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生态公正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态共同体.生态公正要求在这个共同体中,人类应当合理地行使自己对待所有成员(包括人类自己)的环境义务,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生态公正是涉及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利益和义务上的合理分配准则,既包含对待人类成员施行生态正义,也对非人类存在物施行生态正义.  相似文献   

2.
迈克尔·波伦的《植物的欲望》是美国当代生态散文的代表作。作品从自然史与文化史的视角详细叙述了苹果、郁金香、大麻、马铃薯四种植物与人类共同进化的历史,表现了作家对人类与植物生态间性关系的哲学思考。《植物的欲望》是环境危机中的文学想象,也是现代农业技术与田园理想在作家心灵中的诗意折射,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丰富的生态意蕴、跨学科的知识谱系以及多样化的散文话语成为当代生态散文的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3.
环境危机催生了环境运动,环境运动孕育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环境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之生态伦理观正在向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发起全面挑战。在非人类中心主义之生态伦理观影响日盛的情况下,现代环境法之哲学基础应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法律观向生态中心主义法律观的转变,调整对象应实现从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向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转变,法律主体应实现从人到非人类存在物的扩张。将法律权利主体从人类扩展至动物、非人类生命体、乃至自然物是法律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探究生态伦理发展轨迹,其价值维度经历了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审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其实质是建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生态伦理观。这种生态伦理观的建立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尤其具有现实性,它既是当今时代的生态要求,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人类生命与所有非人类生命物种组成的生命共同体是一个道德共同体和正义共同体。在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存在着公正地对待非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生态正义之责任。由所有生物共生形成的生命之网则是产生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环境利益的根  相似文献   

6.
张建国 《红领巾》2005,(3):127-129
<汀克溪的朝圣者>是美国当代生态散文的典范,它蕴涵的生态思想主要有:回归自然,重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崇尚生态整体观;质疑工业文明,主张物质生活简单化,提倡生态保护.这些生态思想谈不上创新,却以有所创新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反映了美国当代生态散文家在大自然中的新体验和大胆思索.  相似文献   

7.
布赖恩·巴克斯特在《生态主义导论》一书中为生态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和辩护。他认为,生态主义与其他意识形态在许多重要方面有所不同。它以非人类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和道德诉求作为核心主题,以整体主义作为其他生命形式拥有道德地位的形而上学基础。它还鼓励人们在实践的层面采取行动,将非人类存在物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逐一修正现有的政治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模式,管理人类活动的范围,实现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之间的生态正义。  相似文献   

8.
休斯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休斯认为,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坚持一种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当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价值评价框架。生态依赖原则表明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必须坚持在自然中定位社会,生态影响原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休斯的诠释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及当代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动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宇宙人类中心主义、神学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且认为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类中心主义所引起的,对此,笔者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说明人类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究其实质,就是人类的价值危机,虽然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但非人类中心主义也断没找到真正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新的价值理论,人类要走出困境,必须再度寻找生态价值观新的生长点,生态伦理学正确的生态行为价值观的建立,仍得从人入手,必须以人性的协调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旨明。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成长于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当代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人格异常和人格障碍问题。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人类存在的高度疏离化,其中,人与自然疏离是一种原发性的疏离,它进而导致人与人的疏离,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疏离。这种人类存在的高度疏离化是人类精神世界失衡的表现,进而也就是人格失衡的表现。健康生态的人格意味着我们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女性与自然联系紧密,她们思维更感性化、诗意化、自然化。因此,高校女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女性优势,帮助当代大学生学会关爱生命,树立"诗意地栖居"意识,"学做真人"意识,以一种生态意识面对自然、自己和社会,从而塑造人格的生态美。  相似文献   

12.
人类在面临生态危机时 ,迫切需要建设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在生态伦理当中 ,人的主体性的确立是关键 ,目前存在着对人的主体性理解的误区 ,为此必须重新界定人的主体性的地位 ,并在现实层面上加以建构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人的生态意识和道德素质的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全新型的德育理念,它不仅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进行伦理道德的评价,从而有利于人们摆正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生态社区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社区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类聚居形式。建设生态社区是实现生态城市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哲学角度论述城市生态社区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正承受着发展与环保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加大生态道德建设力度。培育生态道德,要启动习惯力量,培育人与自然的和谐胚基;彰显理性力量,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念;发挥情感力量,激发人与自然的情感认同;挖掘文化力量,拓展人与自然的亲和空间。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公平是研究和践行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生态公平既包含人与人的关系,更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将生态公平纳入社会公平体系中,会进一步丰富当代社会公平原则的建构。将生态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也会帮助我们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从动物的角色功能看当代电影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意识中一个重要的视点,是关注人类和其它非人类生命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电影在不同时期对于动物角色功能给予了不同定位。在从阶级叙事到人性叙事的不同叙事模式中,生态意识始终未能浮出地表。生态意识的缺席,既有思想领域、文学领域内生态意识匮乏的间接影响,亦有导演等自身生态视野的缺失的直接因素。而近年来环保电影的出现,在显示差距的同时,亦昭示着新的希望的降临。  相似文献   

18.
"自我"在确证、实现自己中所体现出的为他属性,在我们看来,可以称之为人的公共性.对于人的公共性及其实现,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说古代的公共性是"自我"缺失、遮蔽的抽象的公共性,那么近代公共性就是"自我"越位和错位的负的公共性.现代公共性虽然实现了某种转型,但由于其所导致的相对主义后果,不仅有人发出主体性黄昏的哀叹,而且有入主张主体"死"了,甚至有人主张人都"死"了;因而不免给人造成又回到了缺失自我的古代公共性之嫌.20世纪以来,政府通过转变职能来弥补和纠正由于个人原子化、自我错位、越位所造成的负公共性或公共性缺失除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外,反而引发了政府自身的公共性的危机.因此,就人的公共性及其实现进行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走向类主体--当代社会人的转型与教育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建军  尚致远 《教育研究》2005,26(1):23-29,47
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所以,当代社会人的转型,要求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全球化社会的到来,使人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这就是从单子式主体到类主体,从个人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革,走向类主体教育。这就要求教育目的观从个人主义走向共同体主义:教育实践观从对象化活动走向交往;教育内容观从片面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项贤明 《教育研究》2005,26(5):9-14
人的发展与自然界的一般发展变化以及动物的生长发展之间有联系亦有区别。人的生长发展的特殊性在于:人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遗传物质的制约,人的生长发展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人在其生长发展过程中是自决的。由于这些特殊性而形成的复杂性和不可控制、不可重复、不可精确预测等特性,决定了人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一般发展变化。人的教育活动与人改造自然的行动也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的发展是在个体、群体和类等许多层次上同时进行着的,教育活动也在这些层次上进行,并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的存在方式本身就有着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二重性质,人通过教育而成为人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人的二重存在方式实现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