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刘耀煊  马书琴  赵丹 《情报科学》2022,40(4):179-185
【目的/意义】探索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了解短视频用户的影响因素及 动态演化过程,有助于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为相关机构或部门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 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方法/过程】以计划行为、信息行为理论为基础,以新媒体机构官方账号为研究案例, 获取短视频新闻对应用户信息数据,设置影响因素指标权重,构建新媒体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因素模型;综合 信息因素、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信息主体等多个维度测算短视频传播影响因素权重,分析其传播影响效果;同时 构建短视频传播行为的动态演化模型,并做出仿真动态演化过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因素对新媒体 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有显著影响,信息技术对新媒体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影响较低,动态演化过程说明传播易感 者的数量与未被感染的易感者逐渐趋同,最终即使有新媒体的不断加入,舆情传播也不再继续。【创新/局限】从多 维角度构建用户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用仿真法对短视频传播的动态演化进行分析,为正确引导短视频网络舆情 传播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未来的研究将获取更广泛的数据源进行更深层次的网络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遥感学报》视频号短视频运营为具体案例,通过分享视频制作各环节的实践经验,提出短视频运营现存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其他科技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文献调研和用户调研的方法,以《遥感学报》视频号发布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短视频的整体规划、主题内容、素材收集、剪辑制作、宣传推广、效果追踪等环节分享实践经验。【结果】 科技期刊利用短视频这种新的媒体形式,可有效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但是在内容、人员和传播力度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结论】 短视频运营上,科技期刊可深度挖掘优质资源来丰富短视频的内容,多渠道打造专业团队以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通过媒体矩阵联动、频繁发布高质量作品、举办各种学术活动等方式,促进短视频平台和科技期刊内容的有效融合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于灏  王鼎立  白丽  马妍  李雨桐 《情报科学》2023,(11):85-93+150
【目的/意义】在激烈的网络用户注意力竞争中,短视频内容策略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短视频内容策略出发,探究其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对新媒体传播与网络用户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参照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理论,构建了短视频用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从链接内容特征与用户行为的两条策略路径出发,以12 694条抖音新能源车企业号短视频为样本对象,对520条特征样本采用内容策略编码分析、OLS回归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心策略路径下,用户参与行为主要受感官、理性以及自我三类消息策略的影响。边缘策略路径下,实拍类视频、非线性叙事、长镜头拼接以及信息交互策略均能同时激发用户多维度的参与行为;视频时长对收藏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拍摄视角则对用户参与行为无显著影响。【创新/局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下的理论启示;并针对企业短视频实际运营提供了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科技期刊编辑进行科普短视频创作与传播的途径和方法,为提高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案例分析法,以《广西医学》《微创医学》《内科》编辑制作的健康科普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对医学期刊编辑在创作短视频的理念、内容选题、表达形式、传播途径方面的优缺点等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科技期刊编辑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创作科普短视频时须注重科学取材,表达形式多样化,解读科普政策,关注热点问题,细化科普对象,把握播放时机,注重人文关怀,遵循传播规律;利用好编委智库资源,平衡好日常工作与短视频制作的时间,坚持融媒体系统创作,以更好地进行科普短视频创作及传播,提升职业素养,拓展编辑技能和事业发展空间。【结论】科技期刊编辑进行科普短视频制作,不仅可以促进科普知识传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还可以提升编辑职业素养,提高期刊影响力,从而有利于期刊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与传播情况,为科普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以我国363种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权威的新媒体大数据评估和研究平台“清博智能”为工具,提取期刊微信视频号的传播力指数,考察期刊微信视频号发布作品数量、转发数量、评论数量情况;结合文献与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传播能力。【结果】我国科普期刊借助微信视频号运营品牌的理念尚未形成、整体开通率低,一些科普期刊在开通微信视频号后缺乏维护;不同期刊短视频传播能力差别较大、两极分化严重;内容质量层次不齐、缺乏规划,主题散乱不聚焦;微信视频号普遍缺乏与受众的互动,营销运营意识不强。【结论】应重视短视频平台的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发挥专业特色、丰富优质内容,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与受众互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科普期刊短视频平台运营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为科普期刊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50种优秀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网络调查法、访谈法,从账号基本情况、发布视频数量及频率、内容呈现与叙事风格、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我国科普期刊短视频平台运营现状。【结果】科普期刊短视频账号开通率低,短视频运营能力亟待加强;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内容定位不够清晰;与受众互动不足,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内容分发缺乏规划,短视频营销意识不强。【结论】科普期刊应合理构建短视频传播矩阵,提升运营能力;发挥专业优势,深耕优质内容;适应平台特点,引导用户深度互动;重视刊媒联动,推动期刊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有关研究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从一个新的角 度,即超级IP视角引入并重新定义新媒体的传播要素及路径并构建其影响力评价模型。【方法/过程】基于超级IP层 级特征视角,从较为典型的泛娱乐领域切入,对新媒体信息传播要素进行了再定义,提出了信息传播路径的设想, 同时构建了新媒体信息传播影响力评价模型。【结果/结论】通过构建基于超级IP视角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影响力评 价模型,为泛娱乐领域的信息传播可能产生的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一定程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翟姗姗  胡畔  吴璇  孙雪莹 《情报科学》2021,39(10):118-125
【目的/意义】从新媒体社交平台中用户行为角度分析造成“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探究突破特定内容领 域“信息茧房”困境、提升信息传播力的策略。【方法/过程】本文构建了新媒体社交平台中“信息茧房”现象影响因素 模型,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定量化检验新媒体社交平台中“信息茧房”现象产生的多重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 提出突破茧房提高非遗短视频传播力的策略。【结果/结论】选择性接触行为、信息偶遇和主观规范直接正向影响 “信息茧房”感知和“信息茧房”突破意愿;使用时间、使用频率、单次使用时长和关注人数间接正向影响“信息茧房” 感知和“信息茧房”突破意愿。【创新/局限】本文借助于抖音APP为实证平台,融合新媒体社交平台结构属性与资源 内容属性双重特征,针对特定内容领域的信息茧房现象探索影响因素的形成动力与信息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对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提供理 论和应用支撑。【方法/过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Gephi),以新浪微博话题为实证案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研究,最 终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特质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论揭示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特质和 传播规律,为实践层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监管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研目标受众对视频摘要认可度以及对其质量与传播效果的评价,探讨国内学术期刊视频摘要建设的对策。【方法】结合“中国高分子”视频摘要的实践,以高分子领域科研工作者为调研对象,分别从媒体形式、传播优势、制作意愿、内容要素以及视频评价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目标受众对视频摘要传播效果赋予高期待值,但是“中国高分子”视频摘要传播优势并没有最大化,在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结论】建议期刊从3个方面加强建设:从受众需求出发制作视频摘要,适当延伸内容以增加学术性,丰富视频摘要的表现形式以提高趣味性;增加推广频率,拓宽宣传广度,针对不同平台定制视频摘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视频摘要制作与传播提效赋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学术期刊与短视频的融合发展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和科学知识的传播,使学术期刊承担起使命与社会责任。【方法】引入霍尔编码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部分现有学术期刊短视频内容及结构进行分析,从内容重构和符号运用的角度给出学术期刊短视频编码策略,并辅以已取得一定传播效果的学术期刊短视频做例证。【结果】指出学术期刊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主题选择、叙事方式、叙事风格,文字符号、声音符号、图像符号6个方面提出编码策略,以期提高学术期刊短视频浏览量。【结论】“学术信息+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已然成为学术内容广泛传播的新机会,可以扩大学术信息的传播范围,增强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学术期刊从业人员应牢牢抓住这一机会,尝试将新方法运用到学术期刊传播中,以增加知识服务工作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视频化时代下,通过《协和医学杂志》开展知识类视频内容传播的具体实践,总结医学期刊知识类视频内容传播的有效运营方法及现存问题,为期刊同仁提供思路及借鉴。【方法】 介绍《协和医学杂志》新媒体开展知识类视频内容传播的优势及效果,并从视频选题、内容制定、类型把控、视觉表现和传播渠道5个方面分享运营策略及典型案例。【结果】 《协和医学杂志》新媒体在知识类视频内容传播发展中通过锚定黄金栏目开展高起点系列选题策划,基于不同用户需求差异化制定视频内容,打破藩篱实施短中长视频全线发展,并创新探索MG动画与AI语音融合的视听表现,结合多平台分发、多渠道引流等综合运营措施,增强期刊内容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成效显著。【结论】 医学期刊应抓住视频发展机遇,以多维度综合运营开创知识类视频新干线,为医学期刊视频内容传播拓新局。同时在实践中应注意发布规律、编辑素养、资金投入及长效发展布局等问题,从而坚实期刊市场竞争力,提升中国学术期刊知识内容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梁冠华  鞠玉梅 《情报科学》2018,36(4):155-159
【目的/意义】新媒体中反沉默现象具有传播行为的双重性、匿名化的自我性和利益驱动性。它是新媒体所 特有的属性,也是现代舆情在互联网环境下外在表现形式。【方法/过程】通过演化博弈中的“囚徒困境”模型来阐述 反沉默螺旋中受众群体的行为趋向性与受众收益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当受众群体非理智型占多数时, 则在新媒体的现代舆情中反沉默现象将尤为显著;同时受众收益的影响因素与受众行为、信息公开性、传播速度等 直接相关,进而为新时期的舆情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研究模型计算结果提出新时期舆情管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孟令雪  过仕明 《情报科学》2019,37(11):94-98
【目的/意义】构建新型智库产品微博传播影响力指标体系,对深化智库产品理论研究、提高其传播影响力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信息传播理论及智库产品微博传播影响力研究,从微博、用户信息、产品质 量及传播效果4个维度构建新型智库产品微博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 新型智库产品微博传播影响力的评价公式,同时选取中能智库15个新型智库产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 检验和分析表明,新型智库产品微博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后续理 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利用新技术进行学术短视频生产的方法和实践经验,为科技期刊利用学术短视频提升公众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调研科技期刊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术短视频生产中存在的创作困难、质量不高、不能持续供应等问题,提出新技术赋能的学术短视频生产方案。【结果】借鉴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SCIS)的工作经验,科技期刊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术短视频自动生成,用视频制作App辅助学术短视频创作,或利用HTML5技术提升短视频的可交互性。通过对比SCIS学术论文的短视频宣传和文字内容宣传发现,生动有趣的学术短视频能够获得比文字内容更高的浏览量,可有效提升学术论文的传播力。【结论】借助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科技期刊能够高效、高质量、可持续地进行学术短视频生产,有利于实现学术论文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为智库信息传播效果评价奠定基础,为精准、有效地干预智库信息传播效果核心要素,提高智 库信息传播效果,提升智库舆论引导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法初步选取智库信 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再借助模糊DEA方法剔除对综合绩效评价影响较小的指标,最终筛选出17 个评价指标作为 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效果的评价依据。【结果/结论】数据表明智库信息、智库、智库用户、智库信息新媒体传 播平台等指标对新媒体环境下智库信息传播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分析高校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网络结构及演化特征,有利于推动高校信息的有效传播,提升舆 论引导力。【方法/过程】以高校官方微博为例,本文对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密度特征、网络中心性特征、网络结 构特征、地域路径及情感路径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BA无标度网络模型对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结构的演 化特征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结论】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具有较小的聚类系数、较短的网络平均路径,节点 的度分布符合幂律规律;高校新媒体影响力正在突破传统地域影响;高校信息传播中以积极情感为主,网络舆情事 件对情感影响较大;随着节点增加,网络平均度经过前期快速增长后会稳定在某个恒定值左右,网络平均路径长度 则一直呈现增长趋势。最后本文提出了改善高校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结构的建议。【创新/局限】在今后的研究中 需要进一步扩大数据样本和时间跨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微博社区网络结构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舆情的信息传播机制。【方法/过程】以社会网络的 角度分析了微博社区网络静态结构特征,同时构建了微博信息传播模型,实证分析了微博社区网络静态结构特征 对舆情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微博社区的网络结构规模、密度以及节点特征参数对舆情信 息传播的受众度、流动度及影响力方面均有显著影响,存在着紧密的内部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国内医学电子期刊视频栏目出版现状及规范化程度。【方法】 检索40种中华医学会电子版期刊的官方网站刊载的视频稿件,调查视频的内容、呈现形式、稿约、版权、制作、储存、播放、传播、引用等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调查时间为2017年9月25—30日。【结果】 因8种期刊网站无法打开,最终32种期刊纳入研究。期刊网站视频栏目中11种期刊放置的视频数量少于10个,且更新速度较慢;仅2种期刊的视频有引用信息;4种期刊视频窗口有分享至其他公众平台的链接;3种期刊设置有评论专区。此外,视频稿约、录制、播放等方面的规范化程度不高。【结论】 视频栏目在所调查的大部分期刊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视频技术和栏目规范化方面的上升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策略,促进科技期刊与短视频融合发展。【方法】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与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构建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营策略。【结果】基于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经营效益与传播效果4个维度构建了包括10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的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评价框架,为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论】科技期刊学术短视频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正向的评价效用,可以利用考核指标提升学术短视频的运营效率。科技期刊运营者应重视内容运营规划,重点增加粉丝数量,强化目标用户管理,提升学术短视频传播效果,持续优化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