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培养当代教育家,呼唤教育家办学,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美的教育理想之一。这让人们想起历史上的教育家。比如,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当代的,至少有霍懋征、斯霞等。细细想来,这些在今天看来堪称大师、教育家的人们,他们至少有两大特征很容易引发我们思考——一是他们当年所专注、所钟情的是"立业",立教育之大业,他们没有想到"成家",成为今天我们所说的教育家,教育大家。他们一生远离功利,"捧着一颗  相似文献   

2.
让教育家群星璀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是文化积淀的产物,谁也不能预约。但我们可以编织摇篮,静候他们的成长、花开。教育家是个性发展的结果,谁也不要去抹平差异。但有些东西是永恒的:呵护对教育的反思,坚定对教育的信仰。教育的历史是由所有的教育者共同创造的,但需要教育家来引领。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教育家,当下我们呼唤怎样的教育家?呼唤怎样的教育家时代?本期我们特别策划话题"一个产生教育家的时代",希望更多的教育者,有志于成为未来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3.
在几部大部头的中国教育史著作中,我们找不到卢作孚的身影;在《中国教育家评传》及其同类论著中,我们也没有发现有关其名字或业绩的记载。这或许是历史的误会、教育史学家的疏忽,也许是身处内地的卢作孚因其地理位置的偏远未入一些人的视阈。但我可以明白而严肃地说,这是不公正的,或是一种教育历史记录的缺失,亟需教育界及历史学界来弥补。奠定卢作孚作为一代现代教育家身份,无论是教育理论、思想或教育实验、事业等多方面都如此。可喜的是,今天学术界推出了一部新作,基本上解决了这一历史的困惑。这就是《教育开发西南——卢作孚的事业与思想》一书。  相似文献   

4.
提高教育质量,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教育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学习国外的教育理论,二是从自己民族的教育历史中汲取智慧。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化教育历史,孕育了一大批教育家。尽管他们没有构建自己的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不乏教育智慧。他们的教育智慧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孔子是我们民族最伟大的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孔子在世之日,坚持“述而不作”,自己没有亲自动手撰写论著。在他谢世之后,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论收集、汇编成书,这就是《论语》。《论语》凝聚了孔子一生的教育智…  相似文献   

5.
翦伯赞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历史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包括:在内容和方法上厘清一些重大的历史教育理论问题;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历史教学的三基思想;重视历史教材的编纂;提倡实事求是的文风和学风等。翦伯赞的历史教育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全面理解和揣摩其中的内涵,对我们今天的治学及历史教学与研究仍有启迪。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呼唤创新型教育家。原创型教育家是教育家的最高级类型或形式,一般产生于历史大周期的巅峰或转型时代。按照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体化说”解释框架,在中国现代教育发生发展的第一时期即体系形成时期.堪称原创型教育家者主要有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陈鹤琴等,他们历时半个多世纪,大约算是三代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原创型教育家的根本使命在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含着现代教育中国化与传统教育现代化两个方面,其变革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从历史和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都是原创性的。由此,更加突显原创型教育家的重要和伟大。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办学问题,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早在我国近现代教育肇兴之时,就有教育家提出,教育必须由教育家办。不过每个时代对教育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近年来,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教育家办学,是因为今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8.
关于教育家,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三条标准:热爱教育,懂得教育,终身从事教育。从这样三条标准来看,我们认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在教育内外环境迅速变化的今天,需要教育家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教育的走向。当然,能成为教育家的人只能是少数,但我们可以站在教育家的高度来  相似文献   

9.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教育家,是教育工作中最富有内涵的举措。温家宝总理曾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而教育家就是我们教师队伍中仰望星空的人,他们在寥廓而深邃的教育天地里,  相似文献   

10.
许昌良 《江苏教育》2008,(17):17-17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让我们高山仰止。早年陶先生办晓庄学校.开生活教育之先河,如果陶先生今天做四星级中学校长,恐怕也相当艰难与无奈。作这么一个设想是想说,一个教育家的成长需要教育行政的理解与认同、接纳与支持,倘若他的头上也顶着经费、升学率、安全等一把把利剑,晓庄学校的历史也许要重写。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家,现代教育的开山鼻祖。杜威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是一个真正的实验室,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检验所。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出现思想家和教育家,大都是在动荡和大的历史变革中,而在当代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革中,却很难出现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大学要出真思想,就需要深刻地认识当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在社会和大学生对当前大学教育所持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正>这本书里,我们介绍了我国历史上五十二位有名的教育家。他们之中,有的是终生从事教育事业,有的在教育思想方面作出了贡献,有的既是教育家又是教育思想家。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开创者和建设者,是中国教育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教育业绩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通过对教育家教育故居的保护、展览与研究,可以承继教育家的教育遗产,发扬教育家的教育精神,缅怀教育家的教育业绩,对于教育的继往开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保护、展览与研究中匡教育家的教育故居,建设教育家纪念馆,使其成为教育界的文化品牌,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育家     
正主持人语苏格拉底、孔子、苏霍姆林斯基、卢梭等一个个伟大的名字,辉映在寥廓的教育星空。教育家的伟大,在于他的思想光辉穿透了岁月的年轮,烛照在后世的教育大地上,激励着今天的教育者沿着历史的足迹,开创新的教育航程。"阅读教育家,书写教育史,成为教育家。"这是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赋予培养对象的历史使命。三年来,第二批培养对象中的小学校长们在导师的引领下,自觉将"阅读教育家"作为每天的"必修课"。重温了教育家们的思想旅程,惊叹于他们如宗教般的教育情怀,惊叹于他们继往开来的教育实践,惊叹于他们深刻透彻的教育哲思。于是,我们对那些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多  相似文献   

15.
今天在这里召开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集》首发式,这是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的出现和成熟,也标志着我国一批当代教育家的涌现。长期以来,我们只介绍宣传外国的教育家,把他们的学说拿来推广引用,总说没有出现我们自己的教育家。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土生土长的教育家,看到了她的教育思想体系,看到反映她教育思想的八卷本《李吉林集》。  相似文献   

16.
每当面对现实教育的问题,我都会产生对于教育家的渴望。因此,我们需要对教育家做进一步的思考,思考什么样的人就是教育家。根据多年的研究,我觉得教育家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在特征,即教育精神、教育思维、教育机智。而具有教育精神,显然是教育者通向教育家的第一步,所以,教育家必先具有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办大学,大学要教育家来办”,这本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但反观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一百多年的曲折历史就会发现,这个基本的常识却在现实中难以落实。由孟丹青博士撰写的《罗家伦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一书,把罗家伦放在中国大学教育百年的历史发展背景中去考察,通过他与时代的互动,以及和同时代人的比较,可以看出他在历史坐标系上具有独特的位置和地位。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教育家办大学艰辛探索的历史画卷,重点考察了罗家伦在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的教育实践以及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的发展具有有益的启示和重要的借鉴作用。罗家伦,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1897年生于江西南昌,1969年12月25日病逝于台湾。1928年8月,31岁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1932年8月至1941年9月,任中央大学校长。他是文学家、思想家,又是教育家、外交家和实干家。罗家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者和管理者,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切实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发展历史中的宝贵财富。他对教育环境、教学、学习、教材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仍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呼唤教育家的时代,因为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正处于一个教育家匮乏的时代,因为我们的教育已经被极端功利主义绑架。这种被极端功利主义绑架的教育,导致人们对教育本原的一系列认识是扭曲的。在这种贫瘠的教育土壤中,教育家的成长是极其困  相似文献   

20.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由来和历史划分 传统教育是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提出来的。在二十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宣称自己的教育主张为“进步教育”,而把在欧美一些国家盛行的,以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思想称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一词的由来。从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