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春兰 《新闻前哨》2001,(12):20-21
广播语言的形象化,就是将广播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听众看不到、摸不到的景象、事件和事理,运用鲜明、逼真、具体和生动的语言,通过广播展现在听众面前,使他们身临其境,如见其人,获得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广播形象化的语言反映的是具体新闻事实的形象、形态。 广播语言应该形象化,这是广播的特点和听众听觉规律决定的,也是广播新闻稿件写作的重要特点。 广播语言的形象化与文学艺术创作中语言的形象化是有区别的。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语言形象化,即饱蘸浓墨的描绘和精雕细琢的刻划。广播语言的形象化则不同,它受广播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2.
广播消息是一种以有声语言和其他音响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广播新闻体裁。广播消息和报刊消息一样都要写成文字稿,但由于广播消息与报刊消息所使用的传播工具不同,因而有不同时写作要求。广播新闻是“说”的新闻,因而要尽可能按照“听觉规律”的要求办事,它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必须适合于听众通过听觉来接受信息的传播特性。导语直入,简明扼要,不绕弯子,不卖关子广播消息的导语在写作上类似报纸消息的标题,既不过于抽象,又不过于具体,而是虚实结合。报纸消息的导语前,一般都有生标题、副标题、引题等。这些标题是读者…  相似文献   

3.
广播新闻要通俗易懂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已近三十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收到一些朋友寄来的稿件的复印件,其开头三个字是“本报讯”,显然作者的初衷是为报纸写新闻。报纸上的新闻是依靠人们的视觉来接收的,而广播新闻则诉诸人们的听觉。由于接收新闻的器官不同,广播新闻必须顺应人们的听觉习惯。在漏听之后往往是无法弥补的。又如,看报纸时可以边看边查字典,而听广播就不能这样,听广播不像看报纸,必须识字.而广播听众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受众面比较广。这就向广播新闻的作者提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播新闻靠声音传播信息,也靠声音来感染、吸引听众.因此,广播新闻必须在"声响"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广播"声响"的传播优势,让"声响"成为广播新闻的主流,以"声"吸引听众、感染听众,使广播新闻能够"响"彻大地.  相似文献   

5.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广播语言要形象化,这是广播的特性和听众听觉规律决定的,也是广播新闻稿件写作的重要特点。笔者认为,广播新闻语言要做到形象化,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6.
广播是依靠声音来沟通听众的大众传播媒体,这就决定了广播广告必然要通过声音传播广告信息。广播广告跨越了字的局限,不受化层次的制约,雅俗共赏,受众范围广泛,经济实惠,借助亲切动听的语言,配以动人的旋律和真切的环境声效,能使广大听众在美妙的听觉艺术氛围中接受广告信息,  相似文献   

7.
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宣传的。它以听觉取胜,有传播快的一面。但是,它没有报纸新闻字形、画面、位置等特长。所以广播新闻必须注意从听觉上区别字意、词意和文意,不能让听众因看不到字迹、画面而引起误解和费解。怎样在一听而过的、稍纵即逝的瞬间抓住听众,这是我们广播战线上一个需要研究的、经常摆在议事日程上的课题。从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编写广播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制作标题上要简明扼要。报纸上的新闻标题有眉题、主题和副题,可以在字型大小、他置主次和题图上表现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孟玲 《新闻三昧》2004,(11):32-33
录音报道是广播特有的报道形式。通常由人物讲话,现场音响和字叙述三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了有声语言与现场音响,有利于声音优势的发挥和听觉魅力的形成,容易使听众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察其情的现场感受。因而受到听众和广播新闻工作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广播是通过诉诸听觉而达到传播目的的大众传播媒介。听众接受传播内容的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广播的传播效果。因此,认真研究听觉接受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指导广播新闻实践,对于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十分必要。 听觉在接受新闻信息时体现出哪些规律性呢? 喜具体 忌抽象 听觉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往往容易接受具体的新闻事实,而对抽象的事实和概念则难以接受,表现出喜具体、忌抽象的心理现象。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首先接触具体的事物,得到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获得理性认识。人们听广播,实际上是通过广播这一媒介来认识外界事物。在收听广播过程中,人们的思维往往也遵循着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运动过程。由于广播依靠声音进行传播,播出的内容看不见、摸不着,稍纵即逝,过耳不留,并且一刻不停地一直播下去,听众在接受广播  相似文献   

10.
广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是用声音来传递各种信息,通过声音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广播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广播报道必须充分发掘声音的魅力,用声音来传播信息,用有声语言诉诸大众听觉。因此,在  相似文献   

11.
一广播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一种听觉艺术。用声音传播信息是广播的主要特征,听觉感知是广播的本质属性。广播在宣传方式上,要组织制作宜于显示声音特点的广播节目;在语言运用上,要采用便于听觉鉴别和接受的表达方法。广播特点决定了广播对语言的要求,广播语言不仅要通俗口语,简洁明快,准确规范,让人听得清楚、听得明白,还应当清晰响亮,和谐悦耳,优美动听。广播对语言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口语化广播与其他说话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传递几乎全靠有声语言,基本没有其他凭借,声音在广播中是无形无态的,这样与听…  相似文献   

12.
广播,是以诉诸人的听觉来达到自己传播目的的媒介。其传播效果如何,最终要看广播对听众的审美要求满足到什么程度。研究听众对广播的审美要求,也就是探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能使听众在“线性传播”的单位时间最容易听明白。因为,听明白了才可能接受,接受了才可能审美。窃以为,听众对广播的审美要求大致是:具体、形象,通俗、浅显,清晰、连贯,声情并茂。 审美要求之一——具体、形象 听觉接受的对象是声音,听众听广播是被动接受信息,播出内容和播音速度的快慢,是由电台来控制的。从几十秒的短新闻到几分钟的长通讯,如此没有停歇,容不得听众细细思索、品味。这样,首先要求的是具体、形象的东西,听众才能一听就清楚、明白。而抽象、笼统的东西则进不了大脑的储存器,自然谈不上审美了。 听广播是通过声音来认识外界事物的,广播中具体的信息符号留下来的印象才容易让人记住,并在瞬间理解。以构成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迅疾拨动感应的心弦。比如,当听到消防车的警铃,便马上知道是失火  相似文献   

13.
提倡写视觉新闻,这虽然是新闻界提了多年的老话题,至今却仍有现实意义。广播新闻是写给听众听的,难道也提倡写成视觉新闻?广播的声音,听众难道能看到么?笔者认为,广播新闻虽然是写给听众听的,是诉诸听众听觉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为视觉形象。广播新闻所提供的具体形象的东西越多,诉诸听觉的内容越具有立体感、画面感,它所能转化成的视觉形象就越鲜明生动,就越能打动听众。因此,广播新闻同样要写得有视觉感、立体感。笔者拟从听觉形象转换为视觉形象的物质基础、转换的具体过程和转换的必要条件等方面,对这个问题略抒浅…  相似文献   

14.
许斌 《新闻界》2004,(1):54-54
广播是靠声音符号传播,是一种线性传播,其转瞬即逝和不可逆性是广播的致命弱点,这直接影响了广播新闻的收听效果。如何克服这些弱点,增强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重视和挖掘广播新闻的“视觉效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即运用广播的表现手法,通过听觉形象的“展现”,尽可能地激发听众的想象和联想,使声音符号立体的,形象的传递给听众,让听众得到的声音信息是“可感知”的,也就是让听众获得通常听说的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5.
毕一鸣 《中国广播》2010,(12):83-85
广播语言曾脱胎于报章语言,尽管在广播实践中也在不断强调口语化和可听性,但是书面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以至于在听觉感受中,难以传达出清晰、准确的广播讯息,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广播的传播效能和效率。本文试图论述广播语言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广播听觉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能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善于抒发和渲染感情的优势,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从而产生对听众感情的撞击,使广播新闻之情与听众之情实现相通与相融,以进一步提高广播宣传的感染效果,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广播新闻如何向听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呢?关键是充分挖掘广播新闻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有声语言和音响所具有的以声传情,以声蕴情,以声动情,先声夺人的表达功能,去拨动听众感情的琴弦,引起感情的“冲动”与“爆发”,使报道思想、报道内容留在听众的情感中。每当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声情并茂入情入理的广播新闻时,往往情  相似文献   

17.
广播是通过声音来传播的,受众从收音机里听到多少,理解多少,记住多少,直接影响到广播效果。听觉做为人体的五种感觉之一有其自身的规律,写好广播稿必须研究这种规律。听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往往一是进行选择性接受,容易接受与自己观念、思想一致的信息,不易接受与  相似文献   

18.
“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新闻报道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就常常要介绍它的背景。”(陈克寒《新闻要有背景》)广播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它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除了这“共性”上要求外,广播新闻要注意背景材料的运用也是由广播“个性”所决定的。广播新闻是通过电子音频技术,运用听觉符号有序组合向特定范围的听众传播新近发生或还在发生的事实报道,由电波携带的声音,虽然可以穿越千山万水不受空间和其它传递条件的限制,把信息送到听众的耳际,但广播传播有其自身的弱点,那就是广播这种诉诸于声音的…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要做到平实自然、生动流畅,笔者认为除了主题鲜明、逻辑清晰以外,就是要注重运用声音、善于用特色鲜明的话语说明事物、表达观点;推敲语言文字、把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不照抄照搬文件和领导讲话。整个采写编过程,都紧密围绕听众的听觉效果来展开。  相似文献   

20.
广播,从其传播介质特征说,是以声音实现传播效果.广播新闻评论则更应突出以话传神、以听动心的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以"聆听有思想的新闻"这样广告式的语言强调其新闻与传播的特征,可见受众不但要"听清楚"新闻,还要从新闻中"听出来"思想,广播新闻评论则更应让受众"听明白"观点.听觉的要求首先是悦耳,其次是赏心,让点睛的话语赏心悦耳,也就成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如何做到赏心悦耳,写作时如何考虑让听众"听明白"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