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知识相关度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费成  罗志成  曾杰 《情报科学》2008,26(5):641-646
本体是表示知识相关性的工具之一,但是本体的若干缺陷限制了其在相关性表示中的应用。对此,本文基于一个大型的领域本体—“国共合作”,开展知识相关度的计量实验。该实验计算了若干种计算语言学的相似度度量方法与真人判断结果的相关系数,进而比较了各种方法在知识相关度量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此类度量方法能够弥补本体在表示相关性时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语言哲学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不管是语言学家还是哲学家,他们的研究往往是将语言作为方法或是切入点来研究哲学,哲学是最终的落脚点.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哲学的课题时容易偏离语言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忽视了从哲学思想出发对语言学的本体进行研究.对此现象,笔者分析了原因,并从分析哲学对西方主要语言学思想理论的影响入手,以语言学发展的具体事实为例来论证哲学思维对理论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讨论了语言学家的语言哲学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使用人工或常用软件工具获取本体概念及概念间关系已无法满足自媒体环境下大数据的本 体构建及维护的要求,本文尝试用自动或半自动方式予以实现。【方法/过程】对电子商务领域原始语料进行分句、 分词等预处理,构建领域语料库;使用基于语言学以及统计学的方法提取电子商务领域本体概念,同时提出基于混 合策略的本体概念抽取方法;然后使用基于语言学、聚类的方法提取电商领域本体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的分类关 系,使用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抽取其本体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的非分类关系。【结果/结论】将文本挖掘与本体 构建结合起来,提出了领域本体概念及概念间关系自动抽取与本体构建方法,实验表明使用本体框架 Jena利用此方 法可以自动构建电子商务领域本体,并可将其应用到通用的语义检索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建构商务英语语言学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建构商务英语语言学所面临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商务英语学科可持续发展、商务英语语言学的本体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建构优质的商务英语语言学体系,为推动商务英语语言学广泛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如何从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看我国英语应用语言学教学是二十一新世纪以来我国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及个人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语言学的基本含义,探究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并对我国英语应用学教学的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张伟伟  王双凤  赵忠君 《现代情报》2015,35(12):160-166
旅游本体是将计算机本体应用于旅游领域,国外的相关研究集中于旅游本体的构建和旅游应用。通过详细介绍已建的旅游本体库以及重要的旅游应用,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旅游本体的管理、扩展、自动化构建、信息安全以及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体语言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威  张立臣 《情报杂志》2006,25(7):61-64
对Ontology语言及其应用研究作了简要的综述:首先比较分析了五种基于XML的Ontology语言,介绍了其它基于谓词逻辑的本体描述语言、基于图的本体描述语言和Web本体语言及其相关本体开发工程;分析了本体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本体应用研究现状;总结了本体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关于本体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金睿  王芳 《情报科学》2007,25(6):949-956
本文是一篇关于本体论的综述性文章,介绍了本体的概念、本体的理论研究,包括本体的建模元语、分类、表示语言、构造规则以及目前研究本体的权威机构,对与本体相关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分别探讨了本体与语义网络,本体与语义网,本体与叙词表的关系,最后介绍了本体在信息检索以及其他一些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体语言研究综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威  张立臣 《情报杂志》2006,25(7):61-64
对Ontology语言及其应用研究作了简要的综述首先比较分析了五种基于XML的Ontology语言,介绍了其它基于谓词逻辑的本体描述语言、基于图的本体描述语言和Web本体语言及其相关本体开发工程;分析了本体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本体应用研究现状;总结了本体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病理语言学是运用医学技术和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治疗语言功能紊乱和言语障碍的学科,又称临床语言学。病理语言学家根据病人失语的不同特点来判定病人脑损伤的部位,进行康复治疗。病理语言学是语言科学对各种形成语言障碍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琦 《情报探索》2011,(7):61-63
近年来本体被应用于多种领域,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文章通过对近5年我国有关本体用于信息检索研究论文的分析,总结了本体在信息检索中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并对本体在信息检索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OWL本体存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中国科技信息》2007,(21):118-120
语义Web环境下本体数据的存储是本体管理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研究了本体描述语言OWL的概念、OWL本体的组成部分,以及OWL本体的存储模式,对几种典型的本体存储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给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本体构建方法和开发工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宇松 《现代情报》2009,29(9):17-24
语义网的提出与发展促使了本体机制作为一种能够描述语义的新型知识组织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体的构建及其应用成为知识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体构建是本体应用的基础,需要各领域的专家遵循一定的本体构建原则,在合理方法论的指导下,采用恰当的关键技术或使用便捷的本体开发工具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16日—18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期"黉门对话",此次对话的中心议题是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化的跨学科视野。"对话"分为五场,共邀请海内外20多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相应议题进行讨论。五场对话在语言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讨论基因学、认知心理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数学等学科与语言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的关联和差异,共同探讨跨学科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消除学科间的壁  相似文献   

15.
潘鹂 《科教文汇》2013,(25):115-115,117
汉字作为汉文化重要的承载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规律性可循,汉字本体研究作为汉语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对汉字理据性构字的掌握有助于我们认识并掌握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一般教学规律,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本文就汉字本身构字的理据性,以汉字本体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做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文本体的半自动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构建是开发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和根本,目前中文本体库的构建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建库阶段,造成本体应用人力成本高,开发周期长的问题.讨论本体的半自动构建可以简化本体库的构建过程,推进本体技术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本体构建的软件工程学方法、语义提取方法和素材选择原则,讨论了结构化、半结构化知识源构建本体的方法与思路,并以实倒进一步论证了研究方法和思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赵忠君 《情报科学》2012,(1):149-154
在人工智能与法律的研究背景下,法律本体在法律知识表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着重梳理现存法律本体的研究内容,分别阐述了法律通用本体和法律领域本体的研究现状,其中涉及到法律本体构建的理论基础、方法、工具、语言、应用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基于本体的公共危机事件情景模型研究旨在给应急决策者创造熟悉的环境和场景,引导和支撑应急决策者适应和了解当前态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决策行动。[方法/过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支持政府危机决策的情景构建体系,运用本体论的思想与方法构建了危机事件情景模型,并对其特征及应用价值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基于本体的公共危机事件情景模型以危机情景为描述对象,以本体作为知识组织体系的描述手段,以情景知识元素作为语义单元,以语义知识网络作为情景表现形式,具有语义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够有效支持政府危机预警、监测、指挥、评估等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汉字作为汉文化重要的承载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规律性可循,汉字本体研究作为汉语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对汉字理据性构字的掌握有助于我们认识并掌握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一般教学规律,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本文就汉字本身构字的理据性,以汉字本体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做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梁璐 《情报探索》2013,(4):37-40
在介绍本体概念及构建的基础上,对中医药领域本体的功能、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进行归纳。以"中医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为例,介绍中医药领域本体构建过程,最后对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