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合成了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消旋体,对所合成到的消旋体化合物进行了手性拆分实验研究,找到了以焦谷氨酸为手性拆分结晶试剂,5-硝基水杨醛为不对称结晶诱导催化剂,乙醇-水溶液为溶剂的实验条件.反应条件温和,所得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高,其中R(+)-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拆分收率为74%,[!]D+446"(c=1.0,CH3OH);S(-)-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拆分收率为71%,[!]D-443"(c=1.0,CH3OH).  相似文献   

2.
手性氨基醇作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多种不对称合成反应中.以氨基葡萄糖为原料设计合成一种新型手性β-氨基醇.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首先与氯甲酸甲酯缩合,再先后经过甲基化、苄叉保护、碱性水解反应,得4,6-O-苄叉基-2-脱氧-2-氨基-α-D-吡喃葡萄糖甲苷.4步反应总收率35%,对目标化合物及反应中间体的结构均进行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3.
天然手性化合物4-羟基-丁烯内酯(2)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也是合成其他一系列手性化合物的起始原料之一。本文报道了(2)的较为简单的光化学合成方法,反应时间仅需18h,而且操作方便、条件温和,产率可达72.5%以上。  相似文献   

4.
α-熊果苷对黑色素合成酶-酪氨酸酶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人体肌肤的美白作用是β-熊果苷的10倍以上,并且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生长,无毒副作用;介绍了3种合成α-熊果苷的方法,植物细胞组织作为生物反应器法、微生物细胞转化法、酶合成法;其中与酶工程相联系的转基因微生物生产α-熊果苷和手性催化剂催化合成α-熊果苷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用微晶纤维素和甲基苯甲酰氯反应合成了手性填料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CTMB),并涂敷于氨丙基硅胶上,制备成手性固定相(CSP)。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正相条件下用此手性固定相,对农药禾草灵外消旋体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醇效应,温度及色谱柱长度对拆分及保留的影响,并对其在该手性柱上保留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手性合成子4-(L)-孟氧基丁烯内酯作为亲偶极体,与芳环类的腈氧化物偶极体系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手性异噁唑啉-2-羟基苯基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及波谱分析、IR、1H NMR、13C NMR及MS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7.
以孕烯醇酮乙酸酯为原料经溴仿化反应制得3β-羟基-5-雄甾烯-17β-羧酸,研究了它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20℃,收率92.6%。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4,4'-二羟基-2-甲氧基-二苯甲酮-6-O-β-D-葡萄糖苷的构效关系,合成生物活性更高的化合物,以4,4'-二羟基-2-甲氧基-二苯甲酮-6-O-β-D-葡萄糖苷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对其进行选择性保护,酸水解,设计合成了9个衍生物,并通过IR,NMR和MS等谱图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结构表征,发现了4,4'-二羟基-2-甲氧基-二苯甲酮-6-O-β-D-葡萄糖苷衍生物的合成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9.
以4-甲氧基苯甲醛和硝基甲烷为原料,经缩合和锌粉、盐酸还原合成4-甲氧基-β-苯乙胺,4-甲氧基-β-硝基苯乙烯合成收率达81.2%,4-甲氧基-β-苯乙胺合成收率达82.8%,两步反应总收率67%。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乙酰乙酸乙酯的酯基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叔醇,再使叔醇消去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即1,1-二苯基-1-丁烯-3-酮。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典型保护基团环状缩酮来保护酮羰基,使酮羰基在与格氏试剂反应中免受干扰。  相似文献   

11.
对最近国内在醛与有机锌的手性催化不对称合成方面使用的新型手性催化剂作了简单的总结,主要有β-氨基醇类、手性氨基酚类、手性磷试剂、手性方酰胺类.并给出了其反应条件及一般结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无溶剂条件下羰基化合物、溴氟乙酸乙酯和三苯基膦三组分的“一锅法”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的β-氟-α,β-不饱和酯.本合成方法具有简便、原料价格便宜、反应快速、产率较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α-β-γ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目标、非均匀采样时间情况的修正α-β-γ滤波算法.介绍了匀加速(CA)模型和α-β-γ滤波算法,利用相关公式推导出修正后的滤波算法,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本算法对解决多目标跟踪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百湿芬肠溶胶囊中酮洛芬的手性拆分方法.利用PM-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拆分百湿芬肠溶胶囊中的酮洛芬对映异构体,对流动相的组成、pH值、流速等色谱条件进行优化.以甲醇-0.1%乙酸三乙胺=(40:60)做为流动相,缓冲溶液pH=4.00,色谱柱温为25℃,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在此条件下,百湿芬肠溶胶囊中的酮洛芬得到较好拆分.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模式,以手性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L-酒石酸盐,EMIML-Tar)为手性配体拆分色氨酸对映体.考察了背景电解质类型及pH值、分离电压、检测波长、进样时间、手性离子液体与镍离子比例及浓度、SDS浓度等因素对色氨酸对映体手性拆分的影响,得到优化后的分离条件.在最佳拆分条件下,色氨酸对映体能够在12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1-十八醇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二正十八烷基丙二酸二乙酯,然后用LiAlH4还原得到2,2-二正十八烷基-1,3-丙二醇,再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与β-溴丙醛缩合得5,5-二正十八烷基-2-(2-溴乙基)-1,3-二氧六环.并对产物的重结晶条件进行了研究,产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L-丝氨酸为手性源,经过酯化,缩合,还原氨化,关环,格氏反应,成功地得到了一种新的手性β-氨基醇(6),其结构经过IR,1H NMR,13C NMR,HRMS表征,并首次将其应用于催化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得到了较高的产率(82.8%)和较好的ee值(76.1%).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苯甲醛、2,3,4-三甲氧基苯甲醛和4-甲氧基苯甲醛作为氨基保护基,对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1,3,4,6-四-O-乙酰基-2-脱氧-2-氨基-β-D-吡喃葡萄糖加以研制.结果显示,试验的同等条件下,只有用4-甲氧基苯甲醛保护成功,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β-环糊精具有内亲脂的空腔和外亲水的表面,可广泛应用于分离、药物包结及分子催化等方面。然而,由于β-环糊精母体的溶解度较低,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克服β-环糊精溶解度小的缺点,我们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利用β-环糊精合成其衍生物-甲基化β-环糊精,使其具有更优良的性质,提高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β-环糊精与8-羟基喹啉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8-羟基喹啉为客体的包合反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初步讨论。实验结果表明:β—CD与8-羟基喹啉分子形成物质的量比为l:l的包合物。8-羟基喹啉的吡啶环嵌入β-环糊精分子的空腔内。氢键的形成,包含水的释放是形成包合物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