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前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钢铁产量不断拉升,带动了焦炭行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焦炭价格一落千丈,前几年产能扩张带来的压力凸显。受强势上下游的制约和产能过剩的压力,焦化企业利润空间微薄。同时价格变动频繁,为焦化企业的盈利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销售常常处于亏损的境地,不得不依靠行业限产来自保。2011年4月15日上市的焦炭期货为焦化企业提供了一个管理价格风险的有力工具,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焦化企业采购和销售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入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操作,将期货定价机制引入到焦化企业的采购销售之中,探索"现货定价+期货套期保值+现货交割"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蓝海战略运用到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上,提出"人才蓝海战略"理念,在分析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现存问题和发展瓶颈,从学校、学生、企业和市场的角度梳理高职高专实施"人才蓝海战略"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价值创新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对策,以期为高职高专或其他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大型制造业企业是我国经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提高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创新。采取DEA模型对我国大型制造业企业20个行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大型制造业企业R&D投入产出效率普遍低下,不同行业之间的效率差异大。为了提高我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水平,缩小行业间的差距,必须优化资源的配置结构,推动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促进"政—用—产—学—研"的系统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R&D活动主体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东盟是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和东盟之间贸易发展非常迅速。通过分析广西—东盟贸易现状的基础,认为广西必须从拥有区位优势向拥有竞争优势转变,必须实施"多元、全方位与重点市场、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市场战略,才能提升广西区内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才能走向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人才是关键,为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从根本上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训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企业为主体,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分工协作、有机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和汽车新技术全面创新发展,汽车类服务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短缺已是不可忽视的事实,高等职业学院需要通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瞄准企业用人刚需,精准培养行业紧缺人才。通过深入分析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特征和意义,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探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方法和路径,不断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育的成效,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道路更加顺畅,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CIS形象战略在国际上始终被誉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与生存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科学方法。本文通过借鉴企业CIS形象战略的内涵,阐述民办高校导入CIS形象战略打造独立院校优秀教育品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对独立院校CIS形象战略的建立和实施进行探讨,CIS形象战略在独立院校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王新华 《教师》2023,(9):120-122
为培养公路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文章作者面向相关行业企业展开调研,调研分析发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具有多元化特点与交叉性需求。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实施以下四项对策:面向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立足教学实际效果,建设教学资源;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课堂革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绿色人才教育备受关注。开展绿色人才教育,加快绿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环境工程专业绿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推进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了技能人才培养战略,探索了"培训—鉴定—竞赛—激励—使用"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一大批优秀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一、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一)尽早成才众所周知,冶金建筑企业青年技能人才的工作虽然蕴含很高的技术成分,但更多地体现在实际操作层面,  相似文献   

11.
倪宁 《职教论坛》2012,(32):75-76,79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急需技能型人才,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实施"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加快学生技能的提高和就业,有利于学校专业的发展。通过梳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经验,思考并总结开展"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途径及优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指导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如何适应"旅游+"战略下全域旅游工作的不断深化,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型大学需要正视的问题。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旅游+"战略,不断创新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政行企多方联动机制,通过探索学校学习和真实岗位学习相结合,找到校企合作的利益平衡点,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实现了学校、企业、行业和学生多方共赢,为旅游类专业适应新常态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代服务业是当代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调整的方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有力的人才支撑,江苏本科专业设置的现状表明,人才培养不足的行业,多数专业就业率并不高,总体过剩的行业,部分专业却仍有发展优势。应该结合不同服务业特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专业结构,扶持发展人才培养不足的专业;有保有压,调整人才培养过剩的专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创新,制造业飞速发展,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多数国家已推出振兴制造业的战略计划,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重大战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员的主力军,应紧密关注行业需求,调查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工作的建议,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力,为企业招聘输送岗位匹配满意的人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零售企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中国零售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充满发展机遇。我国零售企业应知己知彼,通过强化定位意识、创新经营观念、扩大企业规模、发展多种业态、促进人才培养、实施品牌战略、实行科学管理等途径,以迅速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服务外包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服务外包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对河北省服务外包行业和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本文从政府、高校、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的战略,旨在促进河北外包服务人才培养的升级和企业的发展,进而提高河北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职教集团是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既自主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要素组合,其目的是通过发挥牵头院校龙头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文章探讨借鉴企业技术服务与攻关的组织形式,在行业、企业的指导下,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中的作用,促进校企双方健康、和谐发展,实现互利多赢。  相似文献   

18.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是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海洋工程技术专业担负着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输送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对行业企业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分析,设计出能够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并提出保障课程体系实施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伴随国内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在新工科的背景之下,以多方协同培养智能制造型人才为宗旨,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标准为准绳,在符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中国工业4.0战略的前提下,摸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多方协同的智能制造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培养框架,培养符合对口行业需求、多数企业需要、社会高标准认可的智能制造型新工科人才。实现知识与能力配套,专业与行业接轨的双赢培养。  相似文献   

20.
通过校企合作达到产教融合是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对应用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用型大学应作为毕业生和行业及企业之间的桥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服务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文章对高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近几年山东交通学院开展直通就业的企业实践、企业里的教师工作室等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应用型大学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