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与儿童群体不同,成人的认知、能力差异对个体学习的影响趋于减弱,而其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却更显突出。在成人学习研究方面,自我概念作为个体人格发展的核心已成为成人教育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对象。成人个体成熟的自我概念,意味着他们具有深入自我的觉察、趋向一致的自我认同和积极的调控能力,而这些特质对调动成人内在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能和促成学习目标实现,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库斯关于自我图式、可能自我、工作的自我概念等观点形成了自我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图式是个体对源于过去经验的自我的认知类化,能够组织和引导个体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可能自我代表了个体可能成为的、喜欢成为的、担心成为的自我,它具有联系自我认知与动机、与自我情感的重要作用。工作的自我概念是在当前的思维和记忆中处于活跃状态的自我概念。马库斯及其同事的跨文化研究表明,文化与人格是相互建构的。  相似文献   

3.
培养积极自我概念,促进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概念是人格心理学的核心,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直接的。文中阐述了自我概念的本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出要客观地认识和接受自我,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及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480名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进行调查,探讨高职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结果发现:①不同性别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在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概念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②高职生自我概念的总分、道德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满意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③自我概念各因子与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④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及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480名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进行调查,探讨高职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结果发现:①不同性别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在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概念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②高职生自我概念的总分、道德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满意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③自我概念各因子与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④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职校学生的自我概念存在着对自我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较低;自我概念各方面不协调等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因此,必须从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7.
自我概念作为外部社会影响与个人行为之间相关联的中介因素,调节和影响着个体行为。积极的自我概念引导人按照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自我概念则引导人放松自我约束。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道德自我认同感是一种关于个体如何思考自身以及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道德自我概念,关系到个体对"我是什么人以及我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思考与定位。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感的建构是道德主体通过内化、社会交往和对话活动,把外部的道德意识转化为内部的主体观念的一种主动过程。因此,青少年道德认同感的形成要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人格特征和自我价值观,以及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共同制约。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现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行与知的分离,这使得处于人格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面临着严重的道德认同危机。因此,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自我认同感首先要提高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大力提倡主流道德文化与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有效地促进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玲玲 《考试周刊》2012,(60):181-182
基于对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的理解和梳理,文章对两者有关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幼儿自我概念对人格建构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促进幼儿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健康人格建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网络依赖行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来自个体的经验及对环境的认知,涉及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外表等多个方面。在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中,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反映着自我认识甚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也有着深刻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他们的学业成绩、行为问题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以及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儿童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是维持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的核心问题.了解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对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我概念是个体自我评价、自我行动、形成完整意识的基础,是发展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自我概念形成恰当与否对学业成绩有相当的影响。本文通过呈现学困生的消极自我概念的成因及危害,提出了如何培养学困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对策,以求能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从大学生自我塑造方面论述了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略论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从大学生自我塑造及学校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大学生的自我概念(self concept)意指大学生个体对自己人格的觉知,是个体感受和理解自己各个层面的方  相似文献   

16.
自我概念是指有关自己的外貌、能力、技巧、学业水平、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知识、态度和情感的自我知觉。自我概念在个体的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影响深刻。学生进入学校后,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会形成对自身学业成绩的自我概念:学业成绩好,一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业成绩差,一般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这些学业形成的自我概念,成为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趋于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概念,会对学生随后的学习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反过来影响学业成绩。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认知直接影响个…  相似文献   

17.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社会互动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概念作为个体对自身存在的认知与体验,其结构具有多维度和多层面性,儿童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表现出与其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年龄特征:由自我的乐观主义到相对的现实主义,由笼统到分化,个体的自我概念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我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维等方面的认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与人交往而逐渐获得的。儿童从18个月起就逐渐具备自我觉知的能力,到小学毕业时,自我概念渐渐完善,但这个时候的自我概念仅限于对自己身体特征的描述和对自己行为及主观感受(包括思想情感)的描述。进入青春期后,个体逐渐学着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对别人贴给自己的"标签"不再盲目接受。但这一时期的个体自我概念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我概念是人格心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塑造期,教育工作者应从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校园环境、给予大学生积极关注、指导大学生掌握正确归因的方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的职业自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业自我是个体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三个层面的自我概念中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教师的职业自我包括职业自我意识与职业自我设计。职业自我意识具体指职业自我的认知与感受。职业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教师角色要求、教师职业生涯及发展规律的认识与自我认同;职业自我感受是指职业自我效能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职业满意、职业倦怠与职业危机等各种感受;职业自我设计是指教师在对职业自我的观察、判断、评价以及感受的基础上对自身职业发展进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