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在17世纪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然而,18世纪以后,英国失去了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地位,这一地位先后被法国、德国和美国所取代。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到20世纪初,英国开展了一场旨在改变古典教育传统,加强科技教育的大学改革运动,大学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20世纪以后,古老的英国重振雄风,坐上了世界科学巅峰的第二把交椅。  相似文献   

2.
李子江 《教育科学》2003,19(4):53-55,6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学术自由在美国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先前那种表现为科学与神学之问的冲突,现在公开地表现为科学与政治、大学与政府的矛盾,大学教师因政治原因遭解聘的事件不断发生。大学与政府、政治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学术自由的发展,促使学术自由内涵的不断调整,学术自由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地方大学治理:特征、理念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大学治理是指在地方大学、地方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地方大学的善治,其治理结构和功能均呈现独特性,相应的治理模式也展现出复杂性。地方大学的治理模式应当是基于治理理论和办学特色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选择行走于认识论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现实主义价值观。地方大学的治理条件包括健全保障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系统,规范地方政府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变资源配置的行政主导型为市场引导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4.
法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传统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是世界上教师教育机构建立最早的国家,教师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世纪60年代法国大学开始真正介入教师教育。1991年后,法国在各大学区创建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将之作为全国统一的大学水平的教师专业培养机构。法国教师教育大学化模式的基本特点在于:教师职前培养达成综合大学水准,教师职前教育与教师职后教育有机整合,从而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面向21世纪,法国针对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改进大学化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双重集权体制下的法国大学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大学自12世纪末诞生以来,便在不懈地追求自治,不仅在中世纪与王权和教权周旋,即使在政治中央集权的状态下,也创造出与其并行的学术中央集权。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改革,使法国大学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学科界限有所突破,但自治领域仍极为有限,特别是未能实现大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自治。直至今天,也不过四分之一的大学在尝试新的自治。在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下,法国大学自治将面临更多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刘敏  王丽媛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8):86-90,98
由于历史原因,法国大学治理模式具有中央集权和学术团体"双重集权"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改革深刻影响了法国高等教育的行政和组织模式,新的预算组织法、大学自治法、大学合并等政策及措施都进一步加强了校长责任制、绩效、质量等理念,削弱了传统上的学科组织逻辑.虽然法国大学变革的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也受到同质性的质疑,但穆斯兰等学者的结论仍是支持本土化模式的探索与建构.全球化的未来并不明朗,大学在追求国际能见度的同时,更应该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并更多地承担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7.
导言 以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为肇端,在1800年至1945年的漫长历史中,欧洲大学的格局发生了很多变化,有些是以渐变的方式进行,有些则是革命式的突变.现代早期的某些源于中世纪的大学结构,在欧洲的许多地区特别是在英伦诸岛、欧洲南部和北部的半岛地区,一直延续到19世纪.  相似文献   

8.
浅谈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关系是组织间关系的一种形态.如何建立大学、政府与企业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关系是21世纪国家构建创新体系的关键与核心.本文对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关系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了介绍,阐述了三者间关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大学、政府和企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文章最后对未来有关大学、政府和企业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儒家教育理念的视角,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19世纪法国师范学校、19世纪美国和英国师范教育经验进行考察,追溯东亚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及其理念——日本教育大学和中国师范大学,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师范教育的价值观与儒家传统相互作用的方式,旨在解答"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红霞 《江苏高教》2012,(4):42-44,47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学组织研究经历了经验性总结,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研究,到解释学和现象学研究,再到整合式研究等阶段。逐步发展起来的官僚模式、政治模式、模糊模式、学院模式和文化模式等作为组织经典模式,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组织进行了剖析,为大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欧洲史上,无论科学还是大学,更多得益于城邦经济繁荣与城市文化开明.在很大程度上,中心城市或较大城市以其富有的有闲阶层赞助科学,整个欧洲城市之间的交流网络推动了科学文化的散播;大学因得益于宗教与王室等的扶持以及城市所具备的食宿资源条件而得以存续,科学与大学因都寄生于城市而相互之间虽有互动,但无依赖关系.19世纪尤其20世纪之后,科学进驻大学并因其巨大的功用价值而为城市所青睐,形成大学与城市之间越来越明显的共生共荣关系.即使如此,大学发展及其内部科学技术的创新活力依旧取决于城市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开放和包容,这种历史逻辑并没有走出历史.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美国人在改革美国大学时,创造性地融合了不同的大学模式和理念,将大学这一中世纪兴起的古老制度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大学。我们在改革中国现有的大学、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该以美国人的创新精神来思考我国大学应当具有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构大学内外部治理之间的新型关系以实现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理解大学内外部治理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从价值逻辑、政治逻辑、行政逻辑、社会逻辑和文化逻辑等多向度关系逻辑加以把握。依据不同关系逻辑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强弱,将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调适模式划分为科层式调适模式、法人型调适模式和市场化调适模式等三类。在客观分析中国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大学治理的中国特色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围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更好发挥市场作用”这一目标,提出了以实现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自主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大学内外部治理关系调适模式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与社会     
中原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1):F0002-F0002
现代大学的雏形萌芽于欧洲中世纪的中期,成型于20世纪的上半叶,发展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远程教育则萌芽于19世纪中期邮路通讯发达的欧洲,成型于20世纪的中期前后,发展于同世纪的后半叶。严格意义上说,远程教学大学同属于现代大学,两类大学又同归属于社会。但这个社会的概念,我们则理解为包括上层建筑的政府和经济基础的市场的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面对高等教育财政危机、高等教育质量堪忧等窘况,在新公共管理思想的推动下,再加上博洛尼亚进程的同构性压力,法国政府启动了史上最为频繁的大学自治改革。在这场改革中,法国大学内部决策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大学的财政自主权、人事自主权和招生自主权有一定扩大,但是学术自主权却呈现缩小趋势。经历了这场改革,法国大学的治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对大学调控的方式得以调整,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增强,市场力量日益彰显,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强化,学者学术自由程度降低。由此,在新的世纪,“中央政府集权+高校内部学者学术自治”的传统治理格局向着相反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扩大了自主权,但尚未实现理想意义上的自治。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大学关系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核心问题。二者的关系模式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有效性。政府与大学互动空间的核心要素是价值、权力和契约:权力分配是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核心,价值观是权力分配的潜在影响因素,而契约则是规范权力的有效途径。三大要素通过自身张力区分和联系政府与大学系统,形成了价值张力、权力张力和契约张力,体现了政府与大学相互联结和制约、相互分离和排斥的对立统一关系。保持政府与大学关系的良性发展,需要价值、权力和契约三种张力的各自调节和互相协调。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学治理以教授治校为基本特点,大学校长的权力相对有限。这种治理模式有效地保证了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但却可能造成大学决策的缓慢与闭塞,也限制了大学规模的扩大。但是,大学校长权力的加强又导致大学权力的集中化和学院权力的弱化。近期法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大学校长权力的削减,可能是法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型大学是在现代科学研究组织化的过程中崛起的,组织制度是其组织化的主要体现.不同国家的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制度存在差异,以德国和美国为典型代表,从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到20世纪美国成为新的科学中心,大学的组织制度差异对科学中心的转移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岗位制度是其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重点分析了德国和美国两种不同的学术岗位制度,从制度移植和理念变革等方面对研究型大学学术岗位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进而为国内高校的学术岗位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期美国著名高等教育改革家亨利·菲利普·塔潘,深受德国大学办学模式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观,提出大学应兼具规模与内涵两种性质,塔潘独特的大学观对密歇根大学乃至19世纪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世界大学历史中形成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大学哲学,其中认识论的大学哲学以人的身心健全发展为目的,政治论大学哲学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其不同的价值趋向造就了不同的大学品质和风格。我国大学在价值趋向方面几乎是呈"一边倒"的态势,基本上都崇奉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论大学哲学。但由于在我国的政治传统中缺乏这种哲学本意中的政府权力自律内涵,因而这种哲学在我国大学中的功能,已经演变为大学组织行政化、大学行为功利化、大学风气庸俗化的催化剂,使大学方向迷乱和精神堕落,而进行以"去行政化"为标志的政府权力自律,则成为大学发展和进步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