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多重PCR建立转基因棉花中棉41外源基因的检测体系.多重PCR技术的关键在于多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本文从多重引物组合、PCR反应体系、PCR反应条件这三个方面对转基因棉花多重PCR反应进行优化,建立了扩增效率较高的中棉41的六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后的体系为Hotstar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25 U/50 μL,镁离子的终浓度为3.5 mM,dNTP的终浓度为400 μM,BSA(10mg/mL)的加入量为2μL,选取58℃为反应扩增的退火温度.利用优化的多重PCR体系特异性地检测到转基因棉花中棉41中的外源基因启动子CaMV 35S、终止子TNOS、报告基因NPTII和抗虫基因CrylAc.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原位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特异基因的方法。方法:在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LAMP)技术平台引入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采用巯基化试剂分子组装方法,将LAMP反应体系中的4个引物之一固定于QCM电极上,在安装所述电极的QCM检测池中配置O157 LAMP反应体系进行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用QCM仪器在线检测频率变化,判断LAMP反应是否发生,进而判断体系中是否存在O157特异基因。结论:该方法检测O157特异基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且操作简便,有望发展成为快速检测O157特异基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免疫BMPs,对含有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进行目标病原菌的捕获和洗净,建立一种快速纯化细菌PCR反应模板的方法。方法:将大肠杆菌O157抗体接种于BMPs表面,制成免疫BMPs。使用免疫BMPs,对含有不同浓度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进行目标病原菌的捕获、分离和洗净,再使用洗净的病原菌制备PCR反应模板。作为对照,对含有不同浓度大肠杆菌O157的粪便标本,常规进行增菌培养及鉴别培养后,制备细菌的PCR反应模板,或粪便标本直接制备PCR反应模板。结果:使用免疫BMPs处理后制备PCR反应模板,与通过常规增菌培养和鉴别培养后制备PCR反应模板,PCR检测结果一致。而粪便标本直接取样制备PCR反应模板,大肠杆菌O157低浓度时,PCR检测的阳性率较低。结论:利用免疫BMPs捕获自然标本(粪便)中的目标病原菌,通过分离和洗净,去除标本中存在的PCR反应抑制物等影响因素,可省略增菌培养及鉴别培养,快速纯化目标病原菌的PCR反应模板。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分析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农药残留物检测、水质检测、化妆品质量检测、药物制剂检测等等。并且这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要比常规的液相色谱检测更加了灵敏、更具针对性,分离能力也更高,尤其是在西药制剂分析中最能体现其应用优越性。现主要分析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在西药分析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苯酚法、冷乙醇法、硫酸铵法和辛酸-硫酸铵法4种方法分离提取抗哈氏弧菌卵黄抗体的效果.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蛋白质含量、SDS-PAGE电泳检测抗体纯度、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显示,辛酸-硫酸铵方法比单独使用硫酸铵方法得到的鸡卵黄抗体IgY纯度高、而效价一样.实验优化了卵黄抗体的分离纯化技术,得到纯度高、特异性强的IgY.  相似文献   

6.
为给不结球白菜的品种配置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利用特异性PCR扩增、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7个自交系的S基因型,PCR扩增结果表明,51-14、375-124、711-114、884-214等4个自交系的基因型为Class-Ⅰ SLG和SRK,表现为自交强不亲和.523-112和544-312的基因型为Class-ⅡSLG类型.表现为自交若不亲和,和田间试验结果一致.测序结果blast分析表明844-214 Class-Ⅰ型和Brassica rapa SLG56的相似性为99%,51-14的SRK PCR与SRK56的同源性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 T-Q PCR)检测大鼠胃组织中胃泌素(Gast)和胃动素(Mln)m R N A表达的方法。方法:提取大鼠胃组织总RNA,逆转录合成c DNA,利用SYBRGreen荧光染料法实时检测Gast和Mlnm RNA的表达水平。通过溶解曲线分析检测特异性,以管家基因β-actin为内参对Gast和Mln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建立的大鼠Gast和Mlnm RNART-Q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成功建立RT-QPCR检测Gast和Mlnm RNA基因表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993年凯利·穆利斯因为发明PCR技术而荣登诺贝尔颁奖台。什么是PCR?它是指“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其原理是:在存在DNA模板、引物、dNTP、适当缓冲液的反应混合物中,在热稳定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对一对寡核苷酸引物所界定的DNA片段进行扩增。说得简单些,就是一种DNA分子的特异扩增技术,即将微量的特异DNA分子进行成倍扩增。PCR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简便、快捷、稳定可靠的鉴定小鼠基因型方法,维护动物伦理福利。方法:基因敲除小鼠后代鉴定时,分别从鼠尾,鼠耳,趾甲三个部位提取DNA,通过优化DNA提取技术,经分光光度计检测,PCR扩增等技术,比较分析DNA纯度、提取时间,及基因型鉴定结果。结果:取组织提取DNA,经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DNA浓度尾尖最高,耳尖次之,趾甲浓度最低,但是纯度最好。经PCR扩增技术发现不同基因型的不同部位提取DNA鉴定结果一致。结论:剪趾甲提取DNA操作方法相对于其他常规方法,操作简单,耗时最短,基因型鉴定结果可靠,对小鼠本身伤害更小,可用于规模化的小鼠基因型鉴定实验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原种猪场3头无血缘关系的台系杜洛克种公猪前腔静脉采血,以ACD抗凝,采用4种不同方法(苯酚-氯仿法、改良CTAB法、试剂盒法、Chelex-100法)对采取的猪血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以所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浓度和纯度的定量检测;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其进行定性检测;并对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用优化后的RAPD体系进行PCR扩增。  相似文献   

11.
酶标技术—ELISA,1971年由Engvall和Perlmann等建立,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改进,目前已形成这样几种方法:ELISA间接法(主要用于检测抗体)是将已知抗原吸附(包被)于固相载体,经孵育后,洗去抗原,然后加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被检血清,洗去,再加入酶标记抗同种球蛋白的抗体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7)
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为研究对象,扩增出的三个融合毒素SEA、SEB、SEE进行基因串联后,得到的融合毒素基因在表达宿主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融合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抗体可以和三种融合毒素产生免疫反应,特异性较好。从而得出结论: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扩增基因进行串联可以在原核中表达,表达后可以产生具有广谱反应特性的抗体。  相似文献   

13.
三种百合线状病毒的外壳蛋白抗血清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3对表达引物分别扩增侵染了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LSV).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和百合X病毒(lily virus X,LVX)的外壳蛋白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原核表达。目的蛋白切胶后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表明3种病毒抗血清分别与目的蛋白起特异性反应.但与阴性对照无反应。3种病毒间无交叉血清学反应。对田间栽种的百合样品间接ELISA检测表明.LMoV和LSV均有发生,但没有检测到LVX。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从黑熊组织、血液以及毛发中提取的黑熊基因组DNA,发现提取的DNA浓度及纯度均可满足后续试验的需要。其中毛发DNA提取方法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单、非损伤等特点,有助于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和性情凶猛动物的遗传特性研究。本文还根据文献中黑熊的11个微卫星位点设计并合成引物,进行了不同引物PCR最佳反应条件的筛选。对黑熊DNA基因组PCR扩增结果发现其中10对引物能扩增出较明显的扩增带,为后续的黑熊亲子鉴定及遗传特异性分析实验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为其亲权概率的准确性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免疫PCR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及融合蛋白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建立了免疫PCR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检测了血清中的肿瘤抗原。 肿瘤病人血清检测结果表明免疫PCR技术对肿瘤有较大诊断价值。将构建的单链抗体和链亲 和素融合蛋白基因pET21scFvCEASTA在大肠杆菌HMS174(DE3)(plysS)中进行表达,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均提示获得了具备结合生物素和抗原分子活性的双特异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根据马、驴线粒体DNA中的保守区段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采取马、驴、牛、羊、猪、鸡、兔、鹿、火鸡等实验材料进行扩增,可以专一地扩增出马、驴源性成分的DNA片段,再经限制性内切酶Sau 3A和Alu Ⅰ的酶切鉴定可以区分马源性成分和驴源性成分,PCR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验证了酶切鉴定结果的正确性.引物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低限均达0.3%,该对引物可以成为检测马、驴源性成分高效准确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7.
PCR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在生物体细胞外通过酶促合成特异DNA或DNA片段的方法,具有高效、灵敏,特异性强等特点,在生物科学各个领域中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综述了PCR技术的原理、类型及其在在农业、食品工业和医学三个领域的主要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林梅  宋璐璐  毛国军 《大众科技》2007,(11):109-110
PCR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在生物体细胞外通过酶促合成特异DNA或DNA片段的方法,具有高效、灵敏,特异性强等特点,在生物科学各个领域中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综述了PCR技术的原理、类型及其在在农业、食品工业和医学三个领域的主要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直接提取的方法对1例女性全血样本进行PCR扩增,比较BSA(牛血清白蛋白,Albumin from bovine serum)和DMSO(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两种PCR增强剂对A27 Plex试剂盒和EX22 AGCU试剂盒PCR扩增效率的影响。方法在A27 Plex试剂盒和EX22 AGCU试剂盒中加入不同体积的BSA和DMSO后对全血样本进行PCR扩增以及STR分型。结果经数据统计和T检验方法,得出AGCU Ex22试剂盒中加入BSA对全血样本PCR扩增起到抑制作用,而加入DMSO对全血样本PCR扩增起到一定程度促进作用;A27 plex试剂盒中加入BSA对全血样本PCR扩增起到促进作用结论在不改变加入试剂总体系,仅改变加入dd H2O体积的情况下,加入1μL BSA可以有效抑制血红素对PCR扩增左右的影响,加入0.2μL DMSO可有效减弱模板DNA局部二级结构对PCR扩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成功建立稳定分泌鼠抗人B7-2杂交瘤细胞株基础上,扩增并克隆出该单克隆抗体的重链(VH)和轻链(VL)可变区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在VH和VL可变区基因之间引入连接肽(Gly4Ser)3,体外构建抗人B7-2单链抗体(B7-2 ScFv)基因。为便于表达产物的纯化,在抗人B7-2 ScFv的C端增加了6×His tag序列。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抗人B7-2 ScFv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中获得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43 kD,表达产物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经溶解包涵体,体外复性和Ni-NTA亲和柱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抗人B7-2 ScFv,纯化蛋白得率约16.2%。成果为抗人B7-2单链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和抗肿瘤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