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一个说法深入人心,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原本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既经不起推敲,也很难通过实践检验,但很多家长都自觉不自觉相信并践行了。时过境迁,当我们听到,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先生说,"‘不要输在起跑线’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不值得进行大事的宣传  相似文献   

2.
打开互联网会发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有一百多万个搜索结果,看来它的确深入人心。还有很多"别让农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3.
时下经常听到一些人提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愿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经常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往往并不是真正关心孩子的人,而是关心孩子身后那源源不断的经济来源,为了让家长愿意掏钱,找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是关心你的孩子,关心你的孩子的未来,其实是在意钱.  相似文献   

4.
儿童教育中的南辕北辙--兼评幼儿读经现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急功近利:儿童教育的时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往往是某些“教育方案”的广告用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并不错,错的是讲这句话时有些人有“大跃进”式的心态。更有人趁火打劫,利用一些家长关心子女成长而又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教育市场上大发不义之财。在“大跃进”式的心态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鼓励将导致儿童的生活受到伤害,将导致儿童的发展最终落后,这就是儿童教育中的南辕北辙。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好,但结果却害了孩子。家长想让幼儿学小学的课本,想让小学二年级学生学初中二年级乃至大学的课本。(实…  相似文献   

5.
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人生不是百米冲刺式短跑,而是马拉松式中长跑,起跑稍慢并不能对最终成就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能在起跑线上抢先,或者最起码能与别人同时起跑,谁又愿意在起跑的时候就落于人后呢?经过长期宣传,"知识改变命运"已经扎根于社会意识中,公众普遍认同教育是人生最初起跑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城市家长打破头择校,农村家长一门心  相似文献   

6.
谦让的价值     
曾经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虽然不断受到批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这仍然是许多家长脑子里的潜台词。  相似文献   

7.
据《京华时报》报道,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在近日召开的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他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言,不值得大肆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早期教育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幼儿家长的普遍共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所谓的"起跑线"上的"输赢",使得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问题上诚惶诚恐,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早期智力开发方案、特长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9.
晋生 《成才之路》2011,(8):99-I0016
时下教育有"三忧",老百姓议论,代表委员研讨,共同探寻着解忧的妙方良策。 "一忧"——拔苗助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很多家长为之焦虑。于是乎,不问孩子是否愿意,带着他们参加各种"学习班",把孩子搞得筋疲力尽。  相似文献   

10.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首先让孩子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不要让孩子输在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上。家庭,不是学校应试教育的第二课堂,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内容,家庭教育,一定要回归到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为价值标准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1.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大多数父母对待孩子早教的共识。只要有想法,总有实现的办法,可以这么说,经过了父母的努力,大多数孩子走出了输在起跑线上的魔咒,却又不得不面对新的尴尬:输在过程的沼泽和结果的陷阱中。  相似文献   

12.
仲达 《家长》2013,(8):7-11
时下有一句流行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着这句话,父母纷纷为孩子制订了各种学习计划、报培优班、上贵族校,忙得不亦乐乎。还有一句话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无论自己怎样辛苦,父母都要想尽办法,为孩子做好一切超前教育,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麻辣语录     
“比‘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悲哀的是。许多农村学前孩子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起跑线。”  相似文献   

14.
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家长都不陌生。虽然很多时候,这句话并不妥当,但用在孩子的牙齿上面,却很是贴切,要想孩子有一口好牙齿,确实要从"起跑线"上做起,甚至还要更早,早到他还没有出世时!胎儿期,为好牙齿打下好基础牙齿发育,从胎儿期就开始了通常情况下,孩子出生后6个月左右才开始长牙。但牙齿的发育时间可远远早于出牙时间。在孕妈妈怀孕的第2个月左右,胎宝宝的乳牙胚就已经开始发育了。到了怀孕4个月时,胎宝宝的恒牙胚也开始发育了。可见,孩子的乳牙和恒  相似文献   

15.
《课外阅读》2015,(4):52-53
<正>匿名网友:我最反感的一句话是:"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不管这句话正确与否,它直接与我的灵魂相抵触。虽然这句话带给人的好像是鼓励,好像是不错的指引,但是我无论何时听到这句话,得到的都是消极的影响,都是负能量。一张SHOUJI买卖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太凶残了,首先把家长置于一个负面的角色和不利的位置,不购买它家的商品,家长  相似文献   

16.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近年来也不断遭到质疑和诟病。普遍认为这句商家的炒作之言,误尽天下孩子。于是有人提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养是漫长的过程,越大的“人才”,越是“大器晚成”。因此,“人生没有起跑线,孩子成长在苗圃里,教师包括父母是园丁,让孩子在自己的地盘上,不断吸取养料,不断正常发育,园丁们悉心照料,尽可能多地给予关爱,孩子未来会长成参天大树,不需要跑到哪去。”  相似文献   

17.
郑哲芸 《辅导员》2010,(8):30-30
在社会高速发展.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家长们经常把“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挂在嘴边,有的不断地给孩子添加补品,导致孩子早熟、营养过剩的情况屡见报端.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教师博览》2012,(10):33-33
我最担心的是教育。教育是百年树人,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这就像土豆要退化一样,因为你教育出来的学生,再过十年,他就是老师,然后他再接着用这一套方法去教育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下去的话,教育就是在不断摧毁人。家长们都喜欢说一句话,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中国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中  相似文献   

19.
潘石屹 《教师博览》2013,(10):28-29
<正>名字里暗含的期许:懂得让,要得少我常常感到现在的教育,让人很紧张,比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教育他去争去抢,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你不争不抢就没饭吃!我曾经在北京动物园里亲眼看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11,(6):6-6
“我可以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不值得进行大肆宣传和推广”。日前,教育部基础一司副司长王定华的这句话,在家长中引起不小的反响。看到这句话.我马上又想到著名学者周国平的一段话:“郎朗成了一个‘坏榜样’。一个郎朗牺牲了多少孩子的童年?这是赌博,实际上赌赢的机会太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