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弱势群体大学生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与心理的康复,高校通过开设体育保健课,创设高校弱势群体大学生体育锻炼场所,购买体育器材,加强教师培养等促进高校弱势群体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开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体育锻炼总量和体育锻炼持续时间长短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双重影响,可以发现,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体育锻炼量和体育锻炼持续时间长短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都有明显的影响,即体育锻炼量越大,主观幸福感越强,心理幸福感中良好关系和环境掌控的能力也越强。  相似文献   

3.
运动处方 美国有关人员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促进人体释放出因心理疾病聚集的大量心理能量,使人获得镇静的效果和舒适愉快的感觉.体育锻炼使人产生的积极情绪能对人体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人们理清思路,战胜逆境,克服困难.教练员或心理医生依据健身运动参加者或体疗病人的年龄、性别、心肺和运动器官的功能,运动史及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医生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宜的运动内容、运动量及运动强度的方法,称为运动处方(包括健康处方、健美处方、长寿处方、康复处方).在体育教学中和课外体育锻炼时,心理教师和体育教师适当地运用运动处方,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与逻辑分析法对赣南地区三所高校1 237名教师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地方院校教师中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占56.67%;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教师群体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得分均高于无体育锻炼习惯的教师群体,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锻炼与地方院校教师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性;体育锻炼对地方院校教师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均有较好的正向预测作用.本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对地方院校教师心理资本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指数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测体育锻炼和心理异常关系中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对93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民族文化认同和心理异常的测量。结果发现:(1)民族传统体育锻炼时间的增长能缓解心理异常的发生;(2)民族文化认同的提高能缓解心理异常的发生;(3)民族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民族文化认同是预测心理异常水平的重要因素;(4)民族文化认同在体育锻炼对心理异常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粟世健  梁威 《广西教育》2014,(2):118-119
针对中职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体育锻炼对中职生心理的调节作用,提出通过体育锻炼调节中职生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通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感触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上抓住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教学,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锻炼身体、活跃身心的目的,让学生在课余时问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促使体育锻炼更好地为学习服务,发挥它在中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自编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等测量工具,对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及其预测指标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弹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心理弹性的问题解决能力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父母婚姻情况的中学生在心理弹性的自我悦纳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2)不同体育锻炼量组在心理弹性五个层面方面有显著差异(Wilk’sΛ=.959**).(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支持了心理机制理论假设模型(CMIN()2)/df=5.596,RMSEA=0.080.)(4)体育锻炼不仅可以直接对中学生的心理弹性产生影响,而且可以通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等中介变量对中学生心理弹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在体育锻炼中,既要遵循体育锻炼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还要参照体育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比如,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确定体育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合理的负荷量,有助于科学地制定体育活动的密度、强度和运动量。所以了解我们心理发展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合理安排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项目。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大学生而言,体育锻炼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克服心理障碍并养成持续性锻炼的习惯是重中之重。我们小组调查发现,心理效应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不同的心理因子对于大学生的体育锻产生不同的效果,且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同学由于心理状况不同,其对于自身体育锻炼状况以及体育认可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杨博 《华章》2013,(23)
从众心理作为影响学生个体参加体育运动的一种外部动因,通过探究从众心理对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发挥从众心理在促进大学生积极锻炼的良好效应,并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心理运动处方的健身效果及健身机制相关文献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科学的运动处方才能起到良好心理效应的作用;因地制宜的制定运动处方,才能使体育锻炼取得最大的心理效应;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运动处方目前还没有得出结论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心理健康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对50名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有选择性的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等干扰活动。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在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及表现的基础上,对通过体育锻炼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体育锻炼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焦虑心理疾患已严重影响职业女性的身心健康,且伴随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加剧之势。体育锻炼干预焦虑具独特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研讨干预的原理基础上,针对焦虑心理疾患制定具体的体育锻炼干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等,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部分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不重视体育锻炼是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改善体育教学,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体育锻炼知识,引导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目的是探讨云南城市社区居民的社区体育锻炼与其心理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居民社区体育锻炼调查问卷和心理学工作者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57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论是城市居民社区体育锻炼对居民的心理社会支持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注意的是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根据老年人心理老化和心理需求,以及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生理原则,合理安排体育锻炼,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在注意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知、信、行"理论对运动康复阶段人群的执行控制影响的重要作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在我国警察院校学员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教育中仍处于空白阶段.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对"知、信、行"在运动康复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展望该理论在发挥警察院校学员自主身体锻炼改变自身体育锻炼观念的可行性,以期使警院学员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通过科学的认知干预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自身警务实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并树立警察终生体育锻炼的良好理念.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体育锻炼在促进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运用健美操、羌族舞及慢跑三个项目对灾区中学生的焦虑与抑郁心理进行干预实验。结果显示,三个项目的体育锻炼均获得了良好的心理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