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激励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参与激励是非物质激励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激励理论、创新理论对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检验了组织公民行为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知识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组织公民行为在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倒U型相关关系有一部分是通过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人生心理发展周期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93-194
本文首先在整理和总结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处于不同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存在差异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对7家从事软件、通信等高科技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处于成年早期的和成年中期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最后,对比分析了两个阶段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需求差异及重要性差异,验证了理论假设,为企业管理处于不同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的知识型员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次的知识型员工有不同的“业务成就”“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和“个人成长”激励因素偏好,并据此提出了针对不同特征知识型员工激励偏好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2600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对科技人员激励因素偏好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收入、学历层次与单位性质对科技人员激励因素偏好有影响;收入越高,科技人员对金钱财富的偏好程度越低,对业务成就和个体成长的偏好程度越高;学历越高,科技人员对金钱财富偏好程度越低,对个体成长的偏好程度越高;企业单位科技人员相对比较重视个体成长和业务成就,政府部门科技人员相对更重视金钱财富。根据分析,文章提出了若干激励科技人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知识型员工和非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需求特征的不同,得出了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激励因素,探讨了各激励因素与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知识型员工的非经济性激励因素及其激励效果研究》一文的数据和线性多元回归模型,计算知识型员工非经济性激励因素对员工总体被激励程度(激励强度)的弹性和激励强度与激励因素的关系,找出具有不同敏感性的激励因素,并对过度激励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IT企业知识型员工需求激励与对策回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绍琪  贺礼英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3):149-150,163
本研究借用玛汉.坦姆仆需求激励模型,对重庆IT企业知识型员工研究,发现他们的需求激励因素排序为:个人发展、提高收入、业务成就、工作自主;且不同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的知识型员工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对此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8.
孙英姿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1):136-139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究了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路径.提出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心理契约在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中起中介作用,且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与创新行为的路径;组织层次与团队层次对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提升产生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英姿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1):136-139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究了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路径.提出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心理契约在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中起中介作用,且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与创新行为的路径;组织层次与团队层次对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提升产生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借用玛汉.坦姆仆需求激励模型,对重庆IT企业知识型员工研究,发现他们的需求激励因素排序为:个人发展、提高收入、业务成就、工作自主;且不同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的知识型员工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对此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铭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156+128-156,128
本文的论点建立在赫茨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之上。强调工作本身所带来的内在报酬的激励作用,同时结合某供电企业知识型员工总体表现,得出本文的论点: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能以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其发展、成就和成长为主,并强调激励手段的系统化。强调激励要从企业文化、成长的机遇、工作设计、上下级关系以及激励的个性化角度进行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2.
知识型员工整合激励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构成的分析,得出了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三方面激励因素(薪酬、工作特性和自我实现),并分析了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这三者互为基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据此提出了知识型员工整合激励理论,系统地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13.
对于高素质、高追求的知识型员工,传统激励因素的影响效用已逐渐下降,内心对于工作的使命感更能驱动其提升工作绩效、实现工作创新。基于中国情境,对知识密集型企业的207名知识型员工进行调查,选取职业召唤作为主要研究变量,通过实证分析探究职业召唤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支持感在这个关系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探讨外部环境因素对员工内部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职业召唤对创新行为及其下属的创新构想和创新执行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负向调节职业召唤对创新行为及其各维度的正向影响关系。研究结果验证了中国情境下职业召唤理论及其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为企业的人才激励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借鉴国外管理大师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研究,提出了对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措施:报酬体系丰富化、着重建立知识资本化的激励、企业文化激励、团队激励、建立学习型组织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从容  张生太 《科研管理》2011,32(4):106-112
论文对知识型新员工信息寻找行为对其组织社会化的差异化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信息寻找行为对企业知识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影响路径不同。公开询问信息有利于知识型新员工工作胜任、人际融洽和文化融合;观察寻找信息有利于知识型新员工工作胜任和文化融合,对人际融洽的正向影响则不显著。从而证明了知识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是一个主动学习和调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与知识型员工心理授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有效途径,文章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员工导向文化、任务导向文化对知识型员工心理授权影响的研究框架, 从理论上探讨了不同企业文化如何对知识型员工心理授权的内在状态及外在状态产生影响,以期为企业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借鉴国外管理大师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研究,提出了对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措施:报酬体系丰富化、着重建立知识资本化的激励、企业文化激励、团队激励、建立学习型组织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京、穗、深、沪、晋五大城市的外资、国有、民营三种性质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为样本,以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为自变量、以敬业度为中介变量引入个人绩效为因变量,把工作能力作为敬业度和个人绩效的调节变量,假设并验证知识型员工敬业度与绩效模型,从而定量地探讨激励知识型员工高敬业工作的原因,并对企业提出有效的人力资源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   总被引:260,自引:6,他引:260  
张望军  彭剑锋 《科研管理》2001,22(6):90-96,62
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了中外对比,以及对知识型员工与非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进行对比,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的报酬激励,文化激励、组织激励、工作激励四大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证法研究了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总体水平以及工作压力各维度与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成就感低落的因子有3个,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分别是:期望、工作本身、知识能力;影响玩世不恭的因子有5个,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分别是:职业发展、组织因素、人际关系、期望、社会压力;影响情绪耗竭的因子有5个,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分别是:工作本身、知识能力、组织因素、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由于工作倦怠容易影响知识型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关注知识型员工,帮助他们消除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