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杰  陶坤  彭彦  张斌  袁勤  燕小妮 《体育科技》2012,33(3):105-110
成年人体质健康状况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选取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登录书(成年人20—39岁)所调查的湘西侗、苗、土家族成年人的数据,对不同民族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和对部分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探寻20~39岁湘西侗、苗、土家族成年人身体形态指标之间的差异和受到那些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成年人体质现状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测试标准》对西安市成年人进行抽样测试,对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首次对西安地区成年人的体质现状,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女子体质水平略高于男子,科教类男女体质水平最好,农业和工业类的体力劳动者体质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契机,通过对镇江市城镇成年人进行体质健康抽样调查,依据社会分层理论对镇江市测试成年人群进行分组,对不同阶层成年人体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镇江市不同社会分层成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4.
湘西地区普通高校学生1992~2002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湘西地区1992年和2002年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地区大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作1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西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10年间,湘西城乡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有所提高,单细、瘦弱的体形特点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映生理机能发育水平的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多数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柔韧和耐力指标下降明显。10年间,湘西大学生视力状况城市学生得到明显改善,乡村学生有所提高,城乡大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舟山海岛地区成年人体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和掌握舟山海岛地区成年人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 ,对 2 5 75名海岛地区成年人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海岛地区成年人体质的总体水平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体质状况存在差异 ,成年女性的体质状况好于男性 ;城市非体力劳动者的体质状况好于农民和城市体力劳动者 ;男性体质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和掌握常州市成年人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运用体质测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3254名常州市成年人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了其身体素质及生理机能的规律变化,为相关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冯芳  肖水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5):12-14,28
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手册》和《海南省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海南省五个市、县的3类成年人群进行了体质测试,旨在研究和探讨海南成年人的体质特征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影响成年人体质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浙江省 4 310 9名成年人的体质测试 ,比较分析了年龄、性别、职业、生活环境、体育锻炼、社会经济等因素对成年人体质水平的影响。结果提示 ,年龄、性别、职业和生活环境都对成年人体质有一定影响 ,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体质水平 ,而经济发展并未促进当地成年人的体质同步提高 ,这进一步说明体质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加强健身宣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和营养状况,为提高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619名,测试其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50m跑、握力和立定跳远,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均逐渐增加,50s跑时间逐渐减少;14岁男生的肺活量、13岁、14岁男生的握力和立定跳远显著高于同龄女生(P0.05);除50m跑成绩外,留守儿童的各项体质指标均低于全国同龄儿童(P0.05)。结论:湘西地区12-14岁苗族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发育水平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新疆柯尔克孜族成年人身体素质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抽样调查对新疆 15 0 0名柯尔克孜族成年男、女身体素质 8项指标的测试 ,进行研究分析 ,揭示新疆柯尔克孜族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和城乡间所存在的差异等 ,为研究柯尔克孜族成年人体质变化的规律和制订各项体质评定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惠州市2000年国民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浩 《体育学刊》2003,10(1):56-58
采用随机抽样 ,对惠州市幼儿、成年人、老年人 2 6 5 6例进行体质测试。统计的各项指标的平均值 ,可作为惠州市成年人、老年人、幼儿体质测试和研究的基础值 ;成年组与 1997年测试结果相比 ,体质状况有所上升 ,但女子不如男子 (P <0 .0 5 ) ;农村人群体质低于城市人群 ,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 ;老年人的体质不合格率高 ;幼儿组体质状况趋于正常 ,城市幼儿体质状况好于农村 ,但农村幼儿的勇敢、胆大的品质优于城市幼儿 ;有科学指导、经常且有效的体育锻炼才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抽样调查、测试和分析新疆1 500名锡伯族成年人城乡男、女身体形态7项指标,揭示了新疆锡伯族成年人身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与全国指标差异及其原因等,为研究锡伯族成年人体质变化规律和制定各项体质评定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锡伯族成年人男、女身高、体重均高于全国均值,且已经有了明显的肥胖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中国与云南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状况和发展规律,了解我省成年人在完成定量负荷测定时的心血管机能现状及规律,我省参与进行了1997年中国成年人体质监到工作。通过对我省四个地区13个监测站的5625名成年人台阶指数的调查,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我省成年人18岁至60岁(女55岁)对完成定量负荷时的心血管机能在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根据镇江市20-59岁成年人体质监测结果,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镇江市成年人体质状况进行内部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了镇江市成年人体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和梅州市成年人体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光宁 《体育学刊》2001,8(6):22-24
通过对梅州市2157名成年人的形态、机能、素质3类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和广东省成年人体质平均指标在9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梅州市成年人体质合格率低于全省平均值2.2%,在身高、肺活量等5个方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在体重、握力、成人柔韧性等方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另外,梅州市5类不同职业人群体质的状况依次为机关人员、商业人员、科教人员、农业人员、工业人员。  相似文献   

16.
徐岩  江年  戎爱群  薛胜峰 《体育科技》2012,33(1):80-82,89
根据南京市20-59岁成年人体质监测结果,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南京市成年人体质状况进行内部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了南京市成年人体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监测采用随机抽样测试, 对象是本市18 - 60 岁( 女55 岁) 的公民, 获得有效数据1467 个, 主要结果为: 所测试的各项指标的平均值, 可做为惠州市成年人体质测定和研究的基础值; 惠州成年人体质总体合格率正常, 女子优于男子, 脑力劳动者优于体力劳动者; 在测定的各项指标中, 标准体重、功能指数、肺活量等指标是今后惠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要注意提高的指标; 应进行有科学指导的、经常性且有效的体育锻炼才有利于提高惠州人的体质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测试标准》 ,笔者对陕西省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我省成年人有半数以上不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农民不参加锻炼人数的比例最高 ,我省人均体育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空间自相关在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GIS数据库并分析肥胖和体质总体状况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利用2000年和2005年对江苏省国民体质调查的数据,建立GIS空间数据库。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分别对江苏省成年人肥胖率和体质总分进行全局性和局域性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全局性分析显示,无论是成年人肥胖率还是体质总分的增量变化的标准化结果Z(I)均大于1.65,说明江苏省成年人的肥胖率和体质总分的增量变化在全省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局域性分析显示,全省成年人肥胖率的增量变化在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苏中地区则呈现空间负相关性。另外,对体质总分增量变化的局域性分析显示,苏南地区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苏北地区表现为空间负相关性,苏中地区则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各市成年人无论肥胖率还是体质总分的变化在空间上均具有趋同性;(2)肥胖率的增量在苏南和苏北呈现同步高增长的趋势,而在苏中则表现为同步低增长的趋势。体质总分的增量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南部地区表现为同步增长的趋势,而在北部地区则表现出负向趋同性,形成一个不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空间聚集区域。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象:对淅南沿海地区6城市的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共3085个监测对象进行了体质测定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012份、占97.63%。其中(20~59岁)男性1458人、女性为1253人,老年人(60~69岁)男性为167人、女性为134人。研究方法:采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方案的问卷指标及测试标准,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指定体质监测器材,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检测员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测试,测试数据及调查结果输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录入系统,建立FOXPRO数据库,用SPSS10.0软件作描述分析及I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分析:1.城市成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