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多元智能评价就是将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运用到教学评价中的理论结果。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职体育教学中多元智能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为研究对象,来构建体育教学多元智能评价体系,旨在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对学生评价的准确性,由此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完善高职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是一种多元化和情境化的评价,它为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实施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出发,结合体育教学改革和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方法,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不同教学模块,培养市场所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在培养人才时,以普修课程为平台,重点培养学生个体的不同多元智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开设"1+1+1"(多元智能教学+主修模块+辅修的模块)的模块教学实现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从事特定岗位所具备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分层培养,实施对学生通识能力、综合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能力的提升,实现"本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陈燕兰 《体育风尚》2023,(12):77-79
多元智能理论是转变体育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课程的多样化建设,对于帮助学生获得独立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多元智能理论的深度解析,研究高校现阶段健美操课程的构成要素,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教学过程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从课程开发、目标建立、内容设置、评价方法四个层面构建多元智能应用高校健美操教学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体育教学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元智能理论科学地描述了人类的智能结构和人的发展潜能等问题,它启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转变旧的教学评价观,建立起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观念,以尽快适应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涉及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变革等。  相似文献   

6.
多元智能与体育教学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分析了体育多元智能的功效及体育教学中多元智能评价的几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7.
快乐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乐于学,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文章阐述了快乐体育教学与多元智能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8.
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关于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主张多元化的、情境化的和以个体为中心的评价,关注的是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而非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构建多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对于改革体育教学评价具有良好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课程评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程的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反映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其对体育课程的启示,以期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然 《体育世界》2010,(5):57-59
本文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解读,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应积极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灵活变通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立体多维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迅速转变体育与健康教师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解析当前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实践困境并围绕现存问题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认为:1)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具体指涉的是体育品德教育,体育品德教育是学校场域中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2)实践困境表现在体育教学德育价值和功能的泛化导致体育品德教育目标的模糊,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教学的狭隘理解限制品德教育内容的生成,体育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缺失固化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的方式,传统技能教学过程未重视师生交往关系对学生品德塑造的价值,体育品德的内隐性使教师难以把握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客观评价。提出优化策略:发展学生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教学中德育的目标,强调技能教学项目完整性与突破体育教学德育时空界限,用多种品德教育方式调适学生参与运动项目学习的体验,学生体育品德教育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与交往,提取情境中学生情意品质的表现是体育品德评价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当前体育课程模式的实效性分析,旨在探讨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出:要正确对待学生兴趣与体质健康细节,并通过理论培养兴趣;通过理论贯通实践培养兴趣;通过及时回馈培养兴趣;通过学校体育优势培养兴趣;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指标要明确来增强体质健康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刍议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师施教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多种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把所具备的这些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学生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力,感染力和多种能力的结合称之为施教能力。这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从教学过程各环节分析论述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文章通过对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旅游职业学院两所院校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学院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体育课程标准与学生个性的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许德顺  刘永光 《体育学刊》2004,11(5):116-118
论述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特征进行教育,正确掌握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讨教师因素对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差异。以上海市284节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及其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测量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等分析不同学段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教师因素(包括性别、教龄和教学行为)与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小学和初中学生体育课中MVPA时间百分比均未达到50%的课堂时间标准,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教师在教学指导和课堂管理行为上的用时均为最高,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和动作示范行为用时显著高于初中教师,而初中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和观察行为用时显著高于小学教师;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男教师执教班级的MVPA时间百分比均高于女教师,而教龄仅与小学生体育课MVPA时间百分比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教师的促进健康行为对小学和初中体育课MVPA时间百分比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观察行为仅对初中生体育课中MVPA时间百分比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因素对小学和初中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今后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程功能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谭华 《体育学刊》2005,12(1):19-21
讨论体育课程从经验型、科学型、化型或生活型体育课程的转变。认为当代体育课程不仅应该继续发挥它的传统功能,而且还应该发挥时代发展赋予它的一些新功能,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视野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交往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活动方式.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教学内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组织制度等原因,高校体育教学交往呈现出交往单边化、形式简单化、载体与机制不可超越等现状.因此,为了建构高校体育教学自觉的教学交往,高校体育教学价值取向上应转向"人的生成";制度建设上应注重柔性管理,创设人性化的制度环境;师生中应共同营造思想自由的交往环境.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学生"厌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学生“厌课”现象的原因分析 ,探索如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 ,使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问卷法。主要结果与结论 :体育教学在加强教师素质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手段的同时 ,应重视调节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 ,从学生的内在过程方面推动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持久性。  相似文献   

20.
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方面指标呈下降趋势。学校体育课程未能开齐开足、学生合理运动时间被挤占是主要原因之一,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体受教育权受到不同程度侵犯。应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细化学生身体受教育权的保障措施;赋予体育行政部门对侵犯学生身体受教育权的学校和个人进行处罚的权利;体育行政部门或各级政府全面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各级教育单位进行学生体质检测,以第三方独立真实的检测结果倒逼教育机构对学生身体受教育权进行保护;激励一线体育教师主动维护学生身体受教育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