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闫桂萍 《出版广角》2016,(22):47-49
长期以来,由于高质量稿源不足及自身定位不准等问题,高职学报的学术价值大打折扣.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已成为大势所趋,但这势必会给中小期刊的生存带来严峻的挑战.高职学报应积极转变办刊观念,坚持高职教育栏目特色和地域特色,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刊物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建设自己独特的学报文化,而"文化融合"是高职学报文化建设的关键。从高职学报文化建设的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选题和组稿、栏目设置、稿件编辑、学报装帧设计、学报交流等环节中文化融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永莲 《出版科学》2015,23(3):25-31
为了定量分析广东省高职院校学报的发展情况,对2013年12家广东省高职院校主办的具有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号)的学报作者来源单位分布、地区分布、机构分布、职称和学历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2家学报的作者主要来自主办单位主要分布在广东省,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是学报的中坚力量,作者群职称偏低,学历主要是硕士和本科及以下.可见,广东省高职院校学报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开放办刊理念、改革办刊模式、改变办刊方法是高职院校学报今后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孟丽涛 《编辑学报》2010,22(5):389-391
高职院校科研及学报工作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科研的发展及学报学术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报的生存与发展,而科研与学报的耦合是高职院校学报与科研工作谋求发展的最佳切入点。从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和学报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办刊实践,阐述学报工作与科研工作相互渗透、耦合运行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学报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工作中,如何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成为高职院校学报编辑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创意理论的发展,其在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中应用越来越频繁,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简述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与创意理论的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创意理论在高职院校学报编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提出了创意理论在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中的突破和创新方案,以期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关于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中创意理论运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李娟 《科技与出版》2011,(12):28-30
具体分析了高职院校学报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具体路径,以期高职院校学报可以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高职学报大量刊发在读研究生论文的现状,探讨了高职学报与在读研究生作者在当前的现实情境下各取所需、相互选择的关系,指出了在读研究生作者对高职学报发展的促进作用,对高职学报如何利用在读研究生作者资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探索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学报的办刊策略。采用逻辑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分析高职学报的发展困境及互联网出版环境对高职学报的影响。互联网出版提升高职学报办刊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职学报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形势而为,具体策略有:开放出版模式下的差异化选题策划,无时滞优先碎片化出版,互联网+的论文公开评审,开放性的发行传播,增强用户体验的读者作者服务等。通过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办刊策略,以更公开、透明、完善的论文评审制度,开放、共享的传播途径,培育忠实"用户",助力高职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人大资料中心信息发布系统为数据来源,以江苏11家高职学报为样本,通过对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学科影响等能够反映学报影响力的指标的统计研究,分析和评估江苏高职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并对江苏省高职学报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瑞霞 《中国出版》2012,(18):34-35
目前,大多高职学报由于机构未能单列、人员过少,极度不适应工作量大、工作环节多的专业编校工作。编校工作长期不能正常有序进行,导致学报编校质量没有保障,学报编辑长期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高职学报的发展。因此,必须在现有条件下利用多种方法提高编排校效率,提升高职学报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学报:历史·现状·未来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刘自俭  胡菲  田振东 《编辑学报》2004,16(5):331-333
高职高专学报数量众多,门类齐全,覆盖面广,发展态势强,顺应客观需求而存在,多数文理兼备,突出地域和专业特色,不断追求提高质量.高职高专学报将长期存在,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学军  王亚秋 《编辑学报》2017,29(4):322-325
从学科覆盖、作者队伍、读者群、期刊统计数据以及学术环境5个方面分析高校学报的优势.通过高校学报与专业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指标的对比发现,专业期刊并不具特别的优势,高校学报的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高校学报通过正确定位、重塑编委团队、以内容为王、融入创新、改革管理策略、建立健全编辑队伍激励机制等途径,提升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走依靠高校学科特色、服务高校学科与科研、服务广大师生、发现并培养人才的正确办刊之路.  相似文献   

13.
谭华  习琲 《编辑学报》2016,28(1):64-66
通过分析《保健医苑》的办刊实践,探讨在编辑主体意识的引导下,编辑不仅要强化传统时代要求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还要培养并树立新时期所要求的特色意识、创新意识、时效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努力将期刊打造成精品期刊.  相似文献   

14.
借助新媒体扩大科技学术期刊受众的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菁 《编辑学报》2013,25(5):474-477
通过分析国内外知名科技学术期刊的受众以及如何借助新媒体媒介形式,实现优势互补,将其卓越的媒介优势融进学术传播中,扩大受众范围,增强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能力,使学术期刊的发展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电子期刊服务系统、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的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重庆维普咨讯公司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外文期刊数据库几大检索系统的免费使用部分,并分析对比了各系统在收录期刊的品种范围、收录年限、检索方式、更新速度等方面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6.
粤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粤港两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作了比较研究,认为粤校馆的优长在古籍多,图书数字化和资源共享略略领先,而在经济,采访,国际化,特色化和研究型趋势等五个方面落后于港校馆。  相似文献   

17.
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期刊的竞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张美琼  黄历  卢怡 《编辑学报》2012,24(1):19-21
传统学术期刊是人们进行知识交流与信息发布的重要媒体,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术博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交流和个人出版工具。同样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两者在作者群体、受众群体以及刊载内容上因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竞争将不可避免。同时,两者又各有优势和局限:学术博客在互动性、主动性、丰富性、及时性上表现出优势,但在内容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从SSCI谈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SSCI目前收录的图书情报学期刊的基本情况及SSCI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与SSCI存在的现实差距,并探讨了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期刊文献资源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的一些特点并结合本馆实际提出网络环境下期刊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如何化馆藏结构,突出馆藏期刊的特色化,对印刷型期刊和光盘库进行合理配置,开发网络资源,弥补馆藏不足等,同时,本文还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本地区高校图书馆之间在网络化环境下进行期刊资源共享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技期刊市场环境的SWOT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莫京 《编辑学报》2007,19(1):53-55
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市场环境的优势(strengts)、劣势(weaknsses),以及存在的机遇(opponunities)和威胁(threats).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市场环境的优势是产品替代性小、可利用资源丰富;劣势为期刊的影响力亟待提高、办刊思路滞后、发行量小、市场化程度低;威胁是外资和外刊进入、信任度危机、广告竞争加剧;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机遇是科技形势的发展、国家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期刊对外合作的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