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适应创意型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中文系必须改革现有文学教育模式,开设创意写作课程,针对性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意写作能力,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创意人才,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新的支撑,拓宽大学生的就业出路.  相似文献   

2.
创意能力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产业人才创意能力的培养也因此而受到日益重视。对文化产业中的"创意能力"概念进行辨析,厘清对"创意"一词内涵的理解,分析"创意能力"产生的内在和外部动力,对"趋同"和"趋异"式教学与创意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将创意活动推向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于文化产业人才创意能力的培养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国家和区域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创意产业发展与具有较高创意水平和写作能力人才不足的矛盾,从2005年开始,我们充分发挥"驻校作家"优势,面向汉语言文学、传播学专业以及全校本科生中爱好写作的学生,开展创意写作"特色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意写作人才。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紧相关联,密不可分的,并对人才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存在高端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文化创新性、高知识性、丰富的想象力、高流动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等特征。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特殊规律,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管理、使用、评价、开发诸方面采取特殊手段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紧相关联,密不可分的,并对人才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存在高端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文化创新性、高知识性、丰富的想象力、高流动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等特征。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持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特殊规律,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管理、使用、评价、开发诸方面采取特殊手段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北京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其中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北京创意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创意文化产业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健康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持;反过来,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现代化,又迫切需要创意文化产业这样的传播渠道。只有把北京创意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会获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校文化创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丹 《天中学刊》2012,27(2):128-130
人才问题是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创意人才具有鲜明的素质特征,整体上看具有创新素质和复合性知识能力结构。在构建多元化文化创意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高等院校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环境;要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多学科交叉的选修制度;要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探讨当前济南市文化产业缺少创意人才的根本原因,并从教育、经济、管理和社会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何促进济南市创意人才的培养,如何提高城市文化和城市氛围对于创意人才的吸引力,这对于构建济南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与活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力培养温州文化创意人才,2014年5月28日,在温州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推进大会上,温州市市长陈金彪与我院院长贺星岳共同为温州文化创意学院揭牌,这标志着旨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专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远超过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盲目扩张此专业违背产业发展规律和客观现实.由于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短期内难以确立,宽与专的矛盾将长期困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定位与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传统学科教育模式缺乏产学研合作机制,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意空间和专业认同感的建立.以上问题若得不到重视和解决,有可能阻碍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进程和创意人才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和创造力为核心,应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提供附加值高、体验与参与性强的创意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组织、活动等要素的集合。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部尔多斯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鄂尔多斯具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优越条件,可形成“成吉思汗文化”、“沙漠文化”、“蒙古风情文化”三大旅游创意产业集群。另外,节庆民俗模式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模式是适宜于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运作模式,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准确定位、政策引导、跨越发展,不仅需要实践的探索,更需要深入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指导。为了直观地展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中国知网(CNKI)2000-2014年的文献记录为数据源,利用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2004年前后,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逐步突破了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框架,迅速进入了一个文献爆炸的阶段。研究的内容逐步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分析转向与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结合。同时,结合这一知识谱系分析,对宁波儿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代齐鲁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文化品牌建设应积极顺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潮流,实现从单纯依赖物质、地理、名胜、生物资源的传统文化产业模式向偏重精神资源开发、文化创意、高科技的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模式转变。目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等因素正制约着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以,山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文化自身的瓶颈问题,而充分利用网络传媒技术加大地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开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一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当代文化创意产业观念与文化政策发展历史的梳理,结合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例,可以探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从"社区总体营造"向"城市品牌营销"的发展趋向。延此脉络,可进一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对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惠州文化创意产业的近期表现,对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短板以及瓶颈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从而明确惠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存在的不足和建立文化创意品牌的发展空间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理论界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章主要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到主要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进而为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与讨论提供学理性与基础性帮助。  相似文献   

17.
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必须以文化创意的视角去审视文化产业,使“文化”与“经济”、“科技”相结合。对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民族文化从传统的、单一的保护提升到文化创意的层面上来,有利于加快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湘鄂渝黔边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蓬勃发展,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湘鄂渝黔边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为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湘鄂渝黔边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湘鄂渝黔边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创意产业是以创意、知识产权产业化运营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实践探索出三大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发展模式、主体发展模式与集群发展模式,其中集群发展模式普遍受各国重视。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科技、创意人才、结构制度、文化资源、社会环境、组织机构等。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被人们普遍称为"朝阳产业",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再单纯依靠低附加值工业经济的增长,转向低投入、高回报、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上来。这样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生态产业的必然,中国各级政府应开拓发展思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各项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