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葛二壮 《科技风》2011,(23):31+33
根据车牌区域的灰度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定位车牌区域并进行字符分割的新方法。该方法先利用车牌区域灰度分布特征,对车辆图片进行粗定位并得到车牌上下边界;再根据车牌区域字符紧密性特征,利用垂直投影方法初步得到车牌的左右边界;然后根据字符宽度和间距进一步修正车牌的左右边界,最后根据字符宽度和间距的比例进行字符分割。经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在复杂背景下适应性好、抗干扰、实时性好、定位精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是一种利用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从而进行车牌号码自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领域。本文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车牌进行定位、获取字符,对字符进行分割,利用神经网络识别技术来对车牌字符进行识别,从而达到较好的自动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的基于数学形态学和颜色特征车牌定位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车牌定位现有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综合利用车牌纹理特征、颜色特征和几何特征的快速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数学形态学充分挖掘车牌纹理特征以及消除噪声干扰.把图像分割为若干子区域,利用纹理条件和颜色条件判断,对各子区域进行独特的分类和聚类融合,最终由粗至细精确地定位出车牌所在位置,为后续车牌字符的分割识别步骤打下良好基础.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各种情况下的车牌图像,该算法都能有效地对车牌进行定位,具有定位准确率高,运行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TMS320C54XX作为核心器件用于车牌自动识别系统中,完成车牌图像的采集、数字图像的处理、提取车牌信息并针对提取的特征对字符进行识别。首先分析了车牌识别系统实现的背景。接着对车牌识别过程中所涉及的边缘检测、字符分割、大小归一化等一系列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分析。最后选取最适合的网格特征提取法,以此为基础进行模扳匹配,最终识别出车牌号码。本文采用DSP作为核心处理器来完成识别过程的算法。  相似文献   

5.
邹晔 《科技广场》2009,(5):109-111
车牌定位技术是车牌识别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根据车牌区域字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综合纹理分析和梯度特征的车牌定位方法.利用车牌字符的纹理特征提取出可能存在车牌的区域,再利用车牌字符和背景梯度的差异性进一步过滤掉由于背景原因产生的伪车牌区域,进而准确定位出真正的车牌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运算量小,对复杂背景车辆图像有很好的定位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实现车牌识别与字符分割,需要进行图像预处理、车牌区域分割、车牌字符分割和数据库字符匹配等操作。基于MATLAB软件,在图像预处理方面,调整图像大小后获取其B分量图;在车牌区域分割方面,利用Ostu法获取阀值后转化为二值图,然后形态学处理去除小面积的区域,再利用Regionprops函数获取二值图上值为1的区域左上坐标,可得到车牌区域;在车牌字符分割方面,将车牌区域图像转化为二值图,闭运算连接字符间的间隙,再利用Regionprops函数实现字符分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停车场建设越来越多,对交通控制、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汽车牌照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及交通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论文对车牌识别系统中的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和字符识别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OpenCV机器视觉库技术与Python开发平台对车牌识别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该车牌识别系统主要由图像预处理、车牌定位、字符分割与识别等部分组成,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背景中的车牌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首先在图像的二值垂直边缘图中利用车牌字符边缘的颜色特征滤除非车牌区域边缘,然后利用投影法确定车牌行候选区域,最后在行候选区域中利用车牌区域垂直边缘的空间分布特征定位出车牌区域,试验表明该方法在背景复杂情况下定位准确度较高,且受车牌尺度变化影响小,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车牌垂直倾斜校正方法,首先通过垂直投影法粗定位字符区域,标记区域内最大连通域,然后寻找出原二值图中被标记的连通域部分的宽最短外接矩形,最后根据先验知识和仿射变换原理求出字符垂直倾斜角度,从而得到车牌的垂直倾斜角度。与已知的一些经典校正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简单实用,能很好地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1.
隋晶  李润梅 《中国科技信息》2006,28(22):98-100,102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车牌识别系统采集数据计算路径旅行时间的方法,并将该旅行时间用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方法对快速路多路段的状态估计结果的修正,以matlab仿真结果验证了修正后估计算法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状态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专利许可实施权转让研究 /FONT /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漆苏  杨为国 《科研管理》2008,29(6):89-94
摘要:许可是专利权利用的主要法律形式。专利权人放弃了部分独占地位,但获得了许可费收益;对于被许可方,以支付一定许可费为代价,获得了专利在一定领域的实施权。问题在于,被许可人是否有权对其专利实施权进行转让?我国现行法律对此并无规定,学界对此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着重分析专利许可实施权转让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就其具体实施提出建议,希望对今后研究者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陈丽冰 《情报科学》2012,(3):341-346
在Web2.0网络时代,用户会收集各种来源的数字资源,加以混合、拼贴出新作品,所以网络著作权的问题一直存在。本文在分析web2.0与创作共用协议的内容基础上,探讨了web2.0与创作共用协议之间的关系,认为web2.0的许多特性和创作共用协议相互影响,创作共用协议是为了解决web2.0应用模式所遇到的著作权难题而应运而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Radiometric dates of key rock units indicate that a remnant Late Mesozoic ocean of the Huatung Basin is still preserved today ea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We integrate regional geology with a Cretaceous oceanic basement in the vicinity of the Huatung Basin to reconstruct the Huatung Plate east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Results of geophysical investigations, four expeditions of deep-sea drilling and a renaissance of regional geology allow us to propose a hypothesis that th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e SCS opening was raised from strike-slip fault on the east. The hypo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SCS opening could highly relate to the strike-slip faults inherited from Late Mesozoic structures onshore–offshore the SE Cathaysia Block to develop rhombic-shaped extensional basins en echelon on the thinned Eurasian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Early Cenozoic. It was followed by sinistral strike-slip movements alo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Eurasian Plate and the Huatung Plate driven by oblique subduction of the Huatung Plate to the northwest coupled with slab-pull force by sou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roto-SCS to open up the triangle-shaped oceanic East Sub-basin in the Early Oligocene (33/34 Ma). The spreading ridge then propagated southwestward in the step-over segment between the Zhongnan-Lile and the Red River strike-slip fault systems to open the triangle-shaped oceanic Southwest Sub-basin by 23 Ma. The plate boundary fault was subsequently converted into the Manila Trench when the Eocene Sierra Madre arc of the Huatung Plate had moved from the south to its present latitude by the Middle Miocene.  相似文献   

15.
知识共享协议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网络环境下一种新型的作品版权许可授权机制,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在世界各地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在分析知识共享协议的内容基础上,从知识共享、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在我国的适用性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To many who develop and use free software, 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represents an embodiment of the meaning of free software.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definition and meaning of free software in the context of three events surrounding 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We use a case involving the GPU software project to establish the importance of Freedom 0 in the meaning of free software. We analyze version 3 of 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and conclude that although a credible case can be made that the added restric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efinition of free software, the case requires subtle arguments. Strong arguments against the added restrictions are less subtle, and may therefore be more convincing to many users and developers. We also analyze the Affero General Public License and conclude that it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definition of free software.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车辆图像的特征,提出了一种车辆图像预处理和车牌定位的方法.在对图像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将图像逐步转换为灰度图像,背景图像,黑白图像,二值图像,边缘提取图像,闭运算图像,开运算图像,最终转化为车牌图像.实验证明,本文方法图像预处理效果好、准确度高、定位迅速且实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赵莉 《情报科学》2004,22(12):1511-1514,1518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通过取得集团许可证、国家许可证推进公共信息获取的有益尝试,指出实施许可证是使用和管理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有效机制,并就我国网络信息资源许可证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层次车牌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进军  杜树新 《科技通报》2005,21(5):606-611
车牌定位是车牌识别中的重要步骤,针对汽车图像的复杂背景和不同环境光条件,提出了一种分层次的车牌定位方法。该方法将图像进行分层次分割,不断减少分析的范围。它先定位出车牌候选区域的上下和左右边界,得到多个车牌候选区域,再从中挑选出车牌区域,实现了车牌的准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准确率高,运行速度快,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亚洲内陆是北半球最大、最广阔的中纬度干旱区,且不同于世界上分布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干旱区。现今的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深居内陆,远离各大洋的水汽来源。亚洲中纬度干旱区究竟如何形成?历经了怎样的干旱化过程?其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这些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事实上,亚洲中纬度干旱区发展成今天所见的干旱荒漠,并不是短时间内实现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性演化进程,是在新生代以来印度、阿拉伯、非洲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新特提斯海的退却以及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与海平面下降等区域和全球要素共同作用下,从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极端干旱渐进演化而来。历经了始新世的半湿润气候,渐新世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和中新世末期以来的干旱-极端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