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行《古代汉语》教材,或把“仄仄平平平仄平”(五言为“平平平仄平”)句式略而不提,或将其视为甲、乙种句之间的“对句相救”,不尽妥当。本文认为,此种句式是独立的,是乙种句式的变格。在阅读、写作和分析律诗、绝句时,是一种不容忽略的平仄句式。  相似文献   

2.
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将仄声韵的平仄格式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略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仄声韵诗的平仄格式,有不少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一样,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的诗,也都有四种基本句式和四种基本格式,平仄变化的规律性也很强,与平声韵诗不同的只是出句末字不入韵的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仄声,且平仄格式更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3.
本对体诗的韵脚、平仄变化、首尾两联中对偶以及句式、篇式、变体、宽严等格律要求加以分析说明,从具体诗歌现象中归纳出声的规律。目的在写作时借鉴声律要求,使内容与形式适应,读之开合呼应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一些教师把古代诗歌当作一般散文去朗读 ,或许知道古代诗歌应有抑扬顿挫的节奏 ,但并没有掌握该如何抑扬 ,因而读不出古诗原本应有的韵味。究其因 ,是对古诗的一些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称为古体诗) ,在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 ,在平仄换韵、字数多少、句式长短等方面都没有固定限制。初唐以后 ,严格按照律诗的格律要求写作而成的诗歌即为今体诗(或近体诗)。今体诗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这两类中又各包括五言和七言两种。今体诗的句数是固定的 ,律诗八句 ,绝句四句。讲究平仄是今体诗的最主要特点。所谓“平”是指平声 ,…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学四阶矩阵描述五言诗组句结联的集合,并用聚类分析法将矩阵内五言诗二、四字位平仄一致或相异的句簇与唐代律诗句、联的声律规则进行对照分析.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符合唐代五言律诗声律规则的句、联聚类在句中第二、第四字平仄不同和联内第二、第七字平仄不同的句簇中.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诗联聚类在opopo,ozopo句簇中,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诗联聚类在opozo,ozopo句簇中.二、四同平的"平平仄平仄"句不是平平平仄仄第三第四两字位置的互换,是"特拗而律"的特别律句.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是五、七言格律诗。掌握这类诗的格律,对于正确理解诗意和正确朗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许多人都觉得平仄格式难记。其实平仄格式(这里只讨论五、七言律绝和五、七言律诗),只要记住两种基本句式,就可以推导出五、七言律绝和五、七言律诗的全部平仄格式。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推导法”。这两种基本句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绝句由两联四句构成。这两种句式分别为五言绝句中两的联出句的格式。根据联句平仄相对的原则,可推导出各自的对句,从而分别组成一联,即: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双音化的发展趋向是词中三言句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基础之上三音词的生成、ABB式形容词句法功能的转变扩大了三言句式的使用范围。三言所携带的平民化特性与词的市民文学性质相融通,三言诗发展至唐代,以三五七言、三三七体以及民间谣歌三种体制影响了词中的三言句式。形制之外,民间谣歌对于三言句式的影响还在于互作对偶、重叠复沓以及平仄相换的手法。随着律诗的成熟,中晚唐文人开始尝试改变诗歌的形制与节奏,开辟出的宝塔诗等杂体诗歌与折腰句这一句法最终汇入到了词的源流之中。  相似文献   

8.
唐代今体诗的格律最完美。本文抓住唐代今体诗的格律作些探讨。今体诗从每行字数多、少的角度分有:五言(字),七言(字);今体诗从每首句数多、少的角度分有: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今体诗从声调角度分有:平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仄起首句不入韵。把字数多、少与句数多、少结合起来分,这就是通常说的: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  相似文献   

9.
“替”有二二替和二四替两种,“失替”是识别词的拗句的唯一标准。对422个词牌中每句平仄格律的统计和分析说明:律句对词的平仄句式的影响表现在,词的句子99%都是律句,将近1%的是拗句。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传统的讲究格律的诗体包括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一般通称为“旧体诗”。这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与“古诗”或“古体诗”相对而言,当时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这种诗体在字数、句数、声调(平仄)、押韵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律诗则称长律或排律。古体诗一般不  相似文献   

11.
语法是英语的核心,而英语五种基本句型是英语语法的核心。本论文分析了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SVCs,SV,SVO,SVO iOd,SVOCo的特征及其用法,并且指出英语中不管多复杂的句子都可以简化成这五种基本句型,这对语法研究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使动态句型是韩国语语法体系中最为复杂的内容之一。为了让高校韩国语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使动态句型,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先从系统句型知识的讲解入手,明确能动态句型、使动态句型、被动态句型在韩国语里各自的特征,然后再对使动态句型做出内部分析;接下来把使动句和主动句的"主语+自动词"、"主语+宾语+他动词"、"主语+形容词"三种基本句型分别对比讲解,重点落在助词、主语、宾语置换的问题上,最后再让学生熟记使动态词。  相似文献   

13.
南唐后主李煜是晚唐五代最为杰出的词人之一。后主词之所以具备如此高超的艺术造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章法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文章从词之章法结构中起句、过片与结句三个基本方面入手,对李煜词展开探讨,将其章法结构特点归结为起句大致分为以景起和以情起,且又可分为“平起”与“陡起”;过片常见“承上启下”之法,同时又善用“一气贯注”之法;结句则可分为以景象作结、以情貌作结、以情语作结和以比兴作结四大类。  相似文献   

14.
根据是否考虑特定的言语场 ,义句可首先分为静态义与动态义。静态义句指某个句子在不考虑特定的言语场时具备的意义 ,包括基本义句和附加义句。基本义句指义位或义位组合后产生的字面上的意义 ,蕴含义与预设义都是义句基本义的下位概念。附加义句包括形象附加义句、情感附加义句、语体附加义句、风格附加义句 ,前三种义句和义句包含的义素存在一致关系。动态义句指言语交际中的实际义句 ,是言语场对静态义句的选择结果 ,包括动态基本义和动态附加义。静态义转为动态义 ,表现为四种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考察了短时副词在事件句和非事件句,陈述句(肯定、否定)和非陈述句中的分布规律和语法功能,文章提出:短时副词几乎可以用于各种疑问句、祈使句、标题句和从属句中,不能用于惯常句中。由于受到否定句类的句法语义要求和否定词否定“辖域”的制约,短时副词并不能自由地用于否定词是“不”“没(有)”的否定句中,多数情况下短时副词是出现在否定词后面的。  相似文献   

16.
近体诗有四种基本句型和平仄格式,从实际组合看,句有八种不同的句型,联、绝,律分别有十六种不同的平仄格式,近体诗的句型和平仄格式是从众多句型,平仄格式中优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学习中四种基本技能之一,也是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在英语写作中,如何用好词汇是造句、连篇的基础。本文从词义、词的语言色彩、语境、文体等四个方面探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措词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文章抽取了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30篇作文作为语料对句子类型及句式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此类学生的作文句型主要以简单句为主,复杂句的引导词单一且重复;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文章中出现了较多的兼语句、流水句和残缺句;句式缺乏多样化,倒装句、被动句、with复合句型等出现频率很低。针对学生作文中句子类型的特征分析了他们在写作中运用的回避策略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庄子》形容词兼语句共有36句,分为五种句型,其最基本的句型结构模式是:S+PV1+OS+PA2。其余的各种句型可以看作是它的变体。此外,兼语句有时还和连谓结构组成多重复杂的谓语句,其结构模式有两种:S+PV1+(OS)+PA1+“而”+(Adv+)PA2/PV2PV(+O);S+PA1+O+PV2+(OS)+Adv+PV2+O。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结构和分布两方面对英汉分裂句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英语分裂句结构较为复杂,被强调部分从母句移出,而汉语的分裂句则只是在被强调部分前加"是"字,被强调部分并不外移;英语句子的某些成分可以用分裂句和假拟分裂句强调,而汉语只能用假拟分裂句强调;英语的分裂句一般不用于强调谓语,而汉语的分裂句则可以强调谓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