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一直是指导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不断发展的理论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标志。那么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哪些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呢?本文将为您回答这些问题。摘要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自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于1981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迄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了近三十年的历程。经过几代学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出版发行的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再版前言》中指出:现在已经出版多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著作。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恐怕是读不了那数十万言甚至几百万言的大厚本的。而这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小册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相似文献   

4.
毛平 《兰台世界》2012,(22):43-44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马克思主义者,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与宣传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并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0世纪20年代初期,周恩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不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于分析具体的历史环境,在理论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政治设想付诸实践,在实践上检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列宁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不断被重复提起的话题。通过列宁,我们可以窥探到马克思主义如何从科学理论变成指导现实政治实践活动的指南,以及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具体问题中遇到的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困境,从而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及其理论边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起点的,必须遵循和坚持传播的基本原则。借鉴传播学中的可信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协同性原则、适时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刘洋 《新闻世界》2013,(4):270-271
传播模式理论是传播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播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被群众所掌握,并指导群众活动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用传播模式的理论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既是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力。  相似文献   

8.
徐梅 《兰台世界》2013,(22):122-123
<正>任何一种舶来品到中国,都有一个陌生、认识、熟悉,最后被接受、改造、利用、发展,也就是有一个本土化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几经周折,传到中国,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发展中,率先举起大旗的是第一个在中国系统介绍和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探索的背景一是近代以来到20世纪20年代,救亡  相似文献   

9.
原宙 《东南传播》2022,(2):40-43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欧,19世纪中后期在欧美的广泛传播中,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出于斗争的需要,国际工人运动组织和工人政党的革命家、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书报刊物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力武器,同时始终与错误思想思潮作斗争也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与吸引力。回顾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在欧美的传播,这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需要我们在传播主体、受体、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去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是新世纪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全新境遇。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媒介新景观,积极运用并发挥其在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动适应时代变化的必然选择,这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出版中不断推进内容创新、平台创新和终端创新,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李红坦  周柯  金鑫 《传媒》2019,(11):66-68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的必要途径,其本质是引导大众认知、理解马克思主义宏大谱系的本质内涵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本质与基本内容的梳理,针对当前存在的三个"去中心化"的突出问题,从提高"把关人"的政治责任意识和联动效率、强化受众群体信息传播行为的引导和监管、创新信息传播的内容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当前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旨在为融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实施提供关联学术模型。  相似文献   

12.
贺秀峰 《大观周刊》2011,(21):54-54,53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推进,在我国的学术界围绕着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概括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一系统问题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特别是在21世纪以来,学术界曾经出现过和提出过许许多多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和探讨形成了一个大讨论。而本文拟对此做一个简要总结和梳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仍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首先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不仅要关注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把握,更要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成果。  相似文献   

14.
王右木是我党最早在四川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第一人,同时,也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先驱者。王右木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以及四川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知识生产主体、载体、客体三个维度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译著出版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的影响。从知识生产主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作者国别多样,以苏联为主;作译者群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出版机构的政治性、学术性较强。从知识生产载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具有跨学科性。从知识生产客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术语中国化,篇章内容精准化。马克思主义译著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主体专业化,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影响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进程,促进马克思主义知识再生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的专业化、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罗卫涛  张媛媛 《东南传播》2014,(12):106-10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双向过程,是理论走向人民群众的顺向过程和人民群众丰富发展理论的逆向过程的有机统一。大学生是受过优质教育的青年,是大众的一部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坚力量,在这一群体中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认识、培养党的伟大事业合格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并逐渐被大学生所认同、接受和运用,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影响,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王浩  贾振霞 《大观周刊》2010,(41):34-34,29
美国是马克思寄予厚望的国家,在他看来,美国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沃土。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的一百多年间,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发展有起有落,但最终马克思主义未能在美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同步的.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它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与逐步成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明确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拓与统合等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马...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一方面是由于其理论的先进性、指导性、正确性;另一方面是大众传媒巨大的渗透性、传播的广泛性。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利用报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通过共产党和先进知识分子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迅速在中国扎根并使之本土化,和列宁主义一起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在沈阳地区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沈阳的一些爱国青年通过建立进步团体,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进一步推动了工人运动,促进了沈阳党组织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