用效果。据笔者对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的116种1991年发行的中文学术性期刊(以农业和生物学科为主)的调查,使用中英文混排三线表的期刊,占被调查期刊总数的15%,如《园艺学  相似文献   

2.
刘利华 《大观周刊》2011,(17):24-25
拆离是翻译方法论中最重要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变通手段。是将原句中不能按常规手段顺译的词、短语或从句从原句中拆出来。另作处理,一般是放在全句之首或全句之尾。本文重在探讨英汉翻译时句子中词的拆离,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及意义,对障碍点进行变通性处理,以符合汉语的表达及行文习惯。句子中词、短语及小句的拆离往往伴随着其他变通手段的发生,其拆离后的处理办法也不拘一格。这里旨在通过对英语句子的分析研究及实践,来证明拆离法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运用中,如果同一个语言单位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或异类错误,这就是一种综合错误。语言单位有多种,主要的是:语素、单词、词组(或叫做短语)、句子、句组(或叫做句群)。综合性错误多见于句子和句组中,而句子又有单句、复句之别,所以,也可以说,这类错误多存在于单句、复句与句组中。本文所要谈的是单句运用中的综合性错误。先看两例:  相似文献   

4.
用智能ABC输入含有英文的中文句子时.使用Ctrl+Space切换中英文输入状态十分麻烦。其实在智能ABC输入拼音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输入英文.可以不必切换到英文方式。键入“v”再输入想输入的英文.按空格键输出就可以了,英文字母就会出现.“v”不会显现出来。比如输入“vWindows Media Playei”按空格.就会得到“Windows Media Player”。在智能ABC中“v”也可输入图形符号。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文摘编写规则中要求一律用第三人称的写法的规定作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从汉语角度看,对中文摘要"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的要求往往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和前、后句衔接不顺畅的后果.至于对英文摘要一般要求使用第三人称和被动语态的情况,似乎与目前国外发展趋势不太吻合.建议对现有的有关编写文摘的国家标准作适度修改或颁布一个补充规定,放宽对人称使用等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韦青侠 《编辑学报》2014,26(6):548-548
正为适应国际化要求,提高中国学术论文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很多中文核心期刊的部分板块已配有英文表述,如题名、关键词、英文摘要等。既然用到英文表述,那么英文表述的连贯性和可读性就会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正确诠释产生重要影响[1]。英文单词的拆分移行在国内许多核心期刊的英文表述中是一个重要但又易于被作者、编者忽视的问题。笔者在翻阅近年来发表的科研论文(本文特选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其中几种期刊的  相似文献   

7.
文献标题是自然语言,结构形式多数是偏正式短语,也有的是句子。主题词在短语或句中充当什么成份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它在短语或句中的位置存在着不定性。因此,单靠语法和传统逻辑来分离主题词可能难以奏效,还需要求助于现代逻辑。科技文献标题输入后,成了二进位数的代码,它包含若干单词的代码(主题词是其中之一)。整个标题的代码是全集(universal set),而单词的代码是它的子集(subset)。  相似文献   

8.
基于句子的文本表示及中文文本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挖掘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向量空间模型是文本挖掘中成熟的文本表示模型,通常以词语或短语作为特征项,但这些特征项只能提供较少的语义信息.为实现基于内容的文本挖掘,本文将文本切分粒度从词语或短语提高到句子,用句子包表示文本,使用句子相似度定义文本相似度,用KNN算法进行中文文本分类,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实验证明,基于句子包的KNN算法的平均精度(92.12%)和召回率(92.01%)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9.
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中外情报学论文的创新性进行分析和对比,揭示情报学领域研究的创新性特征,发现领域学术论文中创新句内部的知识关系,进行更细粒度的论文创新性分析,为研究领域创新点深层次利用提供条件,同时丰富科技论文创新性监测的途径,促进科学研究创新。[方法/过程] 从句子级创新性识别出发,选取中英文各两种情报学期刊作为样本,采用信息抽取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将创新句的抽取从现有的摘要扩展到全文,充分利用句子结构和句法特征识别领域创新内容,探讨近年中外情报学论文在创新对象、主题、类别等方面的特征,并做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对自动分类的论文集合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的表达范式。[结果/结论] 从创新的表达来看,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句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英文期刊论文创新的表达更丰富。从创新性特征来看,英文情报学期刊论文创新主题较集中,而中文主题多样和分散;具体方法的创新是近年情报学领域的创新热点,而在研究方法上创新不足;中英文情报学期刊论文的创新性特点都反映了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的成果较多,而理论创新推动缓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编辑过程中若干技术性问题的探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编辑部杨建超1中英文目次页码的确定目前,各期刊中文目次的页码都是指中文标题的页码,但英文目次的页码,有的刊物用的是中文标题所在的页码,有的刊物用的是英文摘要标题的页码。笔者认为,中、英文目次各项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震林 《编辑学报》2006,18(6):424-426
通过对科技论文英文注释语句中省略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其省略用法的一般规则:省略注释语句的主语、动词be以及常用短语中的虚词;用标点符号替代注释句的谓语动词.对经常出现的注释句中的省略错误进行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修改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外交流的深化.大量新词语和词语的新用法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尤其是字母词(包括英语单词、简称、英语短语缩写)出现的数量越来越多,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一新现象在带来话语表达方式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以困惑:同样的一个英文缩写,可能表达不同的内容:习以为常的方块汉字,夹杂着一串串拉丁字母或英文单词,似乎不那么协调。  相似文献   

13.
论科技书刊的中,英文连字线的用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梁燕 《编辑学报》1998,10(1):11-14
通过实例介绍了英文破折号(dash)、起止号(endash)和连接号(hyphen)的用法,并比较了相应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讨论了中英文连字线的长度及相应名称,提出在科技书刊中中英文连字线作三级划分并统一使用,介绍了各种符号的电脑排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 ,与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往将进入崭新的局面。为国际学术会议撰写论文 ,向国内外英文版科技期刊投稿的作者也越来越多。各高等院校学报 ,各专业学术期刊几乎都发表过用英文撰写的论文 ,即除了英文版的期刊外 ,大多数中文期刊也接受英文稿件 ,出现中文和英文稿件混排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因此 ,怎样熟练而准确地编辑加工用英文撰写的科技论文是 2 1世纪的编辑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实际上 ,与中文科技论文的编辑加工一样 ,英文科技论文的编辑加工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本文主要介绍科技英语写作中通常采用的 4种动词时态的用…  相似文献   

15.
中文科技期刊刊载英文文章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科技期刊若按文字载体类型区分 ,可大致分为中文期刊和英文版期刊。期刊出版的文字不同 ,发行的对象也就不同 :中文期刊主要面向国内读者 ,英文版期刊则以国外读者为主。为了便于国际交流 ,目前我国学术类中文科技期刊均附有英文摘要 ;而为方便那些有需要的国内读者查阅 ,英文版期刊也编排了中文摘要 ,这也是与国外英文期刊的不同之处。除此之外 ,笔者还看到一类期刊 ,虽然定位为中文刊物 ,但内中混排了部分英文文章。这种将上述两种期刊的编排特点合二而一的办刊方式 ,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尤其是在高校学报中 ,仿效者较多。笔者查阅了 6…  相似文献   

16.
陈征  张昕 《编辑学报》2016,28(3):217-219
近年来,科技期刊界出现了对中文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不协同发展的质疑.文章分析了深层次原因,阐释了在”互联网+”时代两者协同发展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对策:两者要结合各自定位做好长远规划:鼓励中文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建立双语科技期刊数据库,依托其探索中英文科技期刊共同评价的体系;进一步提高中文科技期刊在国际的显示度;提高英文科技期刊在国内的显示度;建立中文和英文科技期刊的沟通机制,组织高水平的交流、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7.
吴琼 《采.写.编》2020,(1):127-128
英文单词转行是编辑在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英文单词不能随意转行,除了常见的不能拆分音节的原则,还有很多内在规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选取了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论述了多种不同情况下英文单词转行问题的处理规则,希望能为英语图书编辑提供有益的借鉴,也能为其他各类图书编辑在遇到该类问题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儒祥 《编辑学报》2010,22(3):278-278
<编辑学报>2009年第6期刊载了<科技论文的中英文关键词不一致现象统计分析>[1]一文.正如该文作者所提及,在编辑论文稿件或查阅文献过程中经常遇到中英文关键词不一致现象,但笔者认为,该文中"1.6英文关键词单复数不一致"的举例不妥,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时代,知识组织体系映射有利于实现信息的集成检索与获取。文章设计了《汉语主题词表》(工程技术版)与英文超级科技词表的概念映射模型,包括中文与英文词表的概念语义映射方法、概念映射数据描述、机器辅助和最短距离映射规则等,并讨论了中英文双语检索模型的应用前景。同时,基于英文超级科技词表的概念关系网络及其中文规范译名,提出了《汉语主题词表》扩充和完善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英文概念映射,使英文超级科技词表在知识检索和知识发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夏成锋 《编辑学报》2014,26(2):140-140
对科技期刊中英文文章里阿拉伯数字的使用原则作了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中英文都倾向于使用阿拉伯数字,只有计数(非计量)单位前的数字而且数字较少时,中文倾向于使用数字而英文倾向使用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