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此研究以共同体为逻辑起点,阐明了学习共同体、区域终生学习共同体的意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终生学习共同体的价值、框架,以及其生成的原则、把握要点、策略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此研究以共同体为逻辑起点,阐明了学习共同体、区域终生学习共同体的意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终生学习共同体的价值、框架,以及其生成的原则、把握要点、策略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科学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论。知识本身的结构复杂性和生成性、学习共同体中知识交流和建构的复杂性、个体学习的自组织性、共同体学习的复杂适应性以及共同体成员身份的复杂性等,都表明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构建学习共同体时应该采用整体性、开放性、非线性、适应性、自组织和动态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研究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结构框架图;然后从“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实现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自生成,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精心设计编排教学内容,执行有序化的课堂教学过程,多样化交流方式”六个方面说明枸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冯君 《成人教育》2011,31(3):72-73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它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子系统,能够为教师自我合作学习搭建平台,并凭借“共同体性”激发教师学习兴趣和意识,构建扁平学习共同体,有力促进学习型组织的生成,通过学习不断实现共同体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6.
学习共同体构建是以问题逻辑的生成和问题逻辑体系的建构为目标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的自主生成,关注问题的逻辑指向与问题的逻辑体系,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新问题的生成,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有很大助益。与学习共同体联系紧密的社会学理论,要求教师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应把握课堂角色的各种认知关系及参与者的个体心理特征,必须洞察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群体状况,处理好各种关系,使学习共同体能够发挥能动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品质和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7.
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主讲式的课堂授课形式。学习共同体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缔结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共同体来完成学生的学习活动。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机制是一种主动建构、信息加工的过程,即:"1.输入信息、注意保持、认知观念;2.加工信息、内化知识、建构系统;3.改组经验、解决问题、生成能力"。学习共同体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分享、获得知识、生成能力。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功能,会促进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虚拟社区是知识创造与集体智慧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虚拟社区成员数量巨大,兴趣各异,将专业相关、兴趣相近或学习偏好相同的社区成员聚集在一起动态构建学习共同体,必将发挥虚拟社区在构建社会认知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借鉴个性化推荐思想,在阐明个性化推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动态建立过程,设计了虚拟社区学习共同体生成的基本框架,阐述了学习共同体动态建立的技术过程,并示例了个性化推荐策略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9.
智慧课堂是学习共同体自主生成或创造内容的载体。针对当前高职课堂教学特点,探索了多重主体参加课堂的协同机制、学习者自主生成课堂内容的输出机制和基于UGC的多主体协同生成内容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0.
E–PDS,数字化教师学习共同体本土实践范式,是常州市勤业中学通过六年实践探索形成的校本研修新范式。文章从系统规划、行动创新、生成模式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化教师学习共同体本土实践范式研究的规划、研究与建模。  相似文献   

11.
移动学习和学习共同体是当前教育技术领域两个研究的热点,但是对移动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却不是很多。在移动学习和学习共同体的涵义基础上界定了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涵义,指出了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组成要素,构建了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模型,论述了此模型构建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互动方式以及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基模及其本土化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PLC)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共同构建的事业型共同体、实践型共同体与学习型共同体。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发展具有双驱动力和双主体特性,其核心机制是差异互动,其学习对象是学习型课程,其目标是创构实践性理论。要培育出本土化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必须抓住三个重要链环:成长需要的激发、实践问题的关注与良性互动文化的巩固。  相似文献   

13.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和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当前网络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介绍网络学习共同体和PBL的概念入手,设计出基于PBL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模型,并对其要素进行研究,结合PBL的理论,论述其学习过程,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徐金雷 《成人教育》2013,33(1):67-69
数字化学习社区是社区教育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和载体。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其顺应了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是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能够为居民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和服务。目前全国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呈现不平衡的状态,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应当在现有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寻求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成为虚拟学习社区面临的重要挑战,而学习资源的数据安全是数据管理的核心。通过文献研究,得出目前大数据的规模和来源;从学习资源共享和保护两方面,分析了大数据对虚拟学习社区产生的新影响和大数据下虚拟学习社区呈现的新特点以及虚拟学习社区面临的安全威胁和挑战。随着大数据海量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虚拟学习社区资源保护技术和方法力不从心,结合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和功能,提出了门限代理签名在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协同学习作为虚拟学习社区的一种重要形式,成为人们学习、探索知识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虚拟社区协同学习的分布式特点、新的演变和组成要素,厘清了虚拟学习社区中协同学习的安全需求,提出了基于门限代理签名的协同学习安全保护方案,以期为大数据时代虚拟学习社区提供安全的网络学习环境做出理论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网络学习社区的特征和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社区、学习社区、网络学习社区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学习社区的基本特征及构建网络学习社区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构建网络学习社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信息化社会下课堂文化生态环境与学习组织形态.共同体理论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的本质属性,学习型组织理论则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的专业属性.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四个特征:异质性——基于学习主体的角度;民主性——基于课堂环境的角度;合作性——基于教学方式的角度;规范性——基于课堂学习型组织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当代西方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也应运而生。在历经了共同体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之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也逐渐完善,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成功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具有共享和支持性的领导、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共同学习和应用、共享的个人实践、支持性条件等五个特征,而且还具有专注于学习、合作的文化、聚焦于成果等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9.
群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它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群育在现代教育中却逐渐在淡化。基于这样的现状,如何重新认识群育并有效地开展群育,这个问题尤其值得关注。有鉴于此,本文以课程为切入点,从群育的内涵、意义入手,分析了群育在现代失落的原因,并提出了群育重构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志鹏  赵迪 《成人教育》2021,41(2):31-36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教育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取得了多方面的新进展。学习型自组织成为社区教育的新兴主体,一方面通过学习型自组织可以将资源转变为社区教育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型自组织能够开发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在学习型自组织发展的推动下,社区层面初步形成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进一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应将发展学习型自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区终身学习中采取志愿服务“银行”活动;在条件成熟的社区积极开办社区学院;促进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等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