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立新  梁立明 《情报杂志》2013,(1):37-41,72
本文选取了近年来158831项美国专利为样本,使用Jaccard指数对专利分类的关联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专利分类的关联网络进行分析,揭示了关联网络内部的组成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国际专利分类存在关联关系,并有强弱之分;在国际专利分类的关联中,具有明显的结构层次特征;国际专利分类中的关联是各技术领域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和整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王雪原  孙美霞 《情报杂志》2023,(3):110-116+150
[研究目的]专利群落符合数字化下超级专利网络复杂创新要求,专利群落的科学划分及基于网络特征的技术布局策略研究,可为行业技术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客观性与系统性的决策支持。[研究方法]该文提出双层嵌套聚类确定专利群落的方法。首先,基于IRM并行模型,构建专利种群网络;其次,立足于网络结构、关系以及表型三维度,设计专利种群网络特征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DSM实现网络特征指标聚类,确定专利群落特征集及具体构成;最后,以碳纤维领域为实证对象,识别专利群落,并综合TF-IDF与LDA模型确定各群落技术领域主题,提出技术布局策略。[研究结论]双层嵌套聚类方法能够科学划分专利群落,融合突破、迭代成长与边缘搜索三大群落应分别通过纵横整合、代际储备、利基挖掘等方式实现有效技术布局。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高质量专利对促进专利转化、技术追踪和战略布局十分重要,面对海量专利数据,如何准确高效自动识别高质量专利,为开展后续专利投资融资、产业转型等专利工作做基础铺垫,成为当前重要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申请专利为研究对象,使用专利维持年限表征专利质量,提取专利数字特征并嵌入专利文本特征生成的专利-核心词汇网络,搭建图卷积网络模型自动识别高质量专利。[研究结论]目前针对专利质量的研究专注于挖掘专利数字特征而忽视专利文本特征,该方案在高质量专利自动识别过程中使用专利数字特征与文本特征,对当前专利质量研究做出补充。此外,所提方案可在专家标注少量专利文档情况下完成专利质量识别任务,解决现有专利质量标签标注方案无法全面衡量专利质量的局限。同时,将图卷积网络扩展到专利背景下的质量识别领域,为专利质量研究提供崭新框架,实验结果也显示方案具有较高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专利文本挖掘领域,提出一种构建SAO链的规则,将专利文本使用SAO链进行特征表示,充分利用技术的层次和内容两部分信息,使专利文本相似度计算更加准确,然后围绕该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预见方法体系。最后,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专利网络得到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路径图,通过专利地图识别出该领域的五个技术机遇,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可借鉴的情报信息。  相似文献   

5.
趋势分析与ICP关联分析是专利分析的两个重要工具,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能够弥补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以ICT产业为样本,对该产业专利申请量最大的20个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关联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对重点技术领域进行趋势一关联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识别ICT产业核心技术领域,探讨我国企业的研发策略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专利共类的技术间关联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专利共类的评估单一技术与其它技术之间关联性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专利共类获取相关的专利技术数据;然后,利用专利数据建立技术间关联的模糊集;最后,运用模糊集性质评估技术间关联性。本文以国际专利分类号F03C(液体驱动的变容式发动机技术)为研究对象,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下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03C技术与其它技术之间的关联关系具有差异性,并且F03C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为认识技术间关联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基于专利引文网络的技术演进路径识别原理与方法,利用激光显示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对该领域进行技术演进路径识别和合理性验证。同时,对识别的主要专利节点进行解读,探寻激光显示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宋爽  陈向东 《科研管理》2016,37(9):68-77
专利技术特征是专利价值生成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通常假定技术创新相互独立,忽视同一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关联。本研究以中国知识产权局1985-2009年间授权的战略新兴产业专利为研究对象,分析包括区域技术差异在内的多种专利技术特征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将专利存续期作为专利价值的代理变量,估计专利生存函数发现:中美日三国在各技术子领域的专利价值与其在该领域的技术相对优(劣)势有明显关联,而与技术领域本身的相关性并不明显。随后建立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量化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技术领域因素,区域技术差异对专利价值生成更具显著且稳定的影响。区域技术优势能够促进专利维持并最终提升专利价值。  相似文献   

9.
颠覆性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重要抓手,颠覆性技术的精准识别对于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布局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围绕技术或市场的单一维度特征进行颠覆性技术识别,而对于综合“技术-市场”维度的系统性识别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本文从颠覆性技术特征出发,构建基于专利挖掘和Gompertz模型的系统性识别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颠覆性技术具有“技术-市场”双重维度特征,具体可围绕前沿性、独特性、影响力和扩散性四个基本特征进行颠覆性技术“漏斗式”逐层识别;(2)综合专利挖掘和Gompertz模型构建系统性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可实现对颠覆性技术的系统识别;(3)动力锂电池技术的实证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可提升识别过程的效率和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克服主观判断的局限性。该方法突破了已有识别方法中特征信息获取不全面、识别结果准确性较低的局限性,可以为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精准识别潜在专利技术组合,将相互关联的技术组成保护范围更大的专利网,对于打破单项专利的局限性、构建更为缜密的技术壁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对关键词与核心IPC进行语义抽取的基础上,筛选出核心专利集合,然后计算基于专利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专利组合强度,最后利用MCL聚类算法直观、精准地识别潜在专利组合,并以艾滋病疫苗领域专利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该方法以核心专利集合为数据源有效降低了组合识别中的噪音,基于多维度的专利组合强度计算克服了以往组合识别指标的片面性,利用MCL聚类算法无需人为规定簇群数量,保证识别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米尔  国伟  曲宁 《科研管理》2018,39(1):135-142
近年来,专利陷阱及后续的专利诉讼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日益凸显,应对这一态势的重要手段是专利预警。专利申请书是最早公开的专利文献,以此为突破口,对申请书的特征字段进行分析,构建申请特征与专利诉讼的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权利要求数、引用专利数和技术宽度与专利诉讼发生概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是与专利诉讼密切相关的关键特征。因此,针对目标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可以此回归模型为定量分析工具,筛选出易引发诉讼的高风险专利,从而利用最早公开的申请信息开展专利预警。  相似文献   

12.
刘桂锋  李伟  刘红光 《情报杂志》2012,31(5):12-17,22
专利地图是实施企业专利预警的基础性工具。本文首先从三个层面、九大模块的角度构建了基于专利地图的企业专利预警模式。随后以美的微波炉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对实证企业从行业、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进行专利地图绘制与分析,探寻专利地图对于预警机制的具体效用,为我国企业开展专利预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专利检索网站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专利检索网站可以为公众提供专利服务功能,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智慧芽、佰腾网、Ipexl、Pri-orsmart、SIPO、CNIPR、Soopat、Patentics和DII这九个网站的基本情况,对其检索功能、检索结果和分析功能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并对其特色功能进行了总结,为专利用户和公众选择专利检索网站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中国申请的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进行定量分析,就其30余年来的发展趋势、国际地位、专利申请涉及领域以及申请机构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迅速,在世界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专利的领域分布不均衡,主要涉及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权人比较集中,以企业为主。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专利的国际保护及国际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毛昊 《科学学研究》2016,33(8):1169-1176
立足于国际比较和制度实践,本文从专利研发周期与成本、专利实施与运用现状、创新主体专利保护强度诉求、专利诉讼机制运转等方面对我国专利制度实践进行了综述。同时在专利动机改变与制度异化,专利价值多元属性与质量评价,强弱专利诉讼机制等问题中进行了国际比较。进而提出借助专利调查平台拓展专利研究的思路,阐释了从专利制度、市场规律、政策绩效层面发掘中国专利调查学术价值的方法。本研究的政策指向在于呼吁政府开放基础调查资源,加强问卷设计科学性,优化组织管理流程,提升中国专利调查在学术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专利间引用关系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文献与科学文献不同,它既是技术文献又是法律文献.对专利间引用关系的分析不能机械地承袭科学引文分析法.不少学者认为,专利技术的领先性与该专利的被引频次正相关,但笔者从专利法视角指出了由这一观点所导出的悖论.专利引用包括审查员引用和申请人引用,二者在引用动机、引用对象、引用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根本区别.审查员提供的引用信息应该是该专利新颖性的正面证据,而申请人提供的引用信息通常是被引专利领先性的负面证据.  相似文献   

17.
垄断与创新,这个专利系统不得不面临的悖论难题使专利的专用权存在时空范围.这一特征在以复杂产品系统和累积创新为特征的高科技产业里造成专利丛林现象和互补性问题,从而限制了竞争和创新.为弥补单个专利专有权有限性的缺陷,应对“专利丛林现象”,避免侵权诉讼,确保专利设计自由,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关注的焦点从单个专利转移到专利群上,积极实施专利组合战略和专利联盟战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专利制度发展的考察,认为"专利爆炸"是现代专利制度不断强化专利保护的结果,同时专利制度自身的缺陷,专利审查过程中对效率的追求,也加剧了"专利爆炸"现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首先,梳理并总结国内外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国外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权利要求数及专利诉讼4个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内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布拉德福德定律和综合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外学者未给出核心专利的定义,国内学者给出了核心专利的定义。然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核心专利的概念,将一定时期某技术领域内具备一定竞争力和/或市场价值的专利称为核心专利;并假设这些专利与其他专利相比具有某种特殊属性,可以从专利文献信息中分离出来,称这种分离方法为核心专利识别。最后,提出采用综合指标识别核心专利,采用客观方法确定核心专利指标权重,并基于时域和技术领域开展核心专利指标效力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企业专利钓饵战略的内涵,并从时间纬度出发将其分为专利获取、专利诉讼和专利赔偿三大战略。分析了企业专利钓饵战略的三大发展趋势,探讨其在企业战略层面和专利制度层面的双重影响。对企业专利战略的管理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