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缩间期负荷试验评价运动员左心功能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测定是非损伤性评定左心室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STI测定的重复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定量,所以目前临床上已广为应用,并已开始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中。 研究结果业已表明,系统的身体训练能引起安静STI的各指标发生不同程度的延长,从而表现出PEPI延长,PEP/LVET比值增大等现象[1-4]。这是运动员心缩间期的一个特征,并不意味着左室泵血功能下降。由于运动员安静STI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较大程度重叠,所以就给定性和定量评定带来了一定困难。国外有人应用STI负荷试验的方  相似文献   

2.
心缩间期(STI)是心脏收缩时不同时相的时间,它是心脏功能定量的无创性检查指标之一。由于其测定结果既与心血管造影术的检查结果一致,又与直接测定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相关,尚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优点,故目前STI东测定已成为临床医学中无创性评定左心室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由于STI测定的无创性易为运动员所接受而使其作为评定运动员左心室功能的良好方法而在运动医学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鉴于STI与心泵功能、心肌收缩性能及血流动力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直接  相似文献   

3.
康会光 《中华武术》2014,(12):61-61
我们知道,肌肉不平衡导致的肌肉紧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不同的因素会改变肌肉张力。起初是神经肌肉的反应,然后是结构的变化。与急性损伤没有必然相关性的肌肉张力变化包括神经反射性的收缩因素和肌肉黏性的非收缩因素。如何通过牵拉放松紧张的肌肉是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种牵拉技术,Postfacilitation Stretching,简称PFs牵拉技术。  相似文献   

4.
心缩间期或STI“Systolic Time Intervals)能够反映心室收缩中张力——速度的关系,是评价心室收缩功能的较好指标,由于它是定量的,在测定中又有重复性强和敏感性高等优点,加之采用了非创伤性的测定方法,所以自六十年代以来,已多方面应用于心脏病学临床及心血管生理学。心缩间期的测定自七十年代介绍到我国,近数年已开始为运动生理学及运动员的机能评定所采用。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及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七十年代末至今就已运动员安静时正常值、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负荷前后的对比及集  相似文献   

5.
心动周期的收缩时间间期(简称心缩间期或 STI)的测定是一种无创、可靠、重复性良好的心功能检查方法。临床生理学的进展显示,STI 的测定结果,既同血管造影术的检查结果相一致,又与心导管直接测定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相关;同时,研究还表明,  相似文献   

6.
“强制性拉伸肌肉”实际上属于一种离心力量练习。即:肌肉在练习中虽积极地收缩,却仍被强制性拉伸作用力拉长了的工作形式。与肌肉的其它几种收缩形式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能使肌肉产生较大的张力。早在1929年就有研究者(贝德)用青蛙实验证实了强制性拉伸肌肉后的肌力超过最大静力性肌力的1.5—2倍。还有研究者认为,离心收缩所产生的张力比最大向心收缩力大40%左右。可见,离心收缩是进行力量练习的最佳刺激。但在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7.
近来来.研究报道运动员进行超长耐力后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其潜制未被完全揭示。本主要检查运动员在半程铁人三项运动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两种运动均导致安静时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可逆性异常;心肌损伤并造成一定程度的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8.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 雌性SD大鼠,12周龄,自由饮食,控制室温20℃左右,光照12小时,游泳水温29±2℃,固定时间进行阴道细胞学检查确定动情周期,并将大鼠随机分组。其中实验1组每日进行力竭性游泳,直至动物处于持续动情间期状态,实验2组和实验3组为动物处于动情间期时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  相似文献   

9.
<正>一、准备活动的作用准备活动是体育与健康实践课重要环节之一,科学的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展的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因肌肉剧烈收缩造成的损伤;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减轻开始运动时由于内脏器官的不适应所造成的不适感;使大脑皮层处于的兴奋状态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准备活动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0.
这几天,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老喊腿痛,细问之下,原来是上体育课时老师安排她们练习了蛙跳。笔者认为,小学生上体育课不应该进行蛙跳练习。蛙跳练习属于速度力量性(爆发性)的身体练习,在力量练习中是超长收缩练习法,是退让性练习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更强烈地刺激肌肉,使肌肉的张力能产生更高的峰值。对于提高肌肉在被迫退让阶段收缩时的抗拉力和转入缩短收缩阶段的收缩力都有显著的影响,长期练习和训练,使跟踺弹性增加,胫骨、跟骨骨小梁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在体育训练中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但它也有缺点:采用此法时,若动作结构不当,则极易导…  相似文献   

11.
肌肉疲劳通常是指肌肉运动系统最大作功能力或者最大收缩能力的暂时下降,表面肌电图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变化,其检测具有非损伤性、实际性、多靶点测量等优点.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总结了运动导致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图特征,介绍了表面肌电图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前言心缩间期(Systolic Time Intervals简称STI)是心脏病学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对心脏的收缩功能进行定量测定。在临床心脏病学中,STI已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有关的研究表明,运动负荷的STI  相似文献   

13.
加长性收缩这个术语是近年新出现的一个训练术语.现有的来自前苏联的大部分文献似乎表明,他们在训练中使用了不同形式的加长性收缩练习,而这种练习能使爆发力显著地改善.爆发性能力或爆发力的定义为力量除以时间.它的改善表现为力量的增加(力)和时间的缩短(速度).一般来说,爆发性项目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是紧密相连的.一、加长性收缩爆发力训练的目的之一,加长性收缩在一个快速的爆发性收缩中募集数目尽量多的运动单位(肌肉纤维).肌肉研究表明,在一次正常的最大随意性收缩中只使用相当少的一部分运动单位.田径各个项目几乎都在使用的心理准备,就是一种为募集较多数目运动单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以 SD大鼠为对象,在一般运动负荷、运动超负荷及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肌肥大模型上,研究了心肌实质细胞和间质胶原成份的变化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结果表明,适宜的运动负荷导致心肌实质细胞和间质胶原成份成比例增长,左心室舒张功能增强,心脏发生生理性肥大;不适宜的运动超负荷和压力超负荷均导致心肌实质细胞和间质成份的破坏,心肌细胞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和替代性心肌纤维化,间质胶原成份增生,左心室舒张功能受到较严重损伤。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加速度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一项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S-570型扫描电镜和RM-6200多道生理记录仪观察分析了大鼠不同运动条件下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左心室几何构型和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一般运动负荷导致心脏发生生理性肥大,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升高,左心室流出道内皮细胞由于壁面切应力作用呈流畅梭形,其排列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左心室心尖部由于涡流及二次流作用,内皮细胞呈现卵石样外观,形态各异,排列无序;运动超负荷导致心脏肥大的同时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心脏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左心室流出道内皮细胞过度拉伸,个别内皮细胞损伤,左心室心尖部内皮细胞损伤严重,红细胞及血小板粘附。提示运动超负荷左心室内皮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由左室壁面切应力、涡流和血液淤滞及心内膜下缺血缺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速度滑冰运动员心脏超声心动图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速度滑冰运动员形态结构与功能特征,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21名速滑运动员的左心室进行检查。发现以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为代表的左心室收缩幅度指标明显异于普通人,女运动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是指高强度离心收缩或不习惯运动引起的肌肉结构、肌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破坏,通常表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肌力下降等.冷冻疗法是指将人体暴露在超低温下进行治疗的一种康复手段.本文初步研究了冷冻疗法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干预效果.冷冻疗法对机体的氧化应激、延迟性肌肉酸痛和炎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肌肉力量的恢复效...  相似文献   

18.
按摩治疗半月板嵌顿性损伤52例张文汇1)刘法泉1)梁春青2)半月板嵌顿性损伤,又称半月板错位,是指膝关节半月板前角被卡在股骨和胫骨相应关节面外面而造成的一种损伤。它不同于半月板撕裂性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膝关节损伤。自1992年5月至1996年1...  相似文献   

19.
肌肉疲劳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肌肉疲劳通常是指肌肉运动系统最大作功能力或者最大收缩能力的暂时下降,sEMG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变化,其检测具有非损伤性、实际性、多靶点测量等优点。多年来,应用sEMG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应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的时、频分析两个领域,主要的研究包括肌肉活动和肌肉疲劳的sEMG信号维数、复杂度、熵变化规律和特点等,认为肌肉疲劳至少存在两类作用机制,即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速摄影机、多功能运动遥测仪同步测试疾跑动作,探讨疾跑中腘绳肌收缩特征和诱发损伤的可能环节。结果表明,在一个复步中腘绳肌存在向心—离心—等长—向心收缩快速转换的特点;离心收缩时承受了较大的负荷刺激。分析提出,腘绳肌快速离心收缩力量不足是导致损伤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