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克隆人Lumican基因及构建Lumica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增殖的影响。方法:取人新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Lumican基因,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1-Lumican,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将测序正确的Lumican基因通过脂质体介导下转染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转染细胞HEC-1A的Lumican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MTT法观察转染Lumican基因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的增殖能力。结果:重组质粒pEGFP-N1-Lumican经HindⅢ和BamHⅠ酶切,获得8311 bp片段和865 bp插入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插入的片段与Gene Bank发布的序列一致;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HEC-1A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染细胞HEC-1A的Lumican mRNA表达上调,Lumican蛋白相对上调率为74.62%(P<0.05)。与对照组细胞比较,转染Lumican 基因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的抑制率为21.35%±2.78%。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Lumican,该载体在体外能有效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的增殖能力,为以Lumican基因为靶点研究其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的恶性生物学特性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设计小鼠Txt5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将小鼠c DNA作为模板,用PCR扩增出m Txt5编码区,并加入HA标签序列.将这一片段插入p MD-18T载体,再亚克隆至p Adtrack-cmv穿梭载体上.线性化后,转化BJ5183感受态细胞,在BJ5183中发生同源重组获得p Ad-Txt5质粒.p Ad-Txt5线性化后转染293A细胞,包装得到含Txt5基因的病毒.将病毒溶液感染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一段时间后观察绿色荧光,然后通过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A标签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小鼠Txt5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实现在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在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转染至培养的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DHFR^- )中。结果:成功表达并产生绿色荧光。结论:证明EGFP是一种良好的报告基因和筛选标志.为进一步研究应用最广泛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一CHO细胞表达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PTEN载体构建及在LOVO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载体并在LOVO细胞中表达。方法:从人外周血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PTEN基因片段,将PTEN基因连入pLenti6/V5载体。测序鉴定后,经脂质体转染入LOVO细胞,对细胞株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DNA测序证实pLenti6/V5-PTEN表达载体为阳性克隆;该表达载体转染LOVO细胞后上调了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Len-ti6/V5-PTEN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PTEN在LOVO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TA克隆技术及二步克隆的方法构建人鼻咽鳞癌细胞CNE1/R PECAM-1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已克隆至Pmd19-T Simple载体的PECAM-1基因片段使用Not/HindⅢ酶切,亚克隆至pcDNA3.1/myc-His(-)A载体并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人鼻咽鳞癌细胞CNE1/R PECAM-1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建立人鼻咽鳞癌PECAM1基因过表达细胞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测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过程中人α-防御素-1(HNP-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构建人HNP-1的克隆载体。方法:提取人单核细胞系(THP-1)的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获得cDNA,采用pBS-T克隆HNP-1。结果:用RT-PCR在THP-1细胞总RNA中扩增出一条285 bp的DNA片段,与HNP-1 cD-NA片段大小一致。重组质粒经PCR和测序鉴定获HNP-1基因克隆。另外,LDL可诱导THP-1细胞HNP-1的mR-NA表达增加。结论:HNP-1可能参与LDL的细胞氧化过程,成功构建HNP-1克隆载体将为进一步亚克隆到原核及真核的表达载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将质粒pcDNA3.1-VEGF双酶切后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并用酶切及测序等手段进行鉴定.而后利用脂质体转染包装细胞pA317,并检测病毒滴度.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VEGF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
基因工程学实验课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主要实践课程之一,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以新孢子虫NcAMA1基因的扩增、克隆及真核表达为例,开展基因工程学实验教学设计。实践表明,通过对基因组DNA提取、目的基因扩增、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构建、以及目的基因表达等实验步骤的实践操作,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microRNA的表达载体,再转染生物体细胞观察该microRNA的转录或表达情况,以获知它的作用机理及对生物体的影响。方法:以microRNA-21(简化为miR-21)为例说明构建表达载体的方法。根据microRNA的成熟序列以及附近约200多碱基共约470个碱基序列,设计PCR引物,PCR扩增,PCR产物和pcDNA3.1(+)质粒双酶切后,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并转化入感受态细胞,筛选后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及测序分析,并将其转染Hela细胞,经RT-PCR实验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pcDNA3.1(+)/miR-21过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使得miR-21在细胞中过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miR-21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iR-21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也称周期蛋白或DNA聚合酶的辅助蛋白,是真核细胞合成所必需的核蛋白,在DNA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前期实验发现日本七鳃鳗肝脏cDNA文库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中存在与高等脊椎动物pcna基因同源的序列。提取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肝脏组织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七鳃鳗pcna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将Lj-pcna基因成功构建到pGFP-N2真核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PGFP-N2-Lj-pcna转染人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荧光蛋白的表达。日本七鳃鳗pcn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和转染,为探讨七鳃鳗pcna基因功能研究及其它七鳃鳗相关研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康脑液干预观察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康脑液28.6、14.3、7.15 g·kg-1·d-1剂量组(灌胃给药7 d),改进Longa等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后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后6h、12h、24 h、72 h、7d处死大鼠);采用TTC染色法观察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组织VEGF、BDNF、MMP-9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缺血再灌注24 h大鼠脑梗死灶面积,发现28.6、14.3 g·kg--1·d-1剂量组较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28.6、14.3 g·kg--1·d-1剂量组各时间点的VEGF、BDNF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MMP-9表达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脑液可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中VEGF,BDNF的表达,同时抑制脑内MMP-9的表达,缩小脑梗死面积,发挥对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保护作用,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提取人乳腺癌细胞(MCF7)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miR-34a启动子序列,将其克隆连接到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 GL3-Basic中;瞬时转染人肾上皮细胞(293T),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成功构建了p GL3-miR34a-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并对其测序验证,结果表明启动子序列正确,载体具有较高的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细胞微囊化方法、病理技术研究微囊化大鼠胰岛细胞与睾丸Sertoli细胞联合移植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及Sertoli细胞对共移植的胰岛细胞的免疫豁免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第一组为胰岛细胞微囊化移植组,第二组为胰岛细胞与睾丸Sertoli细胞联合微囊化移植组,建立糖尿病模型后,两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将微囊植入糖尿病小鼠体内,术后两组均不使用免疫抑制剂,定期检测小鼠的血糖情况,比较两组之间胰岛细胞有功能存活时间的不同以及微囊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胰岛细胞与睾丸Sertoli细胞联合微囊化移植组与胰岛细胞微囊化移植组相比,联合移植组胰岛细胞存活时间长于单纯移植组(P〈0.05),囊周淋巴细胞侵润程度轻于单纯胰岛细胞移植组。结论:睾丸Sertoli细胞对共移植的胰岛细胞具有免疫豁免作用,可以延长胰岛细胞有功能存活时间,减轻排斥反应,降低囊周淋巴细胞侵润程度。  相似文献   

15.
从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XZG36中克隆弹性蛋白酶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实现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中的高效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酶学性质分析,为微生物发酵生产弹性蛋白酶奠定基础.以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弹性蛋白酶基因,并将其开放阅读框(0RF)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ET30a(+)进一步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His·Bind亲和层析纯化后对弹性蛋白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实验成功克隆了弹性蛋白酶基因,DNA基因片段为1672bp、编码497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与预计长度相符合;实现了其在E.coli中的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经SDS-PAGE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48000,与预期的一致;提纯后的表达蛋白SDS-PAGE分析可见单一条带,纯度可达92%以上.表达蛋白具有良好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草黄酮对紫外线照射无毛小鼠皮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基质组、甘草黄酮组.模拟日光辐射制备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在辐射同时,基质组外用基质乳膏,甘草黄酮组外用甘草黄酮乳膏.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结构,SOD、GSH-Px、CAT、MDA、Hpy含量及Ⅰ型胶原蛋白mR-NA的相对定量的变化.结果:甘草黄酮组较模型组、基质组皮肤组织中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SOD、GSH-Px、CAT、Hyp水平及Ⅰ型胶原蛋白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1).光学显微镜显示,模型组和基质组皮肤组织病理切片呈现明显光老化损伤,表皮结构不完整,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和甘草黄酮组表皮组织结构完整,各层细胞清晰.结论:甘草黄酮对紫外线照射小鼠皮肤具有防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皮肤组织抗氧化能力,促进氧自由基清除,以及促进皮肤胶原蛋白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NA干扰T细胞mTOR表达后诱导T细胞分化对小肠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通过shRNA干扰T细胞mTOR表达后,诱导T细胞向Foxp3+Tregs细胞分化。对60只雄性SD大鼠施行30次异位节段小肠移植,随机分为A组(mTOR-shRNA转染组)、B组(mTOR抑制剂RAD001干预)和C组(移植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小肠移植后受体大鼠的体重变化、生存时间及移植小肠病理切片评估排斥反应程度。结果:构建的mTOR-shRNA质粒表达载体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大鼠骨髓细胞mTOR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RNA干扰大鼠T细胞mTOR基因可调节T细胞的定向分化,Tregs细胞增多,而Th17细胞分化减少。抑制mTOR基因可诱导大鼠异位小肠移植的免疫耐受,减轻受体抗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结论:RNA干扰T细胞mTOR表达后诱导T细胞分化对小肠移植耐受的研究为mTOR抑制剂(RAD001)在移植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